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下列小题。

盛唐之音

李泽厚

①在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并且同在唐代达到 了无可再现的高峰,它们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 术。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 体现出盛唐时代风貌的是草书,特别是狂草。

②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仍漂亮。 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诗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 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及至将“兰亭”带入墓 穴。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 探索研究。但“兰亭”在初唐如此名高和风行,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即 “兰亭”摹本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 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和多种“兰亭”摹本,的确是这一时期书 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风流敏丽,与刘、张的诗歌气质风神恰 好一致,鲜明地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③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但他提出书法要 “达其情性,行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 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就 像陈子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理论 的提出,也预示着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 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 派飞动,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不只是狂草,这也是当时 这个书法的时代风貌。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 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 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吗?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 一种音乐性的美。

④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期。当时传入的异国音乐,如龟兹乐、天竺乐 等,与传统的“雅乐”“古乐”融合,出现了许多新创造。或武或文,或豪壮或 优雅,这些音乐歌舞都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世俗性的欢快心声。正是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它们的美的魂灵,所以统称为盛唐之音。

⑤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是绝句和七古乐府,因为它们能入乐,为大家所 传唱。如同音乐与诗的关系,舞蹈之于书法亦然。盛唐草书那如走龙蛇、刚圆遒 劲的笔墨线条,那奇险万状、连绵不断的结体布局,那变化无常、不可遏制的情 态气势,不正是这纸上的舞蹈吗?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 一体,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也把中国书法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选 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1.文章第二、三段主要讨论唐代书法的风格,为什么提到刘希夷、张若虚以及 李白这三位唐代诗人?

2.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3.什么是“盛唐之音”?请从表现形式和内在属性两个方面简要概。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