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填空题 3 题,推断题 1 题,综合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空气液化   B. 酒精燃烧   C. 干冰升华   D. 灯泡发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其体缺少的元素是

    A. 碘   B. 铁   C. 锌   D. 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蔗糖   B. 氯化钠   C. 氢气   D. 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 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

    B. 每个公民都应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C. 处理金属废弃物的方法是将废金属填埋

    D.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汞元素:Ag   B. 铁离子:Fe2+   C. 氨分子:NH3   D. 氧化铝:Al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二甲醚(C2H6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为29   B.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

    C. 由三种元素组成   D. 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3: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B. 洗洁精用于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C. 二氧化碳用于大棚种植,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 氮气用作粮食的保护气,是因为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利用下表中的装置进行实验。对该实验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将a试管充满二氧化碳,b试管加入紫色石蕊溶液(K处于关闭状态)

    ②密闭下,用针筒将a试管中部分二氧化碳抽出

    A. 用针筒将部分二氧化碳抽出,a试管中气体分子间间隙变大

    B. 打开K,b试管中液体颜色变红

    C. 打开K,导管E液面上升

    D. 打开K,发生反应:H2O+CO2=H2CO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组实验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B. 用加热方法除去氯化钾固体中少量的氯酸钾

    C. 用水区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

    D. 用冷却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得到硝酸钾晶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用15%的葡萄糖溶液配制150g5%的葡萄糖溶液,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取用15%的葡萄糖溶液50g

    B. 使用量筒、烧杯和漏斗等仪器

    C. 加水100g

    D. 量水时选用规格100mL的量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变化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人类对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经历了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铝的大规模使用等漫长的征程。

    (1)青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___(填“大”或“小”)。

    (2)工业上炼铁的反应原理:炼铁高炉内生成的______(写物质化学式)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

    (3)铝活动性比铁强,但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日常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__________(写一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1)空气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填标号)。

    (3)下图是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微粒结构示意图。

    ①从图1中可获得多条信息,其一是__________。

    ②若图2中表示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氧原子容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③若图2中,x=8时,该微粒是_________(写微粒符号)。

    (4)以下是利用空气制取氮肥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水和水溶液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物质。

    (1)科学家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了水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2)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3)生活中简便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

    ②t1℃时,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③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发现有未溶解的甲物质,其质量是______g。

    (1)水能灭火,但有时水也能“生火”。比如将过氧化钠(Na2O2)用脱脂棉包裹,再向上面滴加水,脱脂棉一会儿就会发生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X↑。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

    ②包裹过氧化钠的脱脂棉滴水后,引起脱脂棉能燃烧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与氧气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1)若甲是一种黑色的固态非金属单质,乙是一种氧化物。

    ①甲的化学式为______。②乙与氧气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2)若甲、乙均为金属单质,且乙呈紫红色。

    ①乙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②“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用稀硫酸代替氧气,上图所示反应关系不能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应选用发生装置是______(填标号);该反应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的质量,占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中氧元素质量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也可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用此法来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标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镁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表面会形成一层黑色物质,为探究镁表面黑色物质的生成是与空气中的哪些成分有关,开展以下实验探究。

    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

    Ⅰ.常温下,空气中的氮气和稀有气体不会与镁发生反应。

    Ⅱ.无水CaCl2固体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只观察到镁条表面变暗,没有出现黑色物质。

    (1)查阅文献获知,镁条表面变暗是镁与氧气反应的结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据此现象,可说明就______和_______两种物质无法使镁生成黑色物质。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只观察到镁条表面变暗,没有出现黑色物质。

    (3)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3]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镁条表面出现黑色物质。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水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实验4]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足以得出最终结论,于是又补做了如下实验:

    (5)将图3中潮湿的空气换成_________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镁条表面无明显变化。

    (6)根据上述四个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镁表面的黑色物质是镁与_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 g石灰石样品,进行高温煅烧(样品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高温不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测得石灰石煅烧过程中的不同时段剩余固体质量如下表所示:

    煅烧的时间(min)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

    17.8

    4

    13.4

    6

    12.3

    8

    12.3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g。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