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29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9 题
  1. 某电视在“中国名片”的栏日采访中提出了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问题组。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①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②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③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④火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A.①道家②儒家③墨家④法家

    B.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墨家

    C.①墨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儒家

    D.①法家②墨家③儒家④道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町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战囤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中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一生都反对邪辟之说

    B.认为政治与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历史必然

    C.有力地推动了法家思想的发展

    D.独尊儒术,反对“尊儒尚法”、“外儒内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下表是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人数。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政府治国严谨

    B.世风每况愈下

    C.儒学地位衰落

    D.理学摧残人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两周的礼乐制度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

    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古代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②古代科技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表中著作一脉相承④农耕经济是古代科技发展的保障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电影《画皮II》讲了西汉和亲的故事,下图是电影中一捉妖大师的《妖典》手册,对此手册描述正确的是

    A.书影中的字体是楷书

    B.可能采用了活字印刷技术印制

    C.此手册采用的是“蔡侯纸”

    D.手册中的绘画能够达剑“写意传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当代,经常会出现“新古诗”,如“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明月几时有?举饼问青天。不知天上饼,能卖多少钱?”这反映了

    A.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B.传统文化的大众化

    C.传统文化的创新化

    D.传统文化的庸俗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中,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理念。这一思想与中国古代哪种思想类似

    A.道家思想

    B.陆王心学

    C.程朱理学

    D.董仲舒“天人合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观察下图,图一文学作品(《十日谈》)的内容与图一:(《红楼梦》)的内容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反专制王权

    B.反教会压迫

    C.反殖民侵略

    D.反封建礼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人士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而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则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在该学者看来,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是

    A.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B.同时兴起,领域不一

    C.相互包涵,性质不一

    D.手段相同,本质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个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此人最有可能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民对君可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材料观点类似于启蒙运动所倡导的

    A.权力制衡

    B.君主立宪

    C.天赋人权

    D.社会契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火轮机(literature)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

    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1943年提出中国有“四大发明”的概念,在其后1954年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更是认定“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李约瑟的观点

    ①体现了以全球视角观察世界的思想②冲击了“欧洲中心论”的西方史学观③客观上符合了中国民族主义的思潮④开创了以文明史观分析历史的先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对下图解读中,正确地揭示了中西科技发展轨迹上的差异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京帅同文馆开办之际,前门大街贴出了对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这说明同文馆的设置

    A.不适合当时中国国情,误人子弟

    B.适应侵略者需要,引起民众反对

    C.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

    D.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举步维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面是某同学学习近代历史某一专题后的总结,该历史专题的主题是

    A.抗争

    B.探索

    C.屈辱

    D.复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文学家沙汀在闸忆故乡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人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作为个案可以反映

    A.民族主义被民众狭隘理解

    B.民权主义获得广泛认同

    C.民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

    D.民生主义最为当时所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A.消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抛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远远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又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直接说明

    A.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B.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

    D.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肯定牛顿的发现

    A.直接推动天文学的革命

    B.使人类彻底摆脱神学的束缚

    C.促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生活

    D.促成理性与思想的自由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普朗克量子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社会变革是中国近代化的前提。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过程中,中国近代不同的阶级、阶层、政治集团为了摆脱民族危机,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主张向西方学习,先后对中国社会提出一系列改革设想。l9世纪末,下列人物主张向西方学习,对中国社会进行最彻底变革的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李大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毛泽东反对将他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并列起来,认为“如果并列起来一提,就似乎我们自己有了一切,似乎主人就是我,而请马、恩、列、斯来做陪客。我们请他们来不是做陪客的,而是做先生的,我们做学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学说。

    A.全盘吸收他们的思想主张

    B.与他们的思想主张一脉相承

    C.完全超越他们的思想主张

    D.完全囊括了他们的思想主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须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的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刚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人革命》

    材料三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府对,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1)根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1)根据材料一图l中美术作品的特征,判断它产生的历史时期及其反映的主流思想。

    (2)指出材料一两幅作晶在宣传思想文化手段上的相似之处,并分析产生这种相似之处的共同因素。

    (3)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相同点。简述这些启蒙思想的历史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垣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录》

    材料二

    他们(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话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火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

    ——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1)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新”在何处?它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哪些理论?它在政治经济两方面“为老百姓带来的体现福祉”的体现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