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单选题 8 题,填空题 4 题,解答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8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B. 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

    C. 若a∥b,a∥c,则b∥c   D. 两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马路的斑马线是平行线   B. 100米跑道的跑道线是平行线

    C. 若a∥b,b∥d,则a⊥d   D.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线段必平行   B.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射线必平行

    C.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一条线段与一条直线必平行   D.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   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

    C.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相交就平行   D.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条不相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⑷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公共点的个数是 (    )

    A. 只可能是0个,1个或3个   B. 只可能是0个,1个或2个

    C. 只可能是0个,2个或3个   D. 0个,1个,2个或3个都有可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在这些四边形AB不平行于CD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因为a // d,b // c,所以c // d;   B. 因为a // c,b // d,所以c // d;

    C. 因为a // b,a // c,所以b // c;   D. 因为a // b,c // d,所以a // c.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把它们的位置关系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1)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_____;

    (2)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_____;

    (3)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设a,b,c为平面内三条不同直线:

    (1)若a∥b,c⊥a,则b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2)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观察如图所示的长方体后填空

    用符号表示下列两棱的位置关系:

    A1B1____AB ,AA1____AB ,

    A1D1____C1D1 , AD____BC;

    (2)A1B1与BC所在的直线是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他们_   ___平行线(填“是”或“不是”).由此可知,在__________,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才能叫平行线.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位置关系只有_____种,即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 ,已知直线AB∥CD,直线AB与EF相交于点P,那么直线EF也与直线CD相交,请在下面的推理过程中填空.

    ∵AB∥CD,AB.EF交于点P;

    ∴点P必在直线CD外.

    假设直线EF和CD不相交,那么过点P就有两条直线.

    AB和EF都与CD平行,这与____________公理矛盾.

    ∴直线EF也与直线CD相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 题
  1. 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交点有多少个?

    甲:同一平面三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为0个,因为a∥b∥c,如图(1)所示.

    乙: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交点个数只有1个,因为a,b,c交于同一点O,如图(2)所示.

    以上说法谁对谁错?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