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6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0 题
  1.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法规,规定工人的工作时数为每周35小时,最低工资为每小时0.4美元。与这一法规相关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罗斯福新政

    C. 马歇尔计划

    D. 杜鲁门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兴趣小组研读《史记》,当他们读到:“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shì)于燕。”材料反映的是

    A. 武王伐纣

    B. 分封制

    C. 兼并战争

    D. 三省六部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战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学派是儒家与墨家,当时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王嬴政却推行法家思想,这是因为法家主张

    A. 严刑峻法,中央集权

    B.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以下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 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

    D.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位同学阅读《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四百年,终于献。”其中“□□”处应为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东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接受了他们的服装和食物等。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民族交融

    B. 农业发展

    C. 畜牧养殖

    D. 饮食习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史记》记载江南地区“地广人希(稀)”,而南朝《宋书》则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江南地区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①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③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④海外贸易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都江堰与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 沟通南北交流

    B. 促进经济发展

    C. 导致国家灭亡

    D. 造福成都平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是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局部),展现出当时店铺林立、生意兴隆、人口稠密的街市景象。这幅图可用于研究

    A. 北宋的政治制度

    B. 宋词元曲的流行

    C. 贞观之治的气象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选项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元史·地理志·序》记载元朝幅员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管辖疆域的措施是

    A. 科举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制

    D. 行省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一位同学在学习近代某一条约的内容时用到以下关键词:“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894年,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

    B. 洪秀全

    C. 邓世昌

    D. 谭嗣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作品,按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②③①

    D. ②④③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清末状元张謇放弃仕途,辞官回乡,创办大生纱厂。这体现出他主张

    A. 变法图强

    B. 实业救国

    C. 君主立宪

    D. 民主科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学校组织学生参观辛亥革命首义之城,他们最应该去的地方是

    A. 广州

    B. 长沙

    C. 武昌

    D. 延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中华民国建立后,废除跪拜、拱手等礼节,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官员之间以职位相称,普通人士则以“先生”“君”相称。这种社会习俗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平等观念

    B. 科学思想

    C. 自由观念

    D. 等级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

    ②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③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④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西安事变

    D. 重庆谈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35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国民党一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近代中国曾经流传许多反映时代主题、鼓舞人心的革命歌曲。下列歌曲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八路军进行曲》

    ②《国民革命歌》

    ③《解放区的天》

    ④《飞越大渡河》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④①②

    D. ②④①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一位同学在自主学习中看到这样一幅对联:三十万同胞惨遭杀戮,哀魂泣天冤仇永记;七八年国土饱受践踏,疮痍遍地教训长存。这幅对联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A. 四一二政变

    B. 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A. 太原会战

    B. 淞沪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武汉会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转战陕北

    B. 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图是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在万众欢呼中进入前门大街的情景,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北平和平解放

    B. 南京解放

    C. 上海解放

    D. 西藏解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17年11月6日晚到7日清晨,大约20万革命士兵、赤卫队员占领了彼得格勒的电话总局等战略要地,起义者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冲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这一历史事件是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B. 巴黎公社革命

    C. 俄国二月革命

    D. 俄国十月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①图片:《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②论文:《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③视频:《苏联的改革》

    ④地图:《“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942年夏天至1943年初,使德国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的战役是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诺曼底登陆

    D. 德国无条件投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一位同学制作了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示意图。图中空格处应填写的是

    A. 两极格局

    B. 欧洲联合

    C. 区域集团化

    D. 一超多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A. 世界经济全球化

    B. 非洲殖民体系崩溃

    C.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D. 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对外交往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各朝各代绵延有序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路线图

    汉武帝时,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逐渐形成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丝绸之路。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逐步形成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唐朝陆上、海上交通发达,架起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交往。唐朝的发达文化远播域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对域外文化广泛吸收,也促进了社会发展。

    材料三  郑和航海路线图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织品等物产和造纸、指南针为代表的科技以及四书五经等为代表的书籍,成为交流的重要产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中外交往的主要特点。

    (3)依据材料三,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〇”。

    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多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

    ②郑和下西洋清剿海盗、平息纷争,维护了沿线安定和平。

    ③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宣扬国威,对经济贸易交流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4)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历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为了解北京历史文化遗产,学校组织考察活动。

    (设计路线)

    (1)按时序将考查路线补充完整:①、                、②。

    (深入研究)

    (2)阅读上述历史文化遗产简介,仿照示例,概括历史文化遗产反映的时代特征。

    (成果运用)

    (3)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代表北京形象的名片。从上述历史文化遗产中任选其一(北京人遗址除外,仿照示例,为该历史文化遗产设计推荐名片。

    示例:北京人遗址推荐名片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大量石器与用火遗迹。这些文物与遗迹见证了早起的起源与发展,为了解早起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实物证据。

    因此,推荐北京人遗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学习,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1)以上图片呈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请写出中国近代化的四次重要探索(名称)。

    (2)分类整理上述图片,将序号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经济近代化:      政治近代化:      思想文化近代化: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趋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班学生布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展览,请你共同参与。

    材料一  展览主题“开天辟地的大事”

    (1)材料一中哪一幅图片符合展览主题?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展览主题“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

    ①1924至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②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

    ③1927年8月1日,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④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果断决定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

    ⑤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中国革命探索的新道路是什么。

    材料三  展览主题“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后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第三天,又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号召全国人民一致动员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随后,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红色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开始了十四年抗战。

    七七事变后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实行全民族抗战。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19个抗日根据地,经历了无数次残酷“扫荡”,付出了巨大牺牲,一直斗争到日本投降!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突出作用》

    材料四  展览主题“为新中国而奋斗”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4)以上四个主题呈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