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是义与利的关系。其实,义也是利,不过是受惠范围稍大的利。弟弟帮哥哥与邻居打架,在邻居看来是争利,在哥哥看来是可歌可泣的仗义。民族冲突时的举国奋争,对民族之外是争利,在民族之内是慷慨悲歌的举义。义与利是一回事,也不是一回事,只是取决于不同的观察视角。

    一个高尚者大爱无疆,爱及人类之外的动物、植物,乃至整个银河星系。但从另一角度看,如此大爱其实也是放大了的自利,无非是把天下万物视为人类家园,打理家园是确保主人的安乐。如果有人爱到了这种地步:主张人类都死光,以此阻止海王星地质结构恶化,那他肯定会被视为神经病,思想比邪教还邪教,其所谓的高尚其实一文不值,且不可思议。在这个意义上,道德其实很世俗,充满人间烟火味,不过是一种福利分配方案,一种让更多人活下去或活得好的方案。一个人有饭吃了,也让父母吃一口,也让儿女吃一口,就算得上一位符合最低纲领的道德义士。

    作为历史上宏伟的道德工程之一,基督教曾提交了最为普惠性的福利分配方案。“爱你的邻居”,《旧约》这样训谕。基督教创始人耶和华在《以赛亚书》里把“穷人”视若宠儿,一心想让陌生人受到欢迎,让饥民吃饱肚子。耶和华要求信奉者“寻求公平,解放受欺压者,给孤儿申冤,为寡妇辨屈”,这种视天下受苦人为自家骨肉的情怀,以及相应的慈善制度,既是一种伦理,差不多也是一种政纲。这与儒家常宣传的圣王一体,与亚里士多德将伦理与政治视为一体,都甚为接近;与某些宗教更醉心于永恒(道教)智慧(佛教)等等,则有较大的差别。

    中国不乏西哲之同道。《尚书》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管子》称“王者以民为天”。《左传》称“夫民,神之主也”。而《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也明显含有关切民众的天道观。稍有区别的是,中国先贤们不谈“怪力乱神”,不习惯人格化传奇化、神话化的赎救故事,因此最终没有走向神学。中国先贤虽然也有“不愧屋漏”或“举头神明”(见《诗经》等)之类的玄语,但对头顶上的天意、天命、天道一直语焉不详,或搁置不论。西方的“天赋人权”具有神学背景,是宗教化的;中国的“奉民若天”则是玄学话语,具有半宗教的性质。但不管怎么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置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于道德核心,“上帝”也好,“天道”也好,与“人民”均为一体两面,不过是道德的神学符号或玄学符号,是精神工程的形象标志,一种方便流传和教化的代指。

    (摘編自韩少功《重说道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实质上是义与利的关系,利是从义中产生的。

    B. 为了方便流传和教化,东西方分别创造“天道”“上帝”作为精神的标志。

    C. 道德是一种福利分配方案,这个方案就是一个人有饭吃,也让全家有饭吃。

    D. 中国先贤对天意、天命、天道一直语焉不详,或搁置不论,因此不喜欢神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从义与利的关系入手,阐述了道德的世俗性,对道德进行重新解读。

    B. 文章辩证分析,深入浅出,既有浅显通俗的事例,也有权威著作的言论。

    C. 文章在论证中,东西方言论并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文立论的普适性。

    D.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中国和西方对于道德的认识的差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高尚者的大爱可以理解为放大了的自利,但这种高尚不加节制也会走向反面。

    B. 分别属于东西方文化的儒家和基督教有相似之处,同属中国文化的儒道释有所差别。

    C. 中国哲学不尚神学,无法像西方宗教那样提供最为普惠性的福利分配方案。

    D. 我们对中国历史上的某些人物是否为民族英雄的争论,其实是视角不同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标准微笑

    陈亦权

    菜花长得很标致,不过读书不太好,勉强高中毕了业,问她老爹要了几百块钱作路费就去省城打工了。

    十来天后,菜花老爹在谷坪上说:“我姑娘在省城的美国大超市做营业员,可威风了!”

    乡亲们吓了一跳,以为菜花去美国了,理了理她老爹的话才明白过来。“那里面都是外国人吧?”有人问。

    但是没人回答。因为这个谷坪上的人谁都没去过省城,去过省城的人都不在谷坪上。

    后来,菜花回来了,穿着小短裙,一摇三晃地在村里转悠,原本那些嘴上经常占她便宜的小伙子们,不知为什么都不敢和菜花说话了。

    也就是那次,菜花告诉乡亲们,她要当空姐了。几个年老的乡亲不清楚空姐是什么,倒是曾在镇上开过两年面馆的大樟妈说得别致:“空姐就是飞机上的服务员。”于是乡亲们都知道了,菜花要去飞机上做服务员了。“空姐要练习端酒不?”总算有点见识的大樟妈问。

    “练,当然练,不过我们最重要的是练习微笑。”菜花说。

    “笑也要练?”乡亲们都吓了一跳。

    “当然,国际标准的微笑,三米和八齿或六齿,就是别人在离你三米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你的微笑,这个笑可是有讲究的,要嘴角微微上翘,露出八颗或六颗牙齿……①”菜花手舞足蹈地说。

    “哎哟喂!”陈大奶奶一脸的惊诧,手中的面擀子都掉落在地上了。旁边的人一阵哄笑,各自散去了,菜花也收起她那已经开始接受训练的微笑转身离开。

    那之后,乡亲们很久没见到菜花。不过乡亲们没觉得无聊,因为还有陈二婆。陈二婆以前是在村口卖凉粉的,前年才开了家代销店。陈二婆对每个人都特好,成天笑呵呵的,有小孩子围到她的凉粉摊子上去,她就会捡几颗糖果塞进孩子们的嘴里,然后问:“甜不?”

    “甜,真甜!”孩子们都这样回答她,她就笑得更厉害了,嘴巴也就更扁了,因为她的嘴巴里剩下了一颗牙齿。

    现在,陈二婆依旧毎天都带着她那只能露出一颗牙齿的瘪瘪的笑,经营着她的代销店,卖些香烟糖釆,有时候也摆几桌小赌局抽点油。

    第二年,菜花回来了。她已经当了一年的空姐了,人更漂亮了,衣服也穿得更考究,而且还捎回来很多钱。她老爹就开始忙着到处找泥瓦匠,准备造房子。

    菜花有出息了,乡亲们都围过去找她说话。菜花用她那受过培训的国际标准的微笑和乡亲们聊天,说些天上的事情,乡亲们就哈哈地笑,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懂菜花都说了些什么,反正都夸菜花的笑真漂亮。菜花就说:“我这是经过训练的,你们的笑都是不标准的!”

    菜花依旧笑着,露出八颗牙齿。但是乡亲们却渐渐开始疏远菜花,乡亲们都觉得她的笑里似乎藏着一些别的东西。藏着什么东西呢?乡亲们说不上来,倒是那个在镇上塑料厂里打工的老根宝发了一句感慨:“上次厂长开除我的时候说,以后厂里需要人的时候再叫我,他说那话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笑……②”

    没人听得懂老根宝在说什么,或许老根宝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

    不愿意再往菜花身边挤的乡亲们又回到了陈二婆的代销店里,吃花生,喝浓茶,或者拉开架势三块五块地来几局,陈二婆依旧乐呵呵地笑,给人端荼递水,有收费的也有不收费的,无论收不收费,陈二婆都笑呵呵的,露出一颗牙齿,瘪着个皱巴巴的嘴巴。

    陈二婆的代销店里又热闹起来,陈二婆在笑,店里的人也始终在笑,各种奇形怪状的笑,各种声调音量的笑,笑得开心,笑得舒坦。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菜花老爹说菜花在省城大超市工作,很威风,表现了菜花老爹的得意神态,也反映了他所在的乡村的闭塞与落后。

    B. 小说运用了大量口语化的语言描写,富有乡土气息,有的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的反映出人物的性格。

    C. 小说善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如陈大奶奶手中的面擀子掉落在地上,体现了她对“练习微笑”的不理解和震惊。

    D. 乡亲们觉得菜花的笑里藏着一些东西,其实也可以说菜花的笑里缺少了一些东西,从而让乡亲们疏远。

    2.小说中有两处使用了省略号,简要分析两处省略号的运用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标题“标准微笑”的意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16年,陈可之的巨幅油画《朱德总司令》在业界引起轰动。为了这幅作品,他整整十个月没有出过门,仅查阅各种传记、资料、草图就花了三个月,创作用了七个月。他自嘲:关禁闭十个月。

    作品中的朱徳是根据理解、感悟进行深化、锤炼创作出的形象,没有原图。“画好一个人,不仅要了解他,而且你要和他同处一个时空,身处他的位置,懂他。”陈可之说,他研究了朱德的大量资料,还是觉得不足,他希望画里面有情节,但是并不像军事画一样突出历史事件,而是解读朱德这位风范高尚人物的人性的光辉。从朱德个人身上体现中华民族辉煌的历程,以及他们这代人从土地上成长起来,抱有悲悯情怀的慈悲心肠,抛弃了个人的享受和追求,为了理想和大爱而奋斗的一生。他说:“我感受到了他的人格,他的大舍,他的大爱,他的大善。”

    画中的服装道具,陈可之都煞费苦心,关于朱老总的派克笔,帽子上的国民党党徽等细节表现,均是一一作了论证,拿到物件后方行笔。作品之所以有别于一般的肖像画,是因为它是运用肖像画加历史场景叙事式的呈现方式创作出来的。关于朱德同志的肖像画不少,但作为创作型的肖像却尚属首幅。

    “油画最能有力表现民族历史。”从踏入画坛伊始,陈可之就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创作了一系列气势恢宏的人文历史题材巨作,创作出时代的艺术精品。

    1984年,陈可之完成历史题材作品《冬日晨曦》,1987年在中国油画史第一次全国大展上获“中国油画奖”。油画取景为很荒凉贫瘠的地方,延安鲁艺两个学员在延河边写生,毛泽东路过弯下腰看。陈可之没有处理成高大上的模式,而是画出朦朦胧胧的天气,淡淡的阳光刚出来的感觉,回到很朴素的场景,突出人性的东西。他的作品总能以耳目一新的格调跃然画上。

    2003年,陈可之用3年多时间,率领团队主创大型油画《重庆大轰炸1938~1943》。其间,他接触100多名大轰炸幸存者了解真相,拜访了众多的历史专家,对那段历史有了深入了解。那些创作的日子,连续地作画,陈可之画得手脚都肿大了。《重庆大轰炸》动人心魄,获得日本广岛日中友协“和平贡献奖”。

    陈可之认为,生活的原色,是不需要任何矫饰的美。“从现实的景致中切割某个形象,或者解密哪块断面,时常成为我冥想的问题。”陈可之说。

    作为油画家,陈可之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习,能写各种书法字体,这在油画家中是不多见的,更难得的是他将中国书法融入油画画面,且画面格局浑然一体,气韵浩然,别开和谐新局。在陈可之的系列人文历史画作里,吸收东方传统文化,学习西洋技术,吸取西方美学观念,融汇成其新的艺术形态,表现出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中国油画的东方气派。这样的艺术风格是陈可之蜚声中国画坛的标签。在油画《中华英雄邓世昌》中,西方油画的光影色彩,中国书画的落款格局,烟雾中有中国水墨文化的影子,虚实结合,浑然天成。

    当今画坛,画家多,匠人少,那种沉下心来做艺术的匠心独运,在出名后并不容易保持。活动很杂,各种名头很响亮,但是时间有限,能用在艺术钻研上的时间就会被挤掉。陈可之认为他的作品需要长时间的积淀与思考,所以虽然成名甚早,但是他婉拒了很多邀请和社会职务。记者问,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名气和作品的推广。陈可之表示,会,但是若与潜心创造艺术的高度相比,艺术状态和创新水准错失,那才是更大的遗憾和损失。

    (摘编自《为画而生——访当代名家陈可之先生》)

    相关链接:

    ①社会呼唤属于时代的艺术精品,在陈可之的作品里读到和感到他对时代的忠诚。

    (摘自《范增与陈可之会见速记》)

    ②当今社会十分缺失一种“鲁迅精神”,这让我们更加感到有责任、有义务把梦想与生命的号子喊起来!这是一种积极开拓的旋律,中国人需要这样的声音。艺术家应为时代给力(出力)。

    (摘自陈可之《艺术家应为时代给力》)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陈可之看来,要画好一个人,不能只是了解、研究有关其人的历史资料,更重要的是解读其人的风范与人格等。

    B. 陈可之的《朱德总司令》是有关朱德同志的首幅创作型肖像画,它运用了肖像画加历史场景叙事式的呈现方式。

    C. 陈可之在充分了解真相、走访专家的基础上,率领团队主创的大型油画《重庆大轰炸1938~1943》获得日中友协“和平贡献奖”。

    D. 陈可之深入研习中国传统文化擅长各种书法字体,并将书法融入油画画面,因此他的油画才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陈可之为了创作巨幅油画《朱德总司令》而把自己关禁闭十个月,这表明他是一个心无旁骛、执着沉潜于艺术世界的人。

    B. 陈可之创作《朱德总司令》,对于老总的派克笔,对于帽子上的党徽等细节,都要一一论证,可见他遵规守矩的态度。

    C. 陈可之的历史题材作品《冬日晨曦》取景朴素,虚实相生,突出领袖人物的人性美而力避“高大上”模式,别具匠心。

    D. 陈可之的人文历史油画具有东西文化融合的中国油画的东方气派,这与他吸收东方传统文化,学习西洋技术,吸取西方美学观念密切相关。

    E. 陈可之虽然创作成果丰硕,成名较早,但他婉拒了很多邀请和社会职务,这表明他具有清高孤傲不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

    3.陈可之认为“艺术家应该为时代出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范增数目项王,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闲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和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战河南(河:黄河。河南,黄河以南,与现在的“河南省”含意不同)

    B.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跟从)

    C.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D. 沛公不胜杯杓(胜:能承受)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君王为人不忍若/人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 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君王为人不忍若/人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 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刘邦卑辞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项羽怒气有所消解,有和解意,并设宴招待刘邦。但范增蓄意杀死刘邦,使气氛越来越紧张。

    B. 项伯与项庄对峙,斗争处于相持阶段。于是张良出去招来樊哙。项羽知道樊哙的身份和来意,明知故问,显示自己的威风。

    C. 樊哙借项王“能复饮乎”之问慷慨陈词,锋芒毕露地指责项羽,赞扬刘邦。至此气氛又进一步缓和,但危机仍未解除。

    D. 刘邦逃回军中后,张良献玉给项羽和范增。范增将玉摔在地上,并用剑击碎,还骂项羽不足与谋,并预言刘邦将夺项羽天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诗题“旅夜书怀”,意思是在行旅的夜里抒写自己的胸怀或怀抱。

    B. 第一联写近景:微风吹着江岸上的细草,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C. 第二联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D. 诗的前四句将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置于细草、孤舟中,雄浑凄怆。

    E. 第三联写诗人愿意因诗文而出名,肯定官职到老即应该退休。

    2.从景和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诗的尾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针对网络健康知识信息鱼龙混杂的问题,国家计生委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健康教育信息服务管理的通知》,对网络传播健康信息加以规范。

    B. “治气”使天上繁星闪烁,“治水”让河里鱼虾恢复生长。只要我们锲而不舍推进环境治理,就一定能够让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常在。

    C. 许多艺术造诣远不如他的人早已声名鹊起,他却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D. 古人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但是一个人如果执迷于那些如浮云一般的虚名,很容易一叶障目,落得个身败名裂的结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无论国家还是企业,当前都必须拿出资金,转变跟踪模仿的低成本发展方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到全新的发展时期。

    B. 电动自行车违法载人被交警拦停,驾驶员拒不接受处罚,同乘人还择拳打交警,涉事人员因妨害公务被警方依法拘留。

    C. 如果切断了文化的根脉,斩断了思恋的乡愁,孤悬海外的台湾,将何以抵抗太平洋的惊涛骇浪,将何以安顿她漂泊的灵魂。

    D. 不仅开放共享互联网使数字经济的发展呈现无国界、无边界的特征,还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何中,没有运用拟人手法的一句是

    A. 年近古稀的老树,护着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储蓄的家产。

    B. 秋风里,时时有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

    C. 玫瑰花东倒西倾,还在荒草里挣扎着。

    D. 爬到架上的瓜藤,也大为喜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甲骨文主要是指在甲骨上所写刻的文字记录。___:一为龟骨,包括龟的背甲骨和腹甲骨;一为兽骨或家畜骨,兽骨包括虎骨、鹿骨等,家畜骨包括马骨、牛骨等。事实上,__,西周时候的甲骨文也有出土,但是无论是就其数量,还是内容而言,都无法和商代的甲骨文相比。___,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将甲骨文与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等并列为“四大新发现”,不过就学术意义而言,甲骨文的发现更堪称是这四大材料之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仪式感,高校录取通知书就是在学生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校门之际,承载仪式感的物质载体。高中毕业生对大学的印象都是模糊的。录取通知书是新生第一次接触来自大学的具象物件,直接影响他们对即将入读的学校的第一印象。高校录取通知书,其设计必定体现高校的特色元素。每一所大学有每一所大学独特的风格,也有其所要传播|的精神和理念。录取通知书足以承载高校所有的一切。

    ①高中毕业生对大学的印象不一定都是模糊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某市地铁上有一年轻男子以上班太累为由,拒绝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还抢夺拍摄视频的乘客的手机。随后,该男子回应称,原本是想让座的,但乘客再三指责让他很气愤,因此赌气不让。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