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名著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霹雳(pī)   逞能(chěng) 铁锹(qiū )    断壁残垣(yuán)

    B. 慰藉(jiè)   荇藻(xìng)   栈(zhàn)桥    见风使舵(duò)

    C. 鸡肋(lèi)   沉湎 (miǎn)   镂空(lòu)     风雪载途(zǎi)

    D. 虔信(qián)  骸骨 (hái)   荣膺(yīng)    恃才放旷(guǎn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黝黑  骈进   锋芒必露  毛骨悚然   B. 商灼  蓬蒿  引经据典 不胫而走

    C. 荒谬  玷污   廓然无累  一反既往   D. 蜷曲 倜傥 相形见绌 周道如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倾听使人    ,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    ,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    ,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    ,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  安宁  警醒  丰富    B.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

    C.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    D.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经过几代人一百多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综合性大学。

    B. 随着摩拜单车的出现,给广州市民出行提供了便捷,它不仅是一辆自行车,还是能够解决最后5公里出行的一个新物种。

    C. 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D. 南沙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3月14日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南沙将致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核心门户城市而努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证明。可是他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总是得罪人。他诗名___________,但他的五尺之躯却见容不了当权派。_______________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有感便发,不平则鸣         ②不平则鸣,有感便发  

    ③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④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⑤无论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⑥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 ①④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②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下面是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物保尔•柯察金的评价,请选取自己熟悉的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人物,仿照它的形式写一句评价。

    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保尔•柯察金:他勇于献身,拼命工作;他酷爱学习,如饥似渴;他不畏艰难,挑战病魔……这一切都可歌可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

    C.受命于败军之际,奉任于危难之间。

    D.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

    E.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F.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②__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③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④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____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

    ⑥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聊为《梁父吟》。(杜甫《登楼》)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在朱自清笔下,雨是送给大地的礼物。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雨则引发了作者想为国效力的爱国之心;文天祥的《过零丁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雨却让诗人感到孤苦无依。可见,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雨给人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题文)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美:__________________

    (2)小信未孚,神孚福也。(《曹刿论战》)      福:__________________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箕畚:________________

    (4)吾义固不杀人。(《公输》)             义:__________________

    (5)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乡: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其境过清

    B. 夫环而攻之        寡助之至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D. 七里之郭         出郭相扶将

    2.把“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B.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

    C. 文章举攻城不胜和守城弃逃的例子,目的在于启发君主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D.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解释诗中的“金鳞”和“玉龙”词意。

    2.试找出诗中的典故,并说说其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诗词修养是高层次的文化修养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可能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电视节目。诗词大会虽然是个知识类的竞赛节目,考量的是对古典诗词的记忆和背诵能力,但在客观上掀起了一个学习古诗词的热潮,让更多的人提高了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诗词的审美情趣。

    记得几年前,在一次朋友聚会时,有一位先富起来的成功人士问我:‚学诗有什么用?‛我当时笑着回答说:‚学诗没有什么用,诗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钱花,确实无用。苏东坡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但是,学诗之人与不学之人的言谈举止给人的印象毕竟不同。孔夫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对于一个人的品位有多么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诗词的普及应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毋庸讳言,学习诗词不能发财致富,但一个只知道发财的民族绝不是一个高雅的民族。

    诗言志也。原以兴、观、群、怨抒发感情、考量得失、交流思想、抨击时弊,从而体现其教育意义、认识作用和美学价值。当今社会,人们大多重视美容,而忽略提高文化修养。著名电影演员方舒说过:‚漂亮的面孔,仅仅是生理结构的组合,而美则是内涵气质的外露。这种气质,不是具体能看到的现象,而是通过一个人的文化、道德和修养使你感觉到的。‛诗词修养是最高层次的文化修养,诗词修养会使你气质高雅、谈吐不俗。

    有人说:‚多一个诗人,就少一个腐败分子。‛此说虽略显极端,但是,毫无疑问,多一个爱诗的人,社会就会减少一个庸俗的人。有人说,很多人写诗词是附庸风雅。其实附庸风雅也是好事。附庸风雅的人多了,会让不懂诗词的人、轻视诗词的人和对诗词有偏见的人受到影响,从而对诗词刮目相看,对诗词的弘扬、发展不无好处。

    诗词作为一门艺术,是要讲究艺术质量的。任何时代的艺术都不是以数量取胜,而是以质量取胜。粗制滥造的作品,必然会被历史冲刷得干干净净。只有那些精品,才能经受历史浪潮的冲洗积淀下来,成为传之后世的优秀文化遗产。

    平心而论,学习写诗并不困难,只要知道每个字的平仄(阴平、阳平:平声;上声、去声、仄声),按照格律的要求组合,就可以写诗。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学会写诗并不困难,但是要想写出好诗,真的很不容易。

    现在有很多人想学习写诗,但又有畏难情绪,其实大可不必。清代诗人和诗论大家潘德舆说:“诗有三境,学诗亦有三境。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先爱敏捷,次必艰苦,终归大适,学诗之三境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诗有三种境界,学诗也有三种境界。先是清澄通畅,再是警策简练,最后乃自然天成,这是诗的三种境界。最初一味求快,其次感觉作诗艰苦,终至于灵活自如,这是学诗的三种境界。”

    初学诗词者的作品往往类似白描,白描式的写法犹如照相,有物境而无意境。诗人在创

    作过程中头脑中涌现的意象或境界有三种,即物境、情境和意境。物境偏于自然景色,情境偏于作者情感,意境是融合了物境和情境之长而形成的主客观交融的境界。物境得其形,情境得其情,意境得其真。王国维说:“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言,此大诗人之秘妙也。”

    文化修养的提高除了多读书,别无捷径,有深厚文化底蕴者,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如果我们不断加强诗词修养,就能写出情景交融的好诗,就能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

    (摘自《新疆日报》,有删改)

    链接1:《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中国诗词大会》大胆创新比赛机制和计分规则,每位上台的选手最多可回答9道题,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每一题百人团中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每场比赛,105位挑战者全部参赛,分为单人追逐赛、“飞花令”和擂主争霸赛三部分。

    (摘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链接2: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16岁的武亦姝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淡定的气魄,成功夺冠。网友纷纷为她的才情所折服,称其“这个00后美少女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武亦姝自我介绍里曾说过,她从小喜爱读诗词,只要是一聊到古诗词她就会抑制不住地兴奋:“我觉得古诗词里面有很多现代人给不了我的感觉。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享受诗词带给我的快乐,就够了。”武亦姝令周围师生印象深刻的不仅是才华,更是其淡定的心态。“电视里在播放她的节目,家人在看,她也不看,只管自己写作业,不是一般的淡定”,她的邻居说。武亦姝上一学期里读的书有《浮生六记》、《人间词话》、《聊斋志异》、《红楼梦》、《庄子》等古代经典,每星期还会交错着读《剑南诗稿》、《小山词》、《放翁词》。

    (摘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知识类的竞赛节目,受到热捧是因为它考量了选手对古典诗词  的记忆和背诵能力。

    B. 当今社会,人们都重视美容,而忽略了提高文化修养,过分重视外在美,而忽视了内在美的提升。

    C. 有人说,很多人写诗词是附庸风雅。作者认为附庸风雅的人多了,对诗词的弘扬、发展有好处。

    D. 诗词是一门讲究质量的艺术,任何时代的艺术都不仅是以数量取胜的,而且是以质量取胜的。

    2.下列关于学习写诗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学习写诗并不难,只要知道了每个字的平仄,就能进行诗歌创作。

    B. 潘德舆认为诗歌创作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先爱敏捷,次必艰苦,终归大适。

    C. 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头脑中涌现的意象或境界有三种,即物境、情境和意境,初学诗词   者往往得其情而不得其真。

    D. 多读书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唯一途径,不断加强诗词修养,才能写出情景交融的好作品。

    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成功人士之问--“读诗有什么用?”引出作者对诗词的论述,强调诗词对人的品味很重要。

    B. 文章引用电影演员方舒的话强调气质比漂亮的面孔更重要,气质是一个人的文化、道 德和修养的呈现。

    C. 文章引用“多一个诗人,就少一个腐败分子”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懂诗词的人就不会腐败,就不会庸俗。

    D. 文章引用王国维的话强调诗词创作的最高境界是融合了物境和情境之长而形成的主客观交融的境界。

    4.品味“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一句的妙处。

    5.有人说“武亦姝夺冠是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最好诠释”,你认同吗?请简述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只因为我看到

    刘墉

    孩子!(注:作者的女儿)

    “只因为我看到!”这是一句简单却又意味深长的话!如果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因为看到”而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使每个人看到的只是一两个人,加在一起不就是全人类帮助全人类吗?

    只因为我看到。

    “孙长珍小妹妹的眼睛已经完全看不见了。”

    昨天,燃灯助学基金会的张阿姨在电话里告诉我。

    我是去年秋天到贵州去看帆轩四小的时候,见到长珍的。那一天虽然早说好不要有欢迎的仪式,但家长们仍然穿着苗族传统的服装,唱着歌,递给爸爸一杯又一杯他们酿的美酒。几十个小朋友则摇着小小的红旗子,欢迎我和当地教育官员的来到。

    每个小朋友都露出纯真的笑容,我跟他们一一握手。在低年级的小朋友中,握到一个高个儿女孩子的手,她没有笑,茫茫地看着正前方。我细看,发现她两只眼睛的黑眼珠都是白的;只有左眼,在一片翳障之间,略略有些透光的地方。

    “你的眼睛怎么了?”我问她。

    “快看不见了。”她小声地说。

    “还能读书吗?”我又问。

    她没答。

    “有没有去看医生?”我再问。

    她隔了好几秒,才挤出两个字,又因为乡音很重,我没听懂,还是在一旁的校长补了一句:“她说‘没钱!’”

    我当时没有多说,进教室听小朋友致欢迎词,跟校长老师们讨论建校的事情,接着在门口合影。可是我心里一直惦着的,是那个半盲的小女孩。

    临走,小朋友又排队送我。我特别在队伍里找,找到“她”,问她的名字,知道她叫孙长珍,今年十一岁。

    然后,我蹲下来,蹲在她的面前,拉着她的手,对她说:“没钱,没关系,叔叔帮你找医生。”

    我坐的车子,驶离校门,开上那崎岖不平的乡间小道,校长和几位老师走到车边挥手。我又摇下车窗,对校长说:“叫长珍放心,我想办法为她治。”

    隔天我去了遵义,再隔一天,飞去北京。但是已经拜托贵阳西西弗书店的朋友,把长珍带去贵阳眼科医院检查。

    报告立刻传到我手里,但不太乐观,说她只剩左眼还有零点一五的视力,双眼角膜都有白色混浊,虹膜与角膜都有粘连,瞳孔又被牵拉变形,眼底则无法看得见,还不知道网膜的情况……

    我不死心,回台湾之后,又请北京的曲阿姨,把长珍的检查报告拿去著名的协和医院。医生看了也摇头,说虽然可以角膜移植,但是不能恢复视力,因为长珍眼疾已经拖了五六年,有了弱视,又可能有“继发性”的青光眼……

    回到纽约,我立刻把这消息告诉燃灯助学基金会的朋友。多令人感动啊!燃灯的张温洳阿姨不但在今年春天亲自去了贵州惠水,还带了医生,再为长珍检查。

    只是,去的医生也摇了头。

    “长珍立刻就哭了。”张阿姨回来说,“我也好伤心,可是能怎么办呢?所以给了她一些钱,安慰她。”

    我和你妈妈还是不死心,向美国医生请教。开医院的王绪伯伯说把病历给他,他去找眼科医生研究。

    只是,检查报告都太不完整了,没有很详细的说明,也没有清楚的照片,单凭那简简单单几行字和一张普通大头照,医生很难判断。就在这时候,也就是昨天,我们得知:长珍已经完全失明。

    难道她就此一生都再也看不到了吗?难道我们就放弃了吗?

    许多朋友说:这世上需要救治的人太多了,我们可以去捐建更多学校,让更多孩子能读书,不必为一个孩子花那么多钱。

    但是,我也想到台湾的慈济上人,帮助长江水患的灾民重建家园,有人问她为什么那么做时,她说“只因为我看到”。

    是的!孩子!

    只因为我看到,只因为我们知道,只因为她是我们捐建的帆轩四小的学生,在这茫茫人海中,我们居然能相遇,有这样的缘,我们就该尽力。

    昨天,我想了一夜,决定把长珍接到北京,再做一次详细的检查,能换角膜就换,即使不能保证成功,也要试一次。

    孩子!

    “只因为我看到!”这是一句多简单又意味深长的话啊!如果这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只因为他看到”,就去帮助那需要帮助的人,即使每个人看到的只有一两个人,加在一起,不就是全人类帮助全人类了吗?

    孩子!我多高兴啊!

    今天傍晚,当我跟你说长珍小朋友的事,你先低着头听,隔了一阵,抬起脸说:“长珍什么时候去北京检查?我也想去看她。”

    ——选自《靠自己去成功》,原题为《谈公益》。

    1.作者为给孙长珍医治眼病做了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2.文章倒数第二段说到“孩子!我多高兴啊!”请分析作者高兴的原因。

    3.请结合文本谈谈文章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只因为我看到!”这是一句多简单又意味深长的话啊!

    4.结合文本分析下面这句话的含义。

    长珍什么时候去北京检查?我也想去看她。

    5.据了解,刘墉先生热心公益事业,已在大陆捐建二十六所希望小学。但近年来,有人对公益事业颇有微词,认为做公益是一个噱头,为了博名声而已。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按要求作文。

    读刘墉的《只因为我看到》,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大爱,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一句“只因为”,让作者想尽办法为长珍医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同样会有很多的“只因为”。请结合你身边的事例,以“只因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600字以上。3.文中不得出现学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4.不得抄袭《只因为我看到》一文的内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