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9 题,非选择题 5 题,单选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9 题
  1. 据史料记载:来自萨拉米的外邦人赫拉克利德斯,因其在公元前330—329年雅典粮食危机中的善举,成为雅典人的“恩人”而被授予“特权外邦人”身份;银行家帕西昂和佛尔米昂因对雅典城邦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雅典公民权。这表明

    A. 这段史料不真实,因为外邦人不可能获得雅典公民权

    B. 外邦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获得雅典城邦的认同

    C. 外邦人可以通过参与雅典人的政治生活而融入雅典城邦

    D. 雅典外邦人必须与公民共同履行城邦的某些义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 国家管理制度化

    B. 从人治到法治

    C. 礼仪与政治分离

    D. 为民主政治奠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就时间轴而言,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45年);二、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三、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

    A. 大国对历史的影响   B. 时间的不断更替

    C. 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D. 国际关系的变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这说明

    A. 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

    B. 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

    C. 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

    D. 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西奥多·罗斯福(1901-1908年任总统)说,“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在此西奥多·罗斯福主要强调

    A. 垄断是国家祸害的根源   B. 人权比利润更重要

    C. 削除两极分化,追求社会和谐   D. 把公共福利置于个人财产之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说明

    A. 中秋节源于西周礼制

    B. 中秋节始于唐朝,盛行于宋

    C. 中秋节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D. 自宋以后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宋太宗995年六月下诏指出:近年以来,民多转徙,应诸道州府军监管内旷土,并许民请佃,便为永业,仍免三年租调,三年外输税十之三。十二月的诏令强调“如将来增添荒土,所纳课税,并依原额,更不增加。”材料信息说明宋朝

    A. 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 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 经济发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 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30年代中共对苏区教育高度重视,当时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三字经》开篇即为“天地间,人最灵。创造者,工农兵。男和女,都是人。一不平,大家鸣”。这反映出当时苏区

    A. 重视启发民众的阶级觉悟   B. 提倡恢复儒学传统教育

    C. 推广白话文运动成就斐然   D. “左”倾错误影响基础教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表为1956—1961年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的统计数据(单位:1000公吨)。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年份

    出口量

    进口量

    净出口量

    1957

    2092.6

    166.8

    1925.8

    1958

    2883.4

    223.5

    2659.9

    1959

    4157.5

    2.0

    4155.5

    1960

    2720.4

    66.3

    2654.1

    1961

    1355.0

    5809.7

    -4454.7

    A. 表中数据与该时段的粮食生产状况不符,明显失真

    B. 1957—1959年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表明农业政策效果显著

    C. 该时段粮食出口量过高,说明“一五”计划成效有限

    D. 1961年粮食进口量激增,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朝鲜和韩国分别提出了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方案。朝鲜外相南日提出3点建议:(1)举行国民议会的全朝鲜选举,组成朝鲜统一政府;由民主朝鲜和韩国选派的代表组成全朝鲜委员会,其任务之一是草拟一个全朝鲜选举法,并采取措施保证朝鲜居民的各种自由。(2)一切外国武装力量在6个月内撤出朝鲜;(3)对维护远东和平有最大关心的相应国家保证朝鲜的和平发展,并为朝鲜的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韩国代表提出14点建议,其中包括:(1)按韩国的宪法手续由联合国监督在全朝鲜进行选举,联合国监督人员享有充分的行动与言论的自由;(2)全朝鲜国会代表按全朝鲜人口的直接比例计算(注:当时南方人口是北方的2倍);(3)在选举前一个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出北方,驻在南方的外国军队待统一后才能撤离。                         ——据刘金质《冷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韩双方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分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内瓦会议未能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原因及留下的隐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820-1949年中国城市人口及城市化指数估计略表

    年份

    全国人口总数(万)

    城市人口数(万)

    城市化指数(%)

    1820年

    37377

    2350

    6.3

    1840年

    41281

    2668

    6.5

    1893年

    33677

    2668

    7.9

    1920年

    44377

    4700

    10.6

    1936年

    46136

    5263

    11.4

    1949年

    54167

    5765

    10.6

    -行龙《也论中国近代的城市化》

    材料二18世纪从英国发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开始从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转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为主体形态的经济中心。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当然,西方国家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城市病”。

    ——摘编自周跃辉《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并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年来中国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

    ——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治理药方》

    结合材料与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一个视角分析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的供给学派的不同点。(要求:明确选择的角度,阐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2)孝文帝迁都有什么历史影响?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以阅读下列材料:

    以前史书尤其是教科书,给陈炯明的历史结论是“军阀”、“勾结英帝国主义”、“背叛孙中山”。一九七九年版《辞海》有他的专门条目,全文是:“陈炯明(一八七五———一九三三)广东军阀。字竞存,广东海丰人。清末秀才出身。一九一一年参加辛亥革命,被推为广东副都督,后任都督。一九一三年国民党讨袁失败时下台。一九一七年,任援闽粤军总司令。一九二○年驱逐桂系军阀莫荣新,任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一九二二年六月,勾结英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背叛孙中山。一九二三年被粤军许崇智击败,率部退守东江。一九二五年所部被广东革命军消灭。一九三三年在香港病死。”

    历史上真实的陈炯明是:早年参加同盟会,黄花岗之役为先锋(敢死)队第四队队长,武昌起义后,率师进占惠州,为广东独立(任副都督)作出重大贡献。一九二〇年出任广东省长后,他最先提出联省自治,在全省九十二个县推行自治。全省各县推行民选县长、县议员。广东省议会通过《广东省宪法草案》,声明“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他还邀请陈独秀到广东主持教育全局,创立公办学校,实行免费教育,私立学校也大为发展。一九二一年,陈炯明创立中国城市史上第一个建制市——广州市,并设了财政、公安、工务、教育、公用和卫生局长,……在经济建设方面,广东全省成立总商会,成立经济调查局,成立股票交易所,等等。陈炯明还特别颁布了禁烟(鸦片)令,让广州数十年的烟、赌大害绝迹……陈炯明出台令人目不暇接的新政,让广东成为全国最开放、民主的省份,得到了全国的承认。…….为半个世纪后广东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埋下了伏笔。

    ———2014年11月7日香港《大公报》《重新认识陈炯明》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陈炯明主要活动。

    (2)为什么会对陈炯明有这些不同评价?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哪些基本原则方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3 题
  1. (题文)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通过一个从公民中挑选出来的机构,对公众的看法加以提炼和进行补充,以这些人的智慧,使他们能最清楚地了解真正国家利益之所在。因此,公众的声音会比他们自己直接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这段话旨在说明

    A. 采用间接民主形式有诸多优势

    B. 代议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专业人士治国可避免多数暴政

    D. 国家实行代议制的可能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这主要说明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 第一次世大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

    B.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C. 近代民主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D. 中华民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从193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1938年59%,1939年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以上数据说明

    A.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 敌后游击战成为全面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

    C.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已无足较重

    D. 日本侵略者始终以共产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