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扁舟子(piān)   秋暝(míng)   旌旆(pèi)      蓟北(jì)

    B. 天台山(tāi)   剡溪(shàn)   訇然(hōng)     恣欢谑(zī)

    C. 车辚辚(lín)   鹓雏 (yuān)  征铎(duó)      苒苒(rán)

    D. 蓦然(mù)     玉箸(zhù)   钟鼓馔玉(zhuàn)  罗襦(r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 称,简称“王杨卢骆”。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 学风气。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

    B.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与 苏轼并称为“苏辛”。两人同为宋词豪放派代表,但词作风格略有区别:苏词“豪 旷”,辛词“豪壮”。

    C. 欧阳修,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D. 一生只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就是因为《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竟为大 家”,千百年来,使无数的文人骚客为之倾倒。无怪乎,该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 “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 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 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 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 殊途同归   B. 斗转星移   C. 甚嚣尘上   D. 销声匿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 请你留步吧,这件事很重要,我还要继续考虑一下,过段时间再赐教!

    B. 我的鼎力相助使你获得比赛的成功,所以你送我的礼物我也就笑纳了!

    C. 您的舞蹈跳得真棒,本年度最佳舞蹈演员评选,您一定可以忝列其中!

    D. 尊敬的张老师,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光临寒舍,我深感荣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 的依据。

    ②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 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

    ③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禀赋。

    ④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定下了“读书 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④①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 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 “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 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 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注】。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 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 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 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 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汉十一年,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将,往击之。 四人相谓曰:“凡来者,将以存太子。太子将兵,事危矣。”乃说建成侯曰:“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且太子所与俱诸将, 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君何不急请吕 后承间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 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上虽病,强 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子自.强.。’”于是吕泽立夜 见吕后,使为上泣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

    于是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强起,至曲邮,见 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因说上曰:“令太子 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留侯遂行少傅事。 竟不易太子。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注】四人:指商山四皓,秦末四个著名的隐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

    B. 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

    C. 上虽苦,为妻子自强

    D. 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

    2.下列句子中,全都正面表现留侯“善画计策”的一组是

    ①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   ②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

    ③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   ④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⑤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   ⑥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高祖废太子这件事,很多大臣劝阻力争,都未能马上奏效。为此吕后 才派建成侯吕泽向留侯张良讨取计策。

    B. 面对废太子这样的大事,留侯张良并未直接干预,而是让建成侯请出商山 四皓辅佐太子,借以提高太子的地位。

    C. 高祖没能招致商山四皓,是因为高祖曾经傲慢地侮辱过四位老人,所以四 人隐居商山,坚持节操,决不做汉臣。

    D. 留侯张良借助商山四皓为太子出谋划策,又建议高祖让太子做关中的统帅, 巩固了太子的地位,最终达到目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

    (2)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看似平淡,但意蕴深婉”是《虞美人·梳楼》的特点,请结合上片“楼儿 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简要分析

    2.两首词均描写了词人在雨中所见的海棠但用意与手法各不相同,试具体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玉户帘中卷不去,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②山川萧条极边土,_____。(高适《燕歌行》)

    ③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纵有健妇把锄犁,_____。(杜甫《兵车行》)

    ⑤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⑥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李商隐《无题》)

    ⑦_____,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⑧_____,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⑨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⑩蛾儿雪柳黄金缕,_____。(辛弃疾《青玉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下列小题。

    盛唐之音

    李泽厚

    ①在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并且同在唐代达到 了无可再现的高峰,它们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 术。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 体现出盛唐时代风貌的是草书,特别是狂草。

    ②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仍漂亮。 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诗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 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及至将“兰亭”带入墓 穴。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 探索研究。但“兰亭”在初唐如此名高和风行,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即 “兰亭”摹本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 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和多种“兰亭”摹本,的确是这一时期书 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风流敏丽,与刘、张的诗歌气质风神恰 好一致,鲜明地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③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但他提出书法要 “达其情性,行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 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就 像陈子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理论 的提出,也预示着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 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 派飞动,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不只是狂草,这也是当时 这个书法的时代风貌。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 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 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吗?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 一种音乐性的美。

    ④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期。当时传入的异国音乐,如龟兹乐、天竺乐 等,与传统的“雅乐”“古乐”融合,出现了许多新创造。或武或文,或豪壮或 优雅,这些音乐歌舞都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世俗性的欢快心声。正是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它们的美的魂灵,所以统称为盛唐之音。

    ⑤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是绝句和七古乐府,因为它们能入乐,为大家所 传唱。如同音乐与诗的关系,舞蹈之于书法亦然。盛唐草书那如走龙蛇、刚圆遒 劲的笔墨线条,那奇险万状、连绵不断的结体布局,那变化无常、不可遏制的情 态气势,不正是这纸上的舞蹈吗?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 一体,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也把中国书法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选 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1.文章第二、三段主要讨论唐代书法的风格,为什么提到刘希夷、张若虚以及 李白这三位唐代诗人?

    2.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3.什么是“盛唐之音”?请从表现形式和内在属性两个方面简要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祭拜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郑重地写下第一行字,也 可算是一种仪式。

    有人认为,仪式有着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容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 仪式是因应生活而产生的,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奏 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仪式应该除去,要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里去。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②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