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7 题,其中:
选择题 31 题,单选题 4 题,连线题 2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2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1 题
  1. 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密切相关的是(    )

    A. 习惯法的推行   B. 公民法的推行

    C. 万民法的推行   D. 陶片放逐法的推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措施是

    A. 实行联邦制政体

    B. 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C. 保持两党制原则

    D. 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 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 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 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针对皇帝强烈地反对某条约的某条款,大学士桂良告诉皇帝说:“夷人最怕花钱,任其自备资斧;又畏风尘,驻之(北京)无益,必将自去。”此事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 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 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是

    A. 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 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 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 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 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裁。这一做法使

    A. 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 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C. 君权遭到了弱化

    D. 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表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 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D. 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张居正为明代内阁首辅,权倾一时,但在处理与内朝宦官冯保的关系方面仍是对冯曲意奉承,先后送礼达数百万两白银。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当时(   )

    A. 内阁已经掌握国家决策大权   B. 六部是内阁的下属机构

    C. 君主利用宦官加强封建专制   D. 内阁首辅相当于政府的宰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伯利克里在演讲时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

    A. 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

    B. 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

    C. 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

    D. 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大多数的意志就是正义。”“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总是最后的裁决,具有最高的权威。”这主要表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A. 坚持多数原则   B. 属于直接民主

    C. 实行轮番而治   D. 奉行主权在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的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

    A. 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B. 罗马法导致公司组织的诞生

    C. 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 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701年英国的《王位继承法》第三条规定:当国王和丹麦安娜公主死后且无后嗣时,为保障我国的宗教、法律和自由,制定更详细的规定是必要的和必不可少的。这应当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这一规定

    A. 强化了议会对王权的限制

    B. 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 致使王位的继承陷入无序

    D. 削弱了贵族对政治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称赞美国的体制时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他称赞的是

    A. 三权分立

    B. 联邦制

    C. 中央集权制

    D. 两党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面是某同学在笔记中整理的法国大事记(1789~1875年),对于该笔记反映的法国历史,最合适的主题是

    A. 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B.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

    D. 欧洲霸主地位逐步丧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威廉·李卜克内西说“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由它托着”。李卜克内西批评德国统一后的(   )

    A. 德国发展畸形,社会矛盾突出

    B. 普鲁士士兵所受的苦难最为深重

    C. 德国社会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倾向

    D. 德国的进步人士提出了统一的主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 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 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 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严复在评价近代某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翦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京戒严,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覆我之海军。”该战之后

    A.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 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美国史学家柯文在《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中,论述了历史学家笔下的义和团、经历者的义和团和神话化的义和团。这表明作者

    A. 全盘质疑义和团运动的真实   B. 认为神话化的义和团毫无价值

    C. 多视角多途径研究历史问题   D. 肯定亲历者的资料都真实可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这个条约完全是帝国主义列强凭仗手中的武力和实际上的军事占领,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极其沉重的镣铐,也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这个条约是

    A. 《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二十一条”   D. 《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徐兆玮《棣秋馆日记》记载:“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材料能说明辛亥革命

    A. 推翻了专制制度

    B. 建立了中华民国

    C. 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使书刊立场变化无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吴晓波在《跌宕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中认为:“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在青春激荡的天安门广场的背后,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就是那些起着重要的作用,却不被人注意到的‘广场背后’的人。”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A. 使工人和企业家跃升为新兴政治力量

    B. 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C. 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爱国运动

    D. 促使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铲除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共“二大”确立了党的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影响这一发展变化的因素是

    A.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 中共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D. 国民大革命的推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根据苏联军事顾问加伦提出的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军队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长驱直进;同时用部分兵力监视和防备湖南、江西边境和广东、福建边境,待两湖战场胜利后,再集中兵力消灭该地区之敌;最后,集中兵力北上,统一全中国。加伦此时供职于

    A. 南京临时政府

    B. 广州国民政府

    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D. 南京国民政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共产党人这时在中国东南部进行活动,他们从民众中取得力量,并通过没收和分配大地产的有条不紊的政策,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从贫苦农民那里得到支持。”材料中的“这时”应指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十月十日的黄昏,我们的队伍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帽子、衣服、布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来的新家伙。”材料中“我们的队伍”

    A. 出师北伐

    B. 开始长征

    C. 奔赴抗日前线

    D. 挺进大别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B. 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C. 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 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 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4 题
  1.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 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 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 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段话反映了作者

    A. 讨论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B. 寻求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C. 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 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美国历史学家周锡瑞曾言:“有必要从我们的关于革命阴谋的故事,转入革命政党存在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中去。只有在那种情况下,才能理解辛亥革命运动突飞猛进的原因,以及当革命于1911年10月10日爆发时,人民的其余部分愿意接受革命的原因。”这主要表明

    A. 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武昌起义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C.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讲究斗争策略   D. 中国同盟会具有坚强的领导力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

    A. 君主立宪制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1832年议会改革   D. 责任内阁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可决弹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应操之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济、制度、天性、观念和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易中天《我们的反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宪法文件的不同特点及其实践结果的差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