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语言应用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目(xuàn)  息万变(shùn) 力(mèn)

    B.熟(xián)   摇(yè)       雅(tián)

    C、屋 (shě)    阡陌(qiān mò)   便还家(yào)

    D、决入归鸟(zì) 老(yù)     幽(yā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头晕目眩齐心协力耀武扬威唯唯连声

    B.阴晴园缺语无论次隐姓埋名一代天骄

    C.多姿多彩眼花瞭乱无动于中变化无常

    D.随生附和不可思议左右逢圆一泻千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B.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平民”——37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虽然没有实现上两次“太空课”的愿望,却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气,为全世界上了惊心动魄的一课。

    D.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蕴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爱心是 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②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词语跟现代汉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e:珠可历历数也           f:不足为外人道也  

    A  ab    B  de    C:cf   D:df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老王》中提到的‘默存’是作者丈夫钱钟书,他的代表作有《围城》。 

    B.《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南宋哲学家。“说”,是古文中的一种叙事文体。  

    C.《陋室铭》中的“铭”,是一种用韵文体,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  

    D.《 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是鲁迅。它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诗句中,描写冬天景物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诗句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是(       )

    A.万家忧乐在心头

    B.千树万树梨花开

    C.一江春水向东流

    D.两岸青山相对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最美司机”吴斌用大爱阐释了生命的价值:76秒,吴斌用生命履行了职责;76秒,吴斌用平凡成就了伟大;76秒,吴斌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

    B.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C.“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把葫芦形容得晶莹可人(不管是山楂还是荸荠)。

    D.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骄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A.穷途末路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 怒发冲冠 一发千钧 肝肠寸断

    C.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如梦初醒 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 口若悬河 旁若无人 呆若木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语文能力(13分)

    1.《长歌行》这首诗以景寄情,有情入理,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生哲理。(1分)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___________(1分)

    3.《石壕吏》一诗中,暗示老妇人已经被抓去服役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4.我国古代有许多描写莲花的诗句,请写出一句课外的诗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中日钓鱼岛之争中,日本政府的强硬态度和歪曲历史,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让我们发现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请列举和战争有关的一则名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例子,请你在数学、历史、音乐等其他课程中任选一种,用比喻句写出你对这门课的理解。(3分)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________是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4分)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格列佛游记》 《骆驼祥子》

    书名:

    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理解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8分)

    ①(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②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________(A、攻破 B、突破 C、冲破 D、打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文中的第①段是这篇消息的__________部分,括号内的字是新闻的电头,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精确到“时”暗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文中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要求“用事实说话”,但也可以适当地穿插一点议论。选文即从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两方面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2分)

    4.给文中横线上选填一个恰当的词语___________。(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汪曾祺

     岳阳楼值得一看。

    长江三胜,滕王阁、黄鹤楼都没有了,就剩下这座岳阳楼了。

    岳阳楼最初是唐开元中中书令张说所建,但在一般中国人的印象里,它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之所以出名,是由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国过去的读书人很少没有读过《岳阳楼记》的。《岳阳楼记》一开头就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虽然范记写得很清楚,滕子京不过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然而大家不甚注意,总以为这是滕子京建的。岳阳楼和滕子京这个名字分不开了。滕子京一生做过什么事,大家不去理会,只知道他修建了岳阳楼,好像他这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因为范仲淹的一记而不朽。若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会有那么多人知道岳阳楼,有那么多人对它向往。《岳阳楼记》通篇写得很好,而尤其为人传诵者,是"________ ,________ "这两句名言。可以这样说:岳阳楼是由于这两句名言而名闻天下的。这大概是滕子京始料所不及,亦为范仲淹始料所不及。这位"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的范老夫子的事迹大家也多不甚了了,他流传后世的,除了几首词,最突出的,便是一篇《岳阳楼记》和《记》里的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哺育了很多后代人,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呜呼,立言的价值之重且大矣,可不慎哉!

    写这篇《记》的时候,范仲淹不在岳阳,他被贬在邓州,即今延安,而且听说他根本就没有到过岳阳,《记》中对岳阳楼四周景色的描写,完全出诸想象。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他没有到过岳阳,可是比许多久住岳阳的人看到的还要真切。岳阳的景色是想象的,但是其思想却是久经考虑,出于胸臆的,真实的、深刻的。看来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思想。有了独特的思想,才能调动想象,才能把在别处所得到的印象概括集中起来。范仲淹虽可能没有看到过洞庭湖,但是他看到过很多巨浸大泽。他是吴县人,太湖是一定看过的。我很深疑他对洞庭湖的描写,有些是从太湖印象中借用过来的。

    现在的岳阳楼早已不是滕子京重修的了。这座楼烧掉了几次。据《巴陵县志》载:岳阳楼在明崇祯十二年毁于火,推官陶宗孔重建。清顺治十四年又毁于火,康熙二十二年由知府李遇时、知县赵士珩捐资重建。康熙二十七年又毁于火,直到乾隆五年由总督班第集资修复。因此范记所云"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已不可见。现在楼上刻在檀木屏上的《岳阳楼记》系张照所书,楼里的大部分楹联是到处写字的"道州何绍基"写的,张、何皆乾隆间人。但是人们还相信这是滕子京修的那座楼,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实在太深入人心了。也很可能,后来两次修复,都还保存了滕楼的旧样。九百多年前的规模格局,至今犹能得其仿佛,斯可贵矣。

    我在别处没有看见过一个像岳阳楼这样的建筑。全楼为四柱、三层、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榫,没用一钉一铆,一块砖石。楼的结构精巧,但是看起来端庄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气,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

    岳阳楼本身很美,尤其美的是它所占的地势。"滕王高阁临江渚",看来和长江是有一段距离的。黄鹤楼在蛇山上,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宜俯瞰,宜远眺,楼在江之上,江之外,江自江,楼自楼。岳阳楼刚好像直接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楼在岳阳西门之上,城门口即是洞庭湖。伏在楼外女墙上,好像洞庭湖就在脚底,丢一个石子,就能听见水响。楼与湖是一整体。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湖中帆船来往,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湖水,远近咸宜,皆可悦目。"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非虚语。

    我们登岳阳楼那天下雨,游人不多。有三四级风,洞庭湖里的浪不大,没有起白花。本地人说不起白花的是"波",起白花的是"涌"。"波"和"涌"有这样的区别,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这可以增加对于"洞庭波涌连天雪"的一点新的理解。

    夜读《岳阳楼诗词选》。读多了,有千篇一律之感。最有气魄的还是孟浩然的那一联,和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化大境界为小景,另辟蹊径。许棠因为《洞庭》一诗,当时号称"许洞庭",但"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只是工巧而已。滕子京的《临江仙》把"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整句地搬了进来,未免过于省事!吕洞宾的绝句:"朝游岳鄂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很有点仙气,但我怀疑这是伪造的(清人陈玉垣《岳阳楼》诗有句云:"堪惜忠魂无处奠,却教羽客踞华楹",他主张岳阳楼上当奉屈左徒为宗主,把楼上的吕洞宾的塑像请出去,我准备投他一票)。写得最美的,还是屈大夫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两句话,把洞庭湖就写完了!

             (选自《湘行二记》,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的语句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文中所缺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岳阳楼值得一看"的几条理由。(至少写出两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一句该怎样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呜呼,立言的价值之重且大矣,可不慎哉!"你能再举一例来证明这句话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所提到的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同样,文中提到的洞庭湖、太湖也是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中的两个,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写出五大淡水湖的另外三个中任意两个的名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古文《桃花源记》(17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A.村中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文中加横线字的拼音和字义。(4分)  

    A.怡.( )_______

    B.遂( )_______

    C.为( )________

    D.语( )_________

    3.在下段括号中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3分)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皆叹惋。  

    4.翻译句子,注意加横线的词:(4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古文《不责碎玉吏》(10分)  

    韩魏公在大名,有人献玉盏两只,表里无瑕,世之绝宝也。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酌酒对客。俄为一吏触倒,玉盏俱碎,坐客愕然,吏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吏误之,非故也,何罪之有?”坐客叹服。  

    【注释】  

    ①大名,地名,北宋时大名府又称北京。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3分)  

    表里无                 坐客愕然                 非也  

    2.用“/”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1分)  

    俄 为 一 吏 触 倒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韩魏公对两只玉盏的珍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韩魏公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写作。(60分)

    请以“   是一种享受”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文题。

     2、要有记叙或议论等表达方式。

     3、不少于6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