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名著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古文观止》是由康熙年间两位名不见经传的选家所编,他们披沙拣金,遴选了二百多篇琅琅(lǎng)上口、百读不厌的佳作。

    B. 2016年度新疆棉总产量较去年下降已是板上钉(dìng)钉的事实,减产已成定式。棉减产无论是对运营策略,还是对金融投资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关键问题是具体下降幅度以及对市场供需会产生多大影响。

    C. 一款游戏成为现象级,足见其魅(mèi)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随着“王者荣耀”的风靡,坊(fāng)间的声讨之音也不绝于耳。

    D. 岭上大坑连着小坑,坑里的水乱打转儿,树枝草叶们在坑心里一蹿(cuàn)一蹿,像是溺了水。春上狗饿,撅(juē)着鼻子在找吃的,大街小巷见啥吃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冬夜,陪我失眠的竟是俄罗斯电台的音乐。那个积雪上的民族仍无睡意,她在播放几世纪来

    最经典的曲子,像一位眉清目秀的祖母,深情地怀念逝去的岁月。[甲]那曲子是标志性的:辽阔、忧伤、苍远、帷幕般的厚重……我总有被击中的感觉,脑子里会出现滴答的电波和徐徐流动的油画:呜咽的伏尔加河,孤独的烧焦的橡树,缓缓匍匐的寂寞的队伍……

    这不是天籁,而是冻土上的招魂。[乙]是风、砂石、篝火、冰凿、纤索……激荡的声音;是硫磺、枪刺、绞架、烈酒、风琴……混合的交响。我低低地抚摸这音乐。她来自生命深处的清冷和哀恸,整夜感动着一个不懂音乐的青年。[丙]隔着厚厚的寒幛,隔着刺不透的阴霾,我默默向着北方,向那股伟大的气息致敬,向她苦难的历史和英勇的民间致敬。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典   B. 眉清目秀   C. 徐徐流动   D. 阴霾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国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一旦中东地区局势出现动荡,我国的燃油市场也将随之出现波动。

    B. 第五届“创新作文大赛”颁奖典礼,是设在颇具文艺范的市图书馆举行的,现场揭晓了“构思之星”“最佳团队”等获奖名单。

    C.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巨大损失,长期以来所恪守的诚信待人的美好品德也会丧失。

    D. 中国物理学家最近制造出比太阳中心温度还要高的氢等离子体,虽然这项技术仍然达不到商业化要求,但这显示出中国聚变研究的发展已经让其他国家远远落在后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诗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B.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句中“而”的意义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我腾跃而上   B. 则群聚而笑之

    C. 扣弦而歌之   D.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渔樵于江渚之上

    B. 顺流而东也

    C. 缇骑按剑而前

    D. 常以身翼蔽沛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凌万顷之茫然

    B. 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大王来何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题文)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看到的地方却很远。)

    B.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到底怎么样呢?)

    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收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D.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这样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 游于是乎始

    C. 思厥先祖父

    D. 吾尝终日而思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诗句描写的情感,不是离愁的一项是

    A.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B.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D.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俗语中,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无关的一项是()

    A. 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

    B. 关公面前耍大刀——献丑。

    C.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D.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网络支付焦虑打了谁的脸

    “熟人可以篡改你的支付宝密码”,这一消息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刷爆朋友圈,声称只要识别近期购买物品或好友头像,就能找回登录密码,登录其他人的支付宝账号。随后,支付宝发表声明,称其风控系统并不会对所有用户提供识别方式找回密码,同时只有登录密码并不能支付;上海交大的密码与计算机安全实验室也表示对这一安全威胁的描述过于夸大。

    看似并非重大的安全问题,依然让支付宝随后选择提高风控系统安全等级,目前只有在用户自己的手机上才能通过这种方式找回密码。无论支付宝还是微信,有关网络支付的“一场虚惊”已经不是第一次,公众的“闻漏洞色变”其实体现出了某种焦虑。

    焦虑从何而来?从大的背景来看,网络支付与普通人的生活前所未有地紧密了起来,除了网络购物,还有线下支付、互联网理财、消费金融,多种场景的叠加,让网络支付已经成为普通人处理财产的一个重要渠道。但与此同时,公众缺乏技术基础,对互联网平台的安全创新并不了解,对网络支付安全性的信心并未建立起来。与此相对应的,大多数人并不担忧银行存款的安全。这种安全感其实正建立在对运营平台“靠谱”的判断上。从这一点来看,网络平台还应继续加强用户教育,正视用户们的困惑,特别是在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时,比如此次的用识别方式找回密码,要在其产品页面或事前对安全性进行说明。

    但这次把板子全打在公众身上也未免偏颇。用户的担忧主要来自于购物清单和好友关系,这两项数据太容易遭到泄露。事实上,用各种方式窃取用户隐私数据已成为网络黑色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拿购物清单来说,不管是电商平台,快递公司,还是手机和电脑所遭遇到的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都有方法拿到这些数据。况且,包括机票改签、淘宝退货冒充公检法等“指名道姓”的社工诈骗频频见诸报端,也让公众对基于隐私数据的安全服务方式难言信心。由此可见,对用户隐私数据保护的薄弱正是网络信息安全必须突破的“瓶颈”。从这一点来看,公众对互联网支付的信任感,依赖于整个互联网安全环境的改善和个人隐私数据保护的进一步加强,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依然有赖于监管、产业和专业厂商等几方面形成合力。

    不过,尽管面对这样的大环境,但在教育用户之外,互联网支付平台仍可有所作为,特别是可以借鉴传统银行信用卡的面密支付机制。比如,信用卡如遇盗刷,24小时内可申请追回。互联网支付平台能否实现这一功能?互联网带来的数据化让支付平台相比传统场景有了更多在技术上提升风控水平的空间,但这些创新与尝试是否能真正形成一个为用户所知的,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效服务用户的安全机制和赔偿措施,目前并不明确。

    说到底,互联网的安全与便利是一对矛盾,过于强调安全,将让产品的实用性难以保障。考虑到多种支付场景的复杂性,在当前的网络安全形势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来保护用户,同时加强用户教育,将是解决这一矛盾、真正提升用户安全感的关键。

    (选自《经济日报》2017.1.13,有删改)

    1.下列对公众产生“网络支付焦虑”根本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支付与公众生活联系紧密,已成为公众处理财产的一个重要渠道。

    B. 公众不太了解互联网平台的安全创新,对网络支付安全性缺乏信任感。

    C. 网络支付平台在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时,对用户做产品安全性教育不够。

    D. 整个互联网环境存在着信息不安全的问题,对用户隐私数据保护薄弱。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网络支付平台要消除网络支付的安全问题,需要不断提高风控系统安全等级。

    B. 公众对网络支付安全性缺乏足够的信心,原因是网络支付平台不够“靠谱”。

    C. 互联网支付平台可以借鉴传统银行信用卡的面密支付机制以提升风控的水平。

    D. 要公众提增对网络支付平台的信心,就需要创新制度以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谁在深夜祈祷

    江少宾

    佛香盘旋。从我家的防盗门到她家的防盗门,不过五米,这段花岗岩铺就的楼道,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她刻意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和左邻右舍发生任何交集。说是左邻右舍,其实就是门对门。城市到底不比乡下,所谓的邻居,往往都是陌生人。

    这让我想到一位古稀老人,那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租住在庐州城南的一片平房里。老人的腰身已经完全佝偻了,又有些耳背,因此基本上不和邻居们走动。有一次,我撞见老人在走廊里拾起一张窝成一团的纸币,心里有些好奇,当我将手习惯性地探向自己的口袋时,老人立即举起那张窝成一团的纸币,“可是你的?”我笑着摇了摇头。“真不是你的?”老人继续举着那张纸币,他的穷追不舍既让我有些诧异,又有一些难为情。我正想着如何脱身,邻居们忽然都从门后闪了出来,他们的神情让我确信,他们已经知道了我和老人之间发生的事情。那时候防盗门还不太盛行,但每家每户都要在木门外面再安装一道铁栅门,铁栅门上蒙着一层深色的薄纱。深色的薄纱,自然的隐身术,遁藏着无数双偷窥的眼睛。他们果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眉飞色舞,仿佛老人捡到的不是一张脏兮兮的面值五元的纸币,而是一笔惊人的巨款。

    那张脏兮兮的面值五元的纸币,最终还是无人认领,但那一次非凡的经历,却让老人养成了捡钱的习惯。然而,老人捡钱的频率实在太高了,第一天,他在走廊里举着一枚硬币,“菊花”中间有一个小孔;第三天,他又在走廊里举着一枚硬币,“菊花”中间有一个小孔……这时候大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原委,老人于是挨家挨户地敲门。没有人开门,大家都在忙着,没有人愿意为这个自作聪明的老人浪费哪怕一分钟!我承认自己也没有开门,我不愿意陪老人玩这种拙劣的把戏,那只会沦为大家的笑柄。那时候,我还无法理解这个行为怪诞的老人。

    我在那片平房里寄居了三年。三年里,没有一个人来探望过这个弯腰驼背的古稀老人。他从何而来?膝下有无儿女?邻居们都不知道这些信息,唯一能够确认的是,老人姓秦,自称“退休职工”。在漫长的独居生活里,老人的耳朵已经完全聋了,腰几乎弯成了虾米。他不再频繁地捡钱,也不再理会邻居。长日里,离群索居的秦老活像一个藏在薄纱后面的幽灵,从他门前路过时,我总能看到幽暗的客厅里浮着一张呆滞的脸。所谓的“客厅”,其实只有五六个平方,陈设也非常简单——左边,靠墙,放着一把藤条已四处断裂的太师椅,太师椅的左前方,横着一张矮矮的窄窄的玻璃小茶几;右边,靠墙,挤着一张四四方方的餐桌,餐桌上的黑白电视机只有十四吋,看上去比秦老还老,布满各种伤痕。秦老喜欢躺在太师椅上,只看电影频道,而且始终静音。

    如今,转眼二十年过去,城南的那片平房已经消失了,连同平房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些我曾经无比熟悉却又完全陌生的邻居们。每次经过城南,我总会想起弯弓一样的秦老,他的孤独,一眼望不到尽头。他的无助,一眼望不到尽头。我不知道秦老是否健在?然而,秦老在抑或不在,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正如对门那个隐身的邻居,在我的世界里,他们,都只是过客。

    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世界的过客,不同的只是,我们和世界之间的联系或深或浅、或长或短而已。在坚硬的城市里浮游,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孤独的,无处安放的灵魂,在深夜里祈祷着俗世的平安与肉身的健康。为此我时常悲不自禁——世界那么大,但始终只有一隅,和我们紧密相关。

    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我的“隐身的邻居”,有什么作用?

    2.老人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举着相同的硬币在走廊上徘徊?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秦老的形象。

    4.文章以《谁在深夜祈祷》为题的用意是什么?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裴)仁基少骁武,便弓马。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以本官领汉王谅府亲信。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

    李密据洛口,帝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拒密。仁基见强寇在前,士卒劳弊,所得军资,即用分赏。监军御史萧怀静止之,众咸怒怀静。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密以为河东郡公。其子行俨,骁勇善战,密复以为绛郡公,甚相委昵。

    王世充以东都食尽,悉众诣偃师,求决战。密与诸将计。仁基曰:“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世充却还,我且按甲。世充重出,我又逼之。如此,则我有余力,彼劳奔命。兵法所谓彼出我归,彼归我出,数战以疲之,多方以误之者也。”密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东都兵马有三不可当:器械精,一也;决计而来,二也;食尽求斗,三也。我按兵蓄力以观其弊,彼求斗不得,欲走无路。不过十日,世充之首可悬于麾下。”单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仁基苦争不得。密难违诸将言,战,遂大败。仁基为世充所虏。

    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基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行俨每战,所当皆披靡,号万人敌。世充惮其威名,颇加猜防。仁基知之,甚不自安,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谋,令陈谦于上食之际,持匕首劫世充,行俨以兵应之,事定,然后辅越王侗。事临发,将军张童儿告之,俱为世充所杀。

    (节选自《北史·裴仁基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便弓马     便:擅长

    B. 超拜护军   超:越级提升

    C. 简精兵三万  简:挑选

    D. 以逼东都   逼:逼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 世充之首可悬于麾下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 王世充以东都食尽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C. 所得军资               纵一苇之所如

    D. 我且按甲               彼且恶乎待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裴仁基为激励士气,把军用物资分赏给部下,却遭萧怀静制止,这使两人的矛盾激化,并最终导致后者被杀,裴仁基本人叛变。

    B. 面对王世充的进攻,裴仁基和李密在战术上各有己见,但单雄信等将领支持李密,坚决反对裴仁基的主张,结果因轻敌冒进带来大败。

    C. 裴仁基父子在战败被俘后,凭借自身的骁勇善战,依然享有很高的名望,但由于得不到王世充的真正信任,便企图劫持王世充而效力于越王。

    D. 根据文本,可以看出裴仁基性格的多面性:他遇事会“苦谏”“苦争”,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也会因他人的猜忌而采取极端手段。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为政以得,譬如北辰,______________。(《论语》)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4)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庄子《逍遥游》)

    (5)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6)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7)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7年11月20日晚,号称“全世界最美女孩聚会”的维密大秀在上海开启,中国籍超模奚梦瑶意外跌倒在T台,她整理衣冠,10秒钟后重新站起,微笑着走完全程。此事迅速成为微博热搜首位。国内舆论哗然。有人批评:只顾着跟观众互动,没注意台步。T台跌倒和医生出现医疗事故有什么区别?有人却说:摔跤只是意外,微笑才是姿态。外媒评价也不一。有国外报纸配上了奚梦瑶跌倒的各种角度的照片,称她是“跌倒的超模”;而时尚杂志《ELLE》说:奚梦瑶摔倒,起身后表现堪称天使。

    对奚梦瑶的意外跌倒和重新站起,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