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

    A.耜耕    B.牛耕    C.耧车   D.机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方向南转移的过程,至____最终完成。(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它传入欧洲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它”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表明我国古代就对____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

    A.新疆  B.西藏   C.蒙古  D.云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反帝爱国运动____运动,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   )

    A.太平天国    B.义和团  

    C.反割台      D.三元里抗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经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下列有关新、旧民主革命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革命性质不同   B.领导阶级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  D.发展前途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也是一部进行不懈武装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请将下列四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最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宪法是(   )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门是(   )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提出的____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

    A.求同存异    B.独立自主    C.睦邻友好  D.和平共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注入了无限的活力。这里的“首创”是指(   )

    A.兴办乡镇企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设立经济特区   D.建立人民公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国家主席习近平5年内3次视察兰考,两次为焦裕禄精神落泪。焦裕禄被誉为(   )

    A.铁人       B.解放军好战士  

    C.党的好干部   D.两弹元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某校举行探讨英国名著《威尼斯商人》写作艺术研讨会。你认为在会场悬挂谁的画像最合适?(   )

    A.海明威   B.高尔基   C.莎士比亚   D.德莱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根据下边资料卡片信息可以推断出的相关战役是(   )

    A.珍珠港事件 B.诺曼底战役  C.斯大林格勒  D.阿拉曼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范畴的是(   )

    A.原子能   B.电子技术   C.生物工程   D.石油化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追赶世界潮流的过程中,亚洲国家和地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产生了亚洲“四小龙”。下列不属于“四小龙”行列的是(   )

    A.韩国       B.新加坡  

    C.中国香港   D.印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        B.朝鲜战争的刺激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国民经济军事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67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是由下列哪三个共同体合并而成?(   )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  

    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④欧洲地区防务联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____被称为“上帝给南非的礼物”和“南非给世界的礼物”,1994年竞选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终结了种族隔离制度。(   )

    A.纳赛尔      B.卡斯特罗  

    C.玻利瓦尔    D.曼德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西交通之路

    (1)开通这条“中西交通之路”的人物是谁?

    材料二  我国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经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试举一位致力于唐朝对外交往的著名人物,并简述其事迹。

    材料三  他率领的船队,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远洋航行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他”是谁?

    材料四  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清高宗实录》卷550

    (4)材料四与材料一、二、三相比较。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五  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德国时表示:中方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秉承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理念,联运亚欧两大市场,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造福沿途各国人民。……两国应该加强合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革命性的,同时也是不平衡的。迄今为止,历史上共同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它们在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面貌的同时,对世界局势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辉煌远去】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统计

    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

    时期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它国家

    1-1500年

    157

    98

    59

    1501-1840年

    472

    19

    453

    (1)依据上表说明中国科技成就在世界的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

    【巨浪西来】

    材料二  铁甲舰冒着滚滚黑烟而来,朽木布帆撑起的水师怎能相对。乾隆爷的威武大将军炮在西洋小炮前竟不堪一击,高举的大刀长矛未照敌面就已断折。割地、赔款、开埠似乎成了必须的选择,帝国大厦在西来的巨浪击下摇摇欲坠。

    (2)“铁甲舰”的动力来源于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哪项成果?“割地、赔款、开埠”起始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

    【惊涛拍岸】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迪生、贝尔、西门子、本茨等登上各国媒体的头版头条。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1910年,德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么二位。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3)美德两国工业总产值能够跃居世界前两位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一系列爱国救亡运动,请举一例说明。

    【追波逐浪】

    材料四  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农业科技的“星火计划”。1986年底,制定《中国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

    (4)请举两例说明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5)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日一衣带水,交往源远流长。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两国几乎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国开始探索民族自强的道路,但结局迥异。近代日本两次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的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已成为维系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中之重。

    请回答:

    (1)“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具体是指什么?

    (2)“探索民族自强的道路”指中日两国历史上的什么自救运动?

    (3)近代日本两次侵华是指哪两场战争?

    (4)近年来,日本政府的哪些做法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又极有可能威胁到“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举两例)

    (5)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两国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进步的先导和精神内驱力。你在参加“走近名人,感受思想力量”知识竞赛活动中拿到四张卡片,请你完成填空并回答问题。

    (5)请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