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3 题
  1. 2014年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遭遇严重的雾霾天气,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级别高达6级,PM2.5值逼近100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下列有关环境污染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O2、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

    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C.PM2.5属于胶体,可以通过静电除尘装置除去

    D.治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2,可以通过催化转化装置,转化成无毒的CO2和NH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约含有个NA碳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中含中子数为2NA

    C.1 L 1 mol/L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 NA

    D.1 mol Mg与足量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均失去2 NA个电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变成臭氧

    B.胆矾在加热条件下变成白色无水硫酸铜

    C.漂白的草帽久置空气中变黄

    D.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你认为下列数据可信的是   (   )

    A. 某雨水的pH为5.6

    B.某澄清石灰水的浓度是2.0 mol/L

    C.某胶体粒子的直径是160 nm

    D.某常见气体的密度为1.8 g/cm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德国著名行业杂志《应用化学》上刊登文章介绍: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双氧水、水玻璃都是纯净物

    B.石墨和C60互称为同位素

    C.磷酸钙是可溶性强电解质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   (   )

    A.29:8:13   B.22:1:14    C.13:8:29  D.26:15:5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对各组离子或物质是否能够大量共存解释正确的是   (   )

    A

    常温常压下NH3、O2、H2、CO2

    不能共存

    NH3为碱性气体,CO2为酸性气体,二者反应生成(NH4)2CO3

    B

    c(OH-)=1×10-13mol/L溶液中,Fe2+、NO3-、SO42-、Na+

    不能共存

    发生反应Fe2++NO3-+4H+=3Fe3++NO+2H2O

    C

    溶液中: K+、Cu2+、Cl-、NH3•H2O

    不能共存

    发生反应Cu2++2OH-=Cu(OH)2

    D

    溶液中Al3+、Na+、SO42-、HCO3-

    可以共存

    不能发生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  )

    选项

    离子或分子

    要求

    A

    K+ 、NO3-、Cl-、HS-

    c(K+)<c(Cl-)

    B

    Fe3+、NO3-、SO32-、Cl-

    滴加盐酸立即有气体产生

    C

    NH4+、Al3+、SO42-、CH3COOH

    滴加NaOH溶液立即有气体产生

    D

    Na+、HCO3-、Mg2+、SO42-

    逐滴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MnO2的一些性质或用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三个反应中MnO2均作氧化剂

    B.足量MnO2与2 L 10 mol/LHCl共热,可生成5 mol C12

    C.反应②若生成1 mol Al2O3,则反应过程中转移12 mol电子

    D.反应③中K2CO3和KNO3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NH4+、Ba2+、SO42一、I一、 CO32一。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呈无色。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

    A.K+     B.SO42一   C.Ba2+   D.NH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条件下向1 L容器内通入46 g NO2,则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1 mol/L

    B.标准状况下,22.4L的己烷中有20×6.02 × 1023个原子

    C.1 mol氯气溶于水转移6.02× 1023个e—

    D.0.1 mol CH5+含6.02 × lO23个e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

    选项

    A

    Ba(OH)2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

    NaOH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

    B

    少量SO2通入Ba(OH)2溶液中

    过量SO2通入Ba(OH)2溶液中

    C

    BaCl2溶液与Na2SO3溶液混合

    Ba(OH)2溶液与H2SO3溶液混合

    D

    少量氨水滴入AlCl3溶液中

    少量AlCl3溶液滴入氨水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Cl2是纺织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 S2O32-与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C12

    B.SO2与氯水的漂白原理相同,所以可用S02做纺织工业的漂白剂

    C.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SO42一,可脱去2 mol C12

    D.根据该反应可判断还原性:S2O32->C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T℃时,将a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bmo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C.溶液中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Na2O2晶体中的阴离子与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Na2O2晶体为离子晶体,且含极性共价键

    C.Na2O2应保存于密封、干燥带玻璃塞的广口瓶中

    D.Na2O2与盐酸反应,不仅有盐和水生成,同时会放出无色气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向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并振荡,溶液由无色变红又变无色

    B.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且有氧气生成

    C.Na2O2与H2O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Na2O2与H2O反应是一个置换反应,有单质O2产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将钠、镁各0.2 m01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的盐酸中, 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

    A.1:2   B.1:3    C.2:1  D.1: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①变灰暗→②变白色→③出现液滴→④白色固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②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

    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D.④只发生物理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 mol Fel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2 L 0.5 mol/l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C.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实验室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和0.5mol/L硫酸溶液48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的是         (填字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下列操作中,是容量瓶所具备的功能有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配制任意浓度和体积的标准溶液     D.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            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1 mol/L。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需要如何操作: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l.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0 mL,15 mL,20 mL量筒,应选用       mL的量筒最好。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         

    (5)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的是。

    A.用滤纸称量NaOH                   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   D.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向MnSO4和硫酸的混合溶液里加入K2S2O8(过二硫酸钾),溶液中会发生如下反应:Mn2++ S2O82-+H2O→MnO4-+SO42一十H+该反应常用于检验Mn2+的存在。其特征现象是              。若反应中有0.1 mol还原剂参加反应,则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硫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硫酸生成外,其他的生成物还有          

    (3)将NaBiO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到MnS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里加热,固体溶解变为澄清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NaBiO3+   MnSO4+    H2S04→   Na2S04+    Bi2(SO4)3+     NaMnO4+   H2O。

    ①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上述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③用单线桥表示该氧化还原反应                                

    (4)S2O82-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S2O32-,写出往K2S2O3中滴加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1)C1O2和C12(还原产物都为Cl一)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时,C1O2的消毒效率是C12的          倍。

    (2)自来水厂常用高铁酸钠(Na2FeO4,强氧化剂)改善水质。简述高铁酸钠用于杀菌消毒同时又起到净水作用的原理:              

    (3)某无色废水中可能含有Fe3+、A13+、Mg2+、Na+、NO3-、CO32一、SO42-离子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分别取废水样品100 mL,进行了三组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图所示: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需配制1.0 mol/L的NaOH溶液80 ml,所需仪器除了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还缺少的仪器为                                

    ②实验③中沉淀量由A→B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试确定NO3-是否存在?     (填“存在”“不存在”或“不确定”),若存在,试计算c(NO3-)   (若不存在,此问不必作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NH3+C02+NaCl+H20=NH4CI+NaHCO3(晶体),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氢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为                                        

    (2)下表中所列出的是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g/100 g水);

    参照表中数据,请分析B装置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                      

    (3)该校学生在检查完此套装置的气密性后进行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指导教师指出

    应在     装置之间(填写字母)连接一个盛有       的洗气装置,其作用          

    (4)若该校学生进行实验时,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 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质量为5.04 g,则NaHCO3的产率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