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名著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字词书写 1 题,选择题 2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
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通过父与子不同心境下寻找手表的故事,引出文章遇事需要涵养静气而非苦恼抱怨的中心论点,同时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第②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的论点。

    C. 本文先用一个故事引出论点,再从三个方面论证静心功夫从何而来,最后引用古人的话得出结论——“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D. 第⑤段列举了几个读书养性的例子,形成排比,告诉我们“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的道理。

    2.下列与第②段中的“静心功夫”含义不符合的一项是(      )。

    A. 董仲舒严于自律,三年不窥园,潜心向学,学业精进,终成大儒。

    B. 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面对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临危不乱,镇定地指挥,从容应对,以少胜多,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定和平。

    C. 现代作家路遥克服饮食的匮乏,生活用品的不足,在艰苦的环境中耕耘着精神家园,创作出《平凡的世界》。

    D. 陶渊明好读书,心有静气,在纷繁世事中能认清自己内心的需要,才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自己的“旧林”。

    3.阅读全文,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①他下了摩托车,蹲下身子久久盯着柏油路面上的那个坑,底部残留着碎石子和前夜下的雨水,坑像被一口撕咬下来似的,他的心隐隐作痛,不觉皱缩着眉头,直到对面的村口传来突突的马达声,他才跨上摩托车,逃一般的飞驰而去。

    ②怎么到现在才回来?指望你把花生种下,天天都这样。妻扛着锄头从暮色里走了出来,一脸不高兴地问。

    ③他把摩托车上的电钻、工具包拿下,脸偏到一边去躲开妻的目光,自顾往家里走,丢下一句道:“不都到现在回,你以为打工想几点就几点?”

    ④“咦!你长脾气了!”妻在身后盯着他说,他的后背冷飕飕的。

    ⑤酒也不喝了,变了你!吃晚饭的时候,妻把一口饭塞到嘴里,怀疑地盯着桌上的一瓶啤酒,还是忍不住说。头顶上是一只晕黄的白炽灯,他把自己的脸藏在碗里,瓮声瓮气道:“饭都堵不住嘴吗?吃饭。”

    ⑥肯定有问题!妻断言道,像一个义正言辞的法官。

    他哆嗦了一下,把饭碗往桌上一顿,额头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梗着脖子道:“烦不烦?吃个饭也不安神,你到底想怎样?”

    ⑧如果妻再逼问,他恐怕就会完全交代了,可是妻没有,客厅里传来碗筷碰触的拾掇声,他把自己隐匿在了卧室的黑影里,一动不动,大气也不敢出一下。

    ⑨昨晚,他帮一个住户安装好最后的一盏电灯后,天已经黑了。住户热情地邀他喝一杯,他也只喝了一杯啤酒,就往回赶。他的家在农村,距离城里有十多公里路,每天他都这样骑着摩托车往返于城里和农村。天上下着小雨,当路过有坑的那条路时,他心里清楚,刻意避让着,但还是碾了进去,车轮一偏,自己就被摔了出去,也带倒了路旁的一个黑影,黑影倒在地上“哎哟!哎哟!”呻吟着,他魂都散了,跌跌撞撞地爬起来,扶起车子,就一路急驶而去。

    ⑩卧室的灯突然被点亮,像一只蚊虫叮在眼皮上,他咬牙一动不敢动,担心眼睛轻微地眨动,秘密就会炸开,被暴露在灯光下,又喷泉般涌了出来。

    ⑪第二天清早,他红肿着眼骑车出门了,在小店门口买了营养品,骑到了那个坑的路口,他没有再笔直往城里的方向骑,拐向了村口的路。一家小超市坐落在村路上,一个老太太正端着一碗稀饭坐在门前喝着,他径直走了进去,掏钱买了一包烟,问:“老板,前天这前面的省道上是不是发生了一起事故?”店主摇摇头说:“没听讲啊!”“前天晚上,八点多。”他提示道。店主就朝外叫道:“李婶,你听没听说前天晚上前面发生了一起事故?”

    ⑫李婶进来说“:什么?哦!好像张木匠前天夜里被人撞了一下,那人跑了”“张木匠人呢?严不严重?”他涨红着脸问。“那我就不知道了,老头子昨天才被儿子接走了,好像到武汉儿子那去了。”

    ⑬他眼神垂到脚面上,半天抬起说:“你有没有他的联系方式?我是水电工,他要我昨天过来修电路的,拜托。”害怕他们怀疑,又补充。店主犹疑地还是瞄了他一眼,拿出手机,翻看着报了一组号码。

    ⑭他走了出来,面前是一大片广阔绿油油的田地,有暖风拂动,他拨通了张木匠的电话:“喂!您好!你是张木匠吗?”一个苍老的声音说:“你是谁?”

    ⑮ “我是——”他试探地说。

    ⑯突然电话里就传出一个年轻人的声音:“是谁?爸,陌生号码,骗子,挂了!”

    电话就响起了一连串嘟嘟声,像是水煮沸,他被热水煎熬着,脸寡白着。他痛恨自己,鼓起勇气再拨通电话,一连串说:“我就是前天晚上撞了你的人。”

    ⑱“什么?没事,只是破了一点皮。”对方哈哈一笑。“嗯!”就像是一块石头掉进水里,他喃喃道。

    ⑲他买了水泥,骑着车带了黄沙,停在了坑旁,拌好,就填在了坑里,等坑被磨平,他才直起腰,撕裂的伤口也被填上,远处,如镜面般湛蓝的天空平展展地延伸着。

    1.根据文章内容,按要求填空。

    情节发展

    过坑带倒路人

    妻子逼问

    询问店主

    致电坦白

    “他”的心理

    (1)         

    (2)          

    (3)          

    (4)        

    2.按要求赏析下列词句

    (1)他哆嗦了一下,把饭碗往桌上一顿,额头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梗着脖子道。(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电话就响起了一连串嘟嘟声,像是水煮沸,他被热水煎熬着,脸寡白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3.第⑨段运用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4.小说以“坑”为标题有何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在世,我们在乎很多东西,比如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师友;再如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成果;又如我们的人格,我们的道德操守,我们的价值取向;还如我们的家乡,我们的民族……

    请以《我在乎     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6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李逵也不回话,抡过竹篙,却望那人便打。那人抢入去,早夺了竹篙,李逵便一把揪住那人头发,那人便奔他下三面,要跌李逵。怎敌得李逵水牛般气力?直推将开去,不能够拢身,那人便望肋下擢得几拳,李逵那里着在意里?那人又飞起脚来踢,被李逵直把头按将下去,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去那人脊梁上擂鼓也似打……

    那人便把船略拢来凑在岸边,一手把竹篙点定了船,口里大骂着。李逵也骂道:“好汉便上岸来!”那人把竹篙去李逵腿上便搠;撩拨得李逵火起,托地跳在船上。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李逵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只脚一蹬,那只渔船,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李逵虽然也识得水,苦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那人更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嬴!”便把李逵搭膊拿住,口里说道:“且不和你打,先教你些水!”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通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

    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奖起来,又淹将下去。

    1.在陆地上,“浪里白条”斗不过李逵,但到了水里,李逵却占不到便宜。“浪里白条”的特长即是水性好。在书中还有许多身怀绝技之人,试举三例。

    2.联系原著,说说两人打斗的原因。

    3.李逵是《水浒传》里塑造的个性鲜明的人物,结合原著,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乱花渐欲迷人眼, 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

    (3)在《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准确的比喻,点明战争危急形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凝望着故乡的方向,凝望着渐渐坠入大海的夕阳,老人哽咽着吟诵起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5)请完整默写杜牧的《赤壁》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bù chuò劳作,尤喜纺棉。

    (2)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jué jiàng挺立的一种树。

    (3)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 cuī kū lā xiǔ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4)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qiǎo miào jué lú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开学典礼上,他第一次代表全体学生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

    B. 烦恼,像蜘蛛肚里抽出的黏腻的丝,一圈圈在我心上缠绕着,叫我心慌。

    C. 礼堂展出的师生优秀书画作品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D. 辩论场上,正方第二辩手屡次在关键时刻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为本队的获胜作出贡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

    A.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修改:去掉“是可想而知的”)

    B.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改善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

    (修改:将“改善”改为“提高”)

    C. 在社会转型时期,对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

    (修改:在“尤为重要”前面加上“显得”)

    D. 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出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

    (修改:将“制定出防沙措施”与“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对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限20字以内)。

    正在起草中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稿)》倡议;机动车驾驶员在停车3分钟以上时熄灭发动机。

    对此,不少人认为,提倡提车3分钟熄火能够使车主充分了解停车熄火的必要性,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从而使停车熄火变为自觉行为。不过,也有人对这一条款的可操作性表示怀疑。出租车公司安全总监高鹏说,对停车熄火的时间地点不应该一刀切,比如早晚高峰和拥堵路段,车辆频繁启动也无法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此外,出租车在酷热或寒冷天气时需要开启空调,如果严格要求停车熄火,就有可能招致乘客的不满甚至投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

    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年且九十       (2)惩山北之塞       (3)虽我之死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甚矣,汝之不惠。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通过叙述愚公带领子孙及“遗男”运用简陋的工具,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移山,最终把王屋、太行两座大山铲平的故事,反映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 京城氏之孀妻遗男年纪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母亲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得到了众人的拥护。

    C. 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不相同,前者是关心,后者是嘲讽。

    D. 作者在人物的命名上特意将愚公与智叟加以颠倒:以愚公的大智大勇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调,增强了讽刺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今有二人焉,皆有百里之适。一人鸡鸣而驾,马瘠车敝,憩于涂者数焉,则穷日之力,未必能至。一人日中而驾马良车驶其行不息吾知其必先于鸡鸣者矣。故夫车马者,质也;作辍,其勤堕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但恐始勤终随/但当涉猎

    B. 穷日之力/蝉则千转不穷

    C. 先于鸡鸣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故夫车马者/温故而知新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一 人 日 中 而 驾 马 良 车 驶 其 行 不 息 吾 知 其 必 先 于 鸡 鸣 者 矣 已

    3.读了这段文字,你受到什么启发?请扼要说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