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4 题,字词书写 1 题,选择题 2 题,句子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
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4 题
  1.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说明文《跳出地球“看”地震》,完成小题。

    ①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②“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

    ⑥“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

    ⑦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

    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有删改)

    1.“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分点概括,每点不超过10个字)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2)⑦⑧段顺序不能调换,为什么?

    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我国在卫星探测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张衡一号”的发射。

    B. “张衡一号”对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探测技术尚处于起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

    C. 跳出地球“看”地震,能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磁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D. “张衡一号”传感器灵敏度极高,可以分辨巨浪浪尖的小水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议论文《也说颜值》,完成小题。

    ①过去,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风度潇洒,喜欢用“一表人才”。现在,网友们又发明了一个热词:颜值。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

    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从未被大家忘记,“貌比潘安”的赞誉流传至今。但潘安被称赞并不单单因为他的相貌,他的德行、他的才华、他对妻子的专情才是他被后人记住的关键所在。所以,颜值高固然是优势,但仅有高颜值是远远不够的。

    ③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放眼当今世界,相貌甚至被当成了一种商品或一个消费符号。在职场、社交场以及婚恋场上,颇值高的人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而那些颜值不高的人,却不太容易在第一时间得到别人的垂青。于是,很多人吐槽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失望了!

    ④如果仔细研究人类发展史,颜值不高的人,对这个世界大可不必失望。就长远发展来说,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

    ⑤貌因德而美。外表是皮囊,德行才是核心,若非如此,再好的相貌也没有价值。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可谓“颜值高”,但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至今仍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德不配颜,徒有“颜值”之虚名,其“高颜值”反倒成了一个笑话。

    ⑥才补颜不足。颜值低是一种“先天不足”,才华却是弥补这种“不足”的营养剂。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对晚清大臣曾国藩有如此描述:个子中等,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外貌并不“漂亮”,可谓“颜值不高”,但他却在大风大浪中凭借过人才华,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令人敬仰。

    ⑦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也有流行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无论是一个人如何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称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才华,然后才可能说,这个人还有“颜值”。               

    (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结构图。

    (1)

    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中占得先机

    (3)

    就长远发展来说,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

    貌因德而美

    (2)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自然段引用英国人戈登在著述中的文字后,原稿还引用了如下资料,但作者修改文章时将其删除,请分析删除理由。

    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

    3.如果要给这篇文章换一个更生动并更能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下面哪一个选项最为恰当?

    A. 有“值”不在“颜”高   B. 德才兼备,无“颜”何妨   C. “颜”外之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周海亮的《情无赝》,完成小题。

    (1)那把执壶一直跟随着他们。

    (2)1942年逃荒,爷爷把什么都扔了,包括那把壶。一路上九死一生,待回来,壶仍然躺在自家院子,染满尘埃。擦擦,釉黑,斑蓝;敲敲,音色沉美。“文化大革命”时被抄家,家里被砸得稀烂,父亲挨批斗回来,竞从一堆碎片里找到它。擦擦,釉彩灵动;敲敲,声如骨牙。到后来,连唐钧都怀疑,到底是执壶逃过两劫,还是执壶帮他们一家人逃过两劫。

    (3)其实那时,唐钧和父亲都没有料到一把壶能值这么多钱。尽管如此,父亲还是将它看得比生命还重。

    (4)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时间越久,越有感情。

    (5)可是现在父亲病了,很严重。他需要一笔钱。

    (6)唐钧就想到了执壶。

    (7)与妻子商量,妻子说:“卖掉执壶,等于要了爸的命。”唐钧说:“也许卖掉执壶,能救爸的命。”妻子说:“能保证不让爸知道?”唐钧说:“不告诉他就行。”妻子说:“你以为能瞒过去?”唐钧长叹一声,说:“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

    (8)唐钧找到朋友,说他有意出手那把执壶。朋友听了,眼珠子就直了。

    (9)朋友也许比父亲更喜欢那把壶。朋友是小城有名的收藏家,他知道一把品相极佳的执壶的价值。几年前他曾有意买下这把壶,却被唐钧的父亲骂了一顿。

    (10)“真打算出?”朋友问。

    (11)“真打算。”唐钧说。

    (12)“老爷子同意了?”

    (13)“同意了。”

    (14)“拿来!价钱好商量。”

    (15)壶就卖了。唐钧查过很多资料,这绝对是一笔对得起这把壶的价钱。现在父亲住进医院,他不知道父亲还能不能熬过来。熬过来,他欠着朋友一份情;万一熬不过来,他想用这笔钱带父亲到处转转。之前,父亲一直想去一趟西藏。

    (16)可是父亲突然很想看看那把执壶。

    (17)“你哪来这么多钱?”父亲问他。

    (18)“借的。”

    (19)“我怀疑你把它卖了。”病床上的父亲说,“这几天,我总是心神不宁。”

    (20)“壶在家里呢。”他低着眼睛,不敢看父亲的脸,“您那么喜欢它,我不会卖掉它的。”

    (21)“我想看看壶。”父亲固执地说。

    (22)没办法,唐钧只好再一次找到朋友。朋友说:“君子不夺人所好——要不这样,壶你拿回去,钱你送回来。”唐钧只得把父亲病重的事情跟他仔细说了。朋友想想,说:“君子不乘人之危——还可以这样,壶你拿回去,钱算我借给你的。你给我补张借条就行。”

    (23)最终,唐钧既没有给朋友补一张借条,也没有把壶拿回去。不过他捧回了一把执壶的赝品。他问朋友:“这样行吗?”朋友说:“相信我,别说你爸,就连业界专家,都很难分辨出来。”

    (24)父亲捧着壶,细细地看,笑了。是咱家那把!他说,看来你果然没有说谎。唐钧笑笑说,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我怎会卖掉呢?心里,却隐隐地痛

    (25)再痛,也认为自己做得没错。他不否认执壶的价值,但他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无价之宝,在父亲的生命面前,都不值一提。

    (26)父亲没能熬过来。但父亲安然地死去,几乎没有痛苦。

    (27)父亲走后第九天,他将执壶还给朋友。朋友细细看过,擦过,小心地把壶收起。唐钧问他:“哪弄来的赝品?”朋友说:“这不是赝品,这就是你卖给我的那把执壶。”唐钧有些吃惊,忙问:“为什么不弄个赝品?”朋友笑笑说:“你父亲对这把执壶的感情这样深,假如真是赝品,我相信他一眼就能够看出来。他虽非专家,但是自家的东西,他绝不会看错。”

    (28)“不会吧?”唐钧有些不太相信。

    (29)“找个世界上最像你的男人冒充你,你认为他能不能看出来?”朋友说,“当他发现你拿了赝品给他,他会怎么想?或许直到离去,他都不会安心。”

    (30)“可是万一我把它弄坏了呢?磕了,碰了,或者不小心打碎……”

    (31)“我相信你肯定不会。”朋友笑笑说,“在你心里,只要父亲喜欢,哪怕它是赝品,也价值千金,需要小心呵护……”

    (32)“万一我发现它不是赝品,死不认账呢?难道你不怕我昧下它?”

    (33)“你肯定不会。认识这么多年,我对你的这点信任还是有的。”朋友笑着说,“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一个儿子的孝心更有价值呢?花瓷无价,艺术无价,历史无价,但更无价的,其实是我们的亲情、爱情、友情……为一把壶,你会这样做吗?”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1.文章情节围绕“_________”展开,情节可以概括为:为救父亲卖执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第(2)段两次出现“擦擦”“敲敲”有什么用意?

    (2)说说对(24)段划线句的理解。

    3.小说中的那位朋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本文第(7)段和链接材料都用了何种写作手法?各自在文中有何作用?

    (链接材料)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

    “老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题文)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在语文书海遨游,我们可以与散文名家一起去鼎湖山听美妙的泉声,yùnyù着生机的泉水仿佛也滤过我们的心田;在高加索丛林中邂逅一条小溪,跟随它一路前行,最终到达了梦魂yíng绕的大洋;而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的桂林山水更因那种清奇峭bá的神态,引我们遐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热心肠的船家一路告诉你那些山的来历:什么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螺蛳山……大半都是由山的形状得到名字。

    B. 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C. 9月16日,中国靖江携手加拿大维多利亚市,一起亮相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城市1对1》节目,向全世界展示两座“花园小城”的迷人魅力。

    D. 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B. 漫步德城广场,我们用相机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民俗风貌。

    C. 科学家袁隆平长期深入水稻生产实际,持之以恒进行科学研究,这种敬业精神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D. 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法不阿贵,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③____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④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            

    ⑤花鸟本无意,见(听)者却有思。读《关雎》,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可见男子在听到关雎鸟叫声后引起对文静美丽女子的思慕之情;读《浣溪沙》,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晏殊的伤春怀人之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阅读《格列佛游记》片段,完成填空。

    “可是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全体朝臣的强烈反对。海军上将博戈拉姆再也按捺不住怒火,猛地站起来身来说,他实在无法理解A竟然放肆到胆敢保全一个叛国者的性命。……”

    选段中的A是____________(人物),针对海军上将和财政大臣等人的联名上书弹劾格列佛,他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格列佛游记》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____)

    A.在小人国,格列佛被搜出很多物品,最终,腰刀、手枪、弹药包都被没收,其余东西都归还了格列佛。该情节讽刺了英国侵略扩张的殖民野心。

    B.“我”在大人国遇到的最大的危险是由一只猴子惹出来的。它抓住“我”后,用一只前爪抱着“我”,另一只前爪喂东西给“我”吃,差点儿把“我”噎死。

    C.在和大人国国王交流时,“我”对祖国的政治缺陷和丑陋行径,从来都是毫不掩饰的。

    D.飞岛国的人擅长数学和美术,他们对其他学问极其迟钝,没有丝毫的理解力。

    E.在拉加多科学院,“我”在语言学校见到三位教授正在讨论如何改进本国的语言。他们的第一项伟大计划是简化言辞,另一项计划是取消语言中所有词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专题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学校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阅读下面一则新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将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习近平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研究决定的,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希望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活动二)秋分时节,我市首届亲子稻香节在季市镇星光村举行,大家在这里捉鸭子,钓龙虾,品农家菜,共庆丰收喜悦。我校某位学生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参加这个活动,不仅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田园美景,还体验到自然淳朴的田园乐趣。”

    该同学的话语有语病,请把你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活动三)“秋分”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它和气象物候紧密相关。请说说“玉树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出自杜甫的《秋兴》)这首诗中写了哪些物候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元好问的《临江仙》一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①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②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济源,今河南济源。作者写此诗前三年(1235年)曾与李辅之两次畅游济南大明湖。②孤负:同辜负。

    (1)词的上阕选择了荷叶、______和_______等意象来突出 “江山如画”的特点。

    (2)赏析划线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方克勤,浙宁海人也。国初①被征,起家为济宁知府。岁暮转戎衣②于燕,时令:役民舟者有诛。他郡以牛车从事,天雨雪,牛僵死于道,民破产十八九。民请以舟僦③役,克勤曰:“吾知从民便而已,抵法非所惮也。”辄以舟行。省义之,不问。自奉简素,一布袍十年不易,日不再肉食。每行县,杯汤不肯受。充州守因童子进二瓜,笞而却之。而于人最恩,南冠④过郡者必米醪⑤遗之,不能步者僦舟车送之。同列以事夺禄,旦夕延共食。会饮醉,投案大诟去,礼待之益恭。及酒解,来谢。克勤阳⑥为不知者,曰:“昔之夜,吾亦大醉,不识君何谢也?”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有删节)

    (注)①国初:指明朝初年。②戎衣:军服。③僦(jiù):租赁。④南冠:泛指囚犯。⑤米醪(1áo):酒食。⑥阳:同“佯”,假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一布袍十年不易 

    ②日不再肉食

    ③笞而却之  

    ④旦夕延共食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同列以事夺禄

    A.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一则)   B.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C.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D. 不以物喜 (《岳阳楼记》)

    3.翻译下列句子。

    (1)吾知从民便而已,抵法非所惮也。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一则)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方克勤是个怎样的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