↑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小作文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情与国情相连。面对震古烁今的史诗性变化,把握时代脉动,深入现实生活,创作中华民族“新史诗”,是诗人的使命与责任。

    作为人类早期的精神产品,史诗是集体编撰、反映人类童年时期英雄传说、历史事件的古代叙事长诗。根据描写对象,分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前者称神话史诗,充满幻想和神奇色彩,如印度《摩诃婆罗多》;后者讲述英雄人物事迹,如《伊里亚特》史诗界定标准是西方提供的,在他们看来,中国没有史诗。美国学者海涛华武断地认为,在中国文学中可以看到欧洲文学中除了史诗之外的所有重要文类。这种说法缺乏依据,也不符合中国的文学实践事实上,自中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以来,中国就在文体和观念上建立了与西方不同的史诗范式中国史诗的主角不是个人而是人民,题材不是神话而是现实,内涵上是一种建立在历史事件、人物基础之上,弘扬国家主体文化和精神的文学样式。

    改革开放以后,不少诗人创作史诗,但“史诗”仅限于篇幅的“长”,缺少精神的“重”,在文体和思想高度上并未实现对《诗经》杜甫诗实质意义的超越。当代诗人在新史诗创作中,应坚持什么原则呢?

    坚持民族性。民俗学家钟敬文说:“一部民族史诗,往往就是该民族在特定时期的一部形象化的历史。”史诗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在特定时代创造的艺术范本吉狄马加的我,雪豹》就是立足族“小传统”、面向中华“大传统”抒发个人情怀的、具有史诗气质的典范之作。民族既是史诗创作的对象,也是史诗激励的目标。当代诗人的史诗创作,必须坚持本土的、民族的精神特质,使史诗彰显民族精神气魄、美学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坚持时代性。时代是文艺的灵魂,文艺是时代的先声,诗歌特别是史诗更应因时而兴,乘势而变。如果说郭沫若面对的时代主题是启蒙,艾青、贺敬之面对的是救亡、解放,李瑛面对的是建设,今天我们面对的则是发展。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火热的社会实践、恢宏的时代旋律是史诗的底色。因此,史诗创作必须反映时代、观照时代,立足解决时代问题、回应时代课题,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达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吟咏好。

    坚持人民性。关注人民生活、感受人民喜悲、传递人民心声、描绘人民梦想,是中国气派的文艺的核心法则,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史诗既需要把人民作为创作的源泉,也需要把人民作为服务的源头,一个诗人只有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生活在一个价值层面上、一个精神共同体中,才能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作品,才能称得上“人民诗人,比如梁平的《重庆书》是近年来颂唱现实主义的长篇佳作。

    扎根民族,立足时代,面向人民,拿出积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的优秀作品,是史诗创作必然取向,也是主体自觉、文化自信在人民诗人创作上的应有体现。诗人一旦对当下“史诗般的实践”有正确的体验和认知,个人历史意识和家国天下精神共振,为时代写作、为人民写作和为个人写作就会完美地统一诗人通过抒写大时代,会由“小我”升华为“大我”,由个体诗人转变为人民诗人。

    (摘编自李瑾《新时代呼唤中华民族新史诗》,219年5月22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入现实生活,创作出反映时代脉动的中华民族“新史诗”,是中国诗人的使命与责任。

    B.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史诗是集体编撰、反映人类所有英雄传说与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C.诗人要做民族诗人、坚持民族性,民族既是史诗创作的对象,也是史诗激励的目标。

    D.诗人创作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作品,就要与人民生活在一个价值层面、精神共同体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反驳美国学者的说法,指出中国早已在文体观念上建立了与西方不同的史诗范式。

    B.文章采用例证法,论述了史诗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在特定时代创造的艺术范本。

    C.作者引用鲁迅的话,论证了坚持人民性、描绘人民梦想是中国气派的文艺的唯一法则。

    D.文章论证结构严密,分别从民族性、时代性与人民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史诗创作的原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史诗排斥个人、拒绝神话,必须建立在历史事件、人物基础之上,弘扬国家主体文化与精神。

    B.中国史诗创作诗人多、篇幅长,但没有精神实质,没有实现对《诗经》的实质意义的完全超越

    C.当代史诗激励着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不断前行,进而形成了其本土的、民族的精神特质。

    D.诗人个人历史意识与家国天下精神共振,通过抒写大时代,会由个体诗人转变为人民诗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G的号角终于吹响。

    6月6日,随着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一场围绕新技术、新应用、新市场的商业角逐“满血”开启。在这条赛道上,除了备受关注的运营商和手机厂商,还有大量幕后玩家们正蓄势待发。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4G的升级版。但过去的四代网络技术全部是服务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5G则主要是为了服务“物与物”和“人与物”之间的通信需求,可覆盖的产业更加多样。相比之下,5G的优势也更明显,主要体现在独特的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超可靠低时延和海量机器类通信。

    和4G商用类似,5G的商用也遵循了通信产业的发展逻辑。据介绍,在5G商用初期,运营商会进行大规模的网络建设,主要受益者将集中在设备制造商及其上游。进入中期后,预计将迎来一大波终端换机潮,来自用户的终端设备支出和电信服务支出有望获得快速增长。因此,终端设备厂家及相关产业链将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受益者。而在5G终端和网络持续普及的中后期,与5G相关的信息服务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互联网企业将开始搅动5G产业链

    (摘自陆柯言、林腾《5G赛道正式开启,哪些产业将迎来大利好?》,2019年6月7日凤凰网)

    材料二:

    材料三:

    华为是当前在5G领域技术实力最雄厚的一家科技公司华为5G技术到底强在哪里?为何说比美国还牛?研究数据表明,华为在职的科学家,其中至少有700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拥有各领域基础研究的专家六七千名,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六万多名以及各种应用型人才六万多名。华为5G基站技术在很多方面领先世界。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华为的5G基站外形采用了“刀片式”的设计,安装更便捷,可以更方便的适应各种环境部署,不管是铁塔、铁杆、房顶、墙壁,都不用专业的机房机柜;其次,为了使华为5G基站达到“刀片式”的设计理念,华为克服了很多困难,体现了将“困难留给自己,方便留给户”的企业理念:其三,华为5G基站融台了高频微波技术,正如华为老总任正非所说“当前来说,能把5G技术与微波同时做在一起的只有华为一家”,这对于一些分布不集中,或铺设光纤很困难的地区来说,不但省去了运营商的建设成本,也加快了5G网络建设的进程。

    (摘编自中科学网)

    1.下列不能体现5G独特优势应用场景的一项是

    A.汽车自动驾驶 B.物联网建设

    C.互联网有线传输 D.大容量数据无线移动传输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商用的正式启动,人们的通需求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必定引发一场新技术、新应用、新市场的商业角逐。

    B.5G的商用也符合通信产业的发展规律,所以首先受益者将是网络运营商和手机厂商,其次是5G网络设备制造商及其上游企业。

    C.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华为以17%的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排名第一中,中国三家企业的5G专利占比达到三成以上,领先其他各国。

    D.从材料二可以看出,韩国企业在5G标准必要专利方面也远超美国,占比接近四分之一,紧随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也不容小觑。

    3.请结合材料,分析华为5G技术须先世界的原因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完成下面小题

    黑娃照相

    张弓

    右手插在袄兜里,捏紧了一叠八元四角钱的钞,十八岁的张黑娃两腿生风地上中品庙会去了。

    多亏了俺那长耳朵货!黑娃捏着钱,得意地寻思。

    今年打罢新春,他就背着二十五斤蜀黍,去北山后换回来四只长毛娃子,黑娃的勤劳获得了长毛兔的报答。今天清早,黑娃第一次给长毛免剪毛就卖了八块四毛钱。

    这笔空前巨大的收入,在整个家庭里引起了空前巨大的震动。

    黑娃爹想着,听说这兔毛一年剪五回,头一回就剪了八块四,老天爷!俺黑娃真长着“置业手”,攥着那钱的耙子,如今政策上兴的是劳动致富,这可是上了那红头文件的,啧啧!

    黑娃娘望着黑娃嘱咐说:“中岳庙上起会哩,如今兴了达责任田,活路山自己安排,你就去会上把这钱花了,想吃啥,吃!想穿啥,穿!”

    黑娃来到会上,便一头钻进了百货棚,他整整用了半的工夫,终于认准了一件小翻领、有拉链的红绒衣,但又想,眼看就是“谷雨”,接着就是“立夏”,绒衣穿不了几天就该换李了,于是果断放弃。

    “他娘的,美美地吃它一顿再说!”黑娃打量着路边一溜儿排开的十多个饭棚,他从北到南地察看了一遍,又渐渐感到惶恐,似乎每看到一种食物,心里便立即冒出五种以上不应该吃的理由。这六毛钱一碗的拉面,那三毛钱一碗的羊肉汤,还有那五毛钱才买二十个的水煎包子,还是先寄存在这儿,明年吃。

    这时,天已过午,他捏着分文未少的纸币,又徘徊起来,感到这样双手空空地回去,好象对不起娘的嘱托,也对不起长毛兔的情意似的好像有谁看破了黑娃的心思,在一幅广告牌前,两个小伙儿正在指点着说:

    “这花钱不能算多,可是要啥有啥!”

    “走走,咱也‘美一回’去!

    黑娃纳罕地跑过去,看见广告牌上写着:“彩色快照,化妆摄影。随照随取,画面新颖……”

    这时,一位梳大背头、戴黑镜的青年摄影师正高高地站在花坛上,举着一部照相机说:“照一照,十年少!”

    黑娃向花坛上望去,只见那里摆着一对沙发,沙发中间着一个茶几,茶几上放着两个高脚酒杯。花坛旁边树权上,挂着西服、领带、科子裤两个大小伙子已经换上了西装革履,正在打着领带,傻乎乎地相视而笑。黑娃认出,原来这是邻村社员从像东请来的两个烧窑匠,前天才出了一窑叮当响的好砖。

    黑娃正愣愣地望着,两位烧窑匠已经登上花坛摄影师对准镜头“嚓”的一声,“好!摄影师当即取出白色的底片,玩魔术似的,向人们晃动底片说:“变,变!”底片上迅速显影,瞬间,一张彩色照片已经呈现在人们面前。

    “嗐嗐”,咱俩算“美”了一回!”

    黑娃忍不住把手伸过去,说:“照相的,把相片给俺看看!”

    摄影师瞅瞅黑娃,又啾瞅黑娃的手,忙把相片收回去,说:“不敢不敢,你这手一摸,得留下五个指头印儿!”

    人们“轰”地笑了。

    “你说啥?”黑娃当众受辱,脖子也涨红了。

    “啥?”摄影师说,“人家的片,再看也是人家的。你想看,就自己照一张。”

    黑娃大声说:“照就照!”

    摄影师提醒黑娃:“小老弟,三块八一张,先交钱。”

    黑娃觉得耳朵里“嗡”的一声。但那诧异和笑的目光又使他涨红了脸庞,他“刷”地从里掏出两张二元钱的钞票,以破釜沉舟的姿态,把钞票到开发票的小桌子上,拍桌说:“你给我照!”

    摄影师先是愕然,继而肃然起敬,看闹的人们也都收声息,对这个穿着补丁袄的小伙儿刮目相看了。

    当黑娃把钞票摔到桌子上的时候,他心里猛地一沉。但他望着人们瞠目结舌的样子,又感到无比的快意。

    “穿哪件衣裳?”摄影师热清地询问着。

    黑娃向树衩上漂了一眼,指着一件蓝色西装上衣说:“就要它!”又指着一件翻领毛线衣“还有它!”

    “系领带吗?”摄影师双手比划着问。

    “系上!”

    “照有照啊!”黑娃催促着。

    “笑笑!”摄影师说。

    “嚓!”

    当黑娃脱去西装,重新换上破袄的时候,摄影师已经把刚刚显影的彩色相片呈送到黑娃面前,呀呀!相片上的黑娃,是那样英俊、富有、容光焕发,庄重的仪态。

    黑娃愣愣地望着相片,那眼神好象在问:这一位果真是俺么?但他很快便确认,这就是本来的黑娃,或者说,这就是未来的黑娃。

    黑娃为今日赶会的一个意外圆满的结局感到满意。黑娃想着,心里又踏实而舒适了。他再次掏出彩色照片,审视良久,忽然对相片里的他说“我说你牙,你好好听着,再过两年,来真个的!”他又回头望着山下的庙会,望着那鳞次栉比的货、饭铺,大声喊叫着:“你们——统统的——给俺留着!”

    “留着”“留着!”群山发出了回声。

    穿过盛开着油菜花的田间小路,黑娃哼着梆子戏,飞快地回家去了。

    (上海文学》一九八一年第七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笔空前巨大的收入在整个家庭里引起了空前巨大的震动”,这句说明了黑家以前的极度贫穷的生活状态,也表明这种状态即将发生巨大变化。

    B.小说第3自然段至第6自然段采用了插叙的手法,交代了黑娃养长毛兔挣钱的过程以及父母对他的赞许,使小说内容丰富,情节完整。

    C.小说中摄影师先是拾讽刺黑娃,嫌他的手脏,见到黑娃拿出了钱,便热情地为他服务,表明摄影师多变的性格和善于经营的技巧。

    D.这篇小说风趣幽默,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如“再过两年,咱来真个的”“你们——统统的——给俺留着!”

    2.黑娃不舍得买穿的,也不舍得买吃的,却一下子花了三块八照了一张相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反常举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黑娃”这一文学形象的?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明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还至赣州,议讨溯头贼,独仲容未下。横水破,仲容始遣弟仲安来归,而严为战守备。守仁岁首大张灯乐,仲容信且疑。守仁赐以节物,诱入谢。仲容率九十三人营教场,而自以数人入谒。守仁呵之曰:“若皆吾民,屯于外,疑我乎?”悉引入祥符宫,厚饮食之。贼大喜过望,益自安守仁留仲容观灯乐。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诸贱入,以次悉擒戮之。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而大学士杨廷和与王琼不相能。守仁前后平贱,率归功琼,廷和不喜,大臣亦多忌其功,因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剩已,论功封特进光禄大夫,岁禄一千石时已丁父忧,屡疏辞爵,乞录诸臣功,成报寝。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举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旨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

    B.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

    C.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

    D.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乡试,明、清时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级,每三年举行一次,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称为秀才。

    C.丁忧,指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须停职守制的制度,文中“丁父忧”指为其父守制。

    D.乞骸骨,是古代官员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守仁年少有为,文武双全。他二十岁考中乡试,学业大进,但他更喜欢谈论兵法,而且擅长射箭。

    B.王守仁擅长谋略讨贼有功。讨伐盗贼仲容时,王守仁设计引诱其团伙入城,一一擒获并杀了他们。

    C.王守仁不慕名利,推功于人。他把平贼的功劳归于兵部尚书王琼,却导致王琼与大学士杨廷和不和。

    D.王守仁天资聪明,自创学派。他十七岁就能与人谈论朱熹格物致知之学的大意,后来又悟得阳明学。

    4.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悉引入祥符宫,厚饮食之(明史·王守仁传》)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与蔺相如》)

    (3)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5)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菜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屠”字,把“热”人格化了,表达了诗人对暑热的憎恨。

    B.领联示上联,写天气酷热,人们和上天都担心江河湖海因此而枯竭。

    C.颈联中作者由酷热而思凉爽,虚写了昆仑、蓬莱这两处清凉的世界。

    D.本诗既有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济世拯民思想。

    2.有人说作者王令“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助于天下”,请结合尾联对此加以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出下列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是说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似。

    (2)李白在《将进酒》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自己必定对国家对社会有价值的强烈自信和不慕金钱的态度。

    (3)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十四个叠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宇宇含愁,声声是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璀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文明     ,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壮大的丰厚滋养。为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贡献,就应交流至鉴、      。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应采取学习借鉴,纳各种文明的有益成分,优秀文化基因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不断创造出卓越的文明成果,让中华文明更加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姹紫嫣红   一脉相承   兼收并蓄    熠熠生辉

    B.赏心悦目   一脉相承   兼容并包    金碧辉煌

    C.姹紫嫣红   薪火相传   兼容并包    熠熠生辉

    D.赏心悦目   薪火相传   兼收并蓄    金碧辉煌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应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各种文明的有益成分吸纳,优秀文化基因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B.我们应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吸纳各种文明的有益成分,使优秀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C.我们应采取学习借鉴,使各种文明的有益成分吸纳,使优秀文化基因应当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D.我们应采取学习借鉴,吸纳各种文明的有益成分,优秀文化基因也应该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不断衍生发展,而且包容并蓄,更具有排他性。

    B.不但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

    C.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

    D.从不具有排他性,并不断衍生发展,达到包容并蓄的地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小作文 共 1 题
  1.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130-150字。

    (1)请从《战争与和平》中尼古拉·罗斯托夫、塔莎·罗斯托娃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人,概述其性格特点,并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2)请从《边城》中翠翠、傩送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人,概述其性格特点,并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3)请从《苏东坡传》中欧阳修、苏洵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人,概述其性格特点,并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省博物馆举办的传统书画展的最后一天,振华中学高二一班学生辛仲梦向班主任请假,想利用下午自习课时间去参观一下。此举引发了同学们的议论。有的说:“将来高考又不考这些内容,何必浪费时间去参观呢!”有的说:“花点学习时间去参观参观,提高一下审美水平也不错嘛!”还有的说:“让将来学艺术的同学去参观一下,就行了。”……

    结合材料内容,请以该班班长袁化梓的身份给班主任钟华舒写一封信,汇报同学们上述看法,并从班委的角度提出建议,供班主任参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