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7 题,其中:
选择题 31 题,单选题 1 题,连线题 5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31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1 题
  1. 宋仁宗年间,“刘保衡鬻卖房产案”曾给嘉佑政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三司使张方平因贱买了商人刘保衡的房产,遭御史中丞包拯弹劾而罢免外放。继任三司使宋祁因与宰相宋庠为兄弟,又遭包拯弹劾而离职改任。这表明宋代

    A. 回避制度能够有效杜绝官员的腐败   B. 官场争斗十分激烈

    C. 注重通过监察制度来防范官员贪腐   D. 文臣注重道德操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36年4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发出指示,要求尚未分配土地的地区,今后应执行不没收富农的财产,以及富农有与贫下中农分得同等土地之权的新策略。这一新策略

    A. 放弃了土地革命的要求

    B. 有利于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C. 适应了民族革命的需要

    D. 有利于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周武王去世后,其13岁的嫡长子姬诵继位,因姬诵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摄政。姬诵的另几个叔父管叔、蔡叔和霍叔认为周公有篡位之心,并依次为借口发动了“三监之乱”。由此可见

    A. 分封制激化了家族矛盾

    B. 宗法制弱化了君主权利

    C. 地方势力享有较多特权

    D. 周初统治秩序尚不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48年,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基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

    A. 基本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   B. 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

    C. 进军欧洲主要基于政治目的   D. 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

    B.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之间的斗争

    C.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

    D.“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东汉,有察举征辟权的官员多举“年少能报恩者”,世代公卿的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其直接后果是

    A. 宗族的伦理秩序强化

    B. 贵族政治逐渐形成

    C. 官僚集团易形成派系

    D. 新的选官制度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据资料统计,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数目则有所减少。这表明

    A. 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

    B. 经济发展赖于政治稳定

    C. 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

    D. 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45年,上海道台宮慕久害怕中国人和英国人杂处滋事,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河滩上的—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和英国人签订了开辟上海租界的条约《上海租地章程》。这表明

    A. 清朝官员卖国求荣

    B. 地方官员妥善处理华洋矛盾

    C. 淸政府对洋人分而治之

    D. 淸朝宫员对国际知识的无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阿权贵,却可以“为知己者死”。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渐失,他们依傍古人,拘泥经典,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儒家思想正统化   B. 小农经济的发展

    C. 专制制度的加强   D. 科举制度的僵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孟子以前的政治家,大多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重农抑商政策出的主要背景是

    A. 私营工商业发展

    B. 秦朝统一全国

    C. 铁犁牛耕的普及

    D. 井田制的瓦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秦始皇在位期间,共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移民主流之一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

    A. 推动了秦代商业的发展

    B. 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C. 有效的抑制了土地兼并

    D. 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面是东汉崔寇的《四民月令》所记载的可以用来说明汉代田庄内部交易情况的部分截图,

    正月……收白犬骨及肝、血

    二月……可粜粟、黍、大小豆、麻、麦子。收薪炭

    三月……可粜豢。买布

    四月……可粜穰及大炭。收敝絮

    五月……粜大小豆、胡麻。籴穢,大小麦。收敝絮及布帛

    该截图内容可以用来说明汉代田庄

    A. 商品经济达到较高水平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C. 手工业生产规模大   D. 无需同外部市场发生联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 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 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 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 标志官僚体制正式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据史料记载,明初政府每年仅从北方各省就征收棉布有一百几十万匹,以后逐渐增加。如弘治十五年仅山东地区棉布征收数额就达29.6万匹,到万历六年征收数额就增长到60万匹。七十年间整整翻了一番。这从侧面反映了明代

    A. 手工业赋税负担沉重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 棉纺织业的不断发展   D. 北方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854年,广东天地会的洪兵围困广州,英国驻香港总督包令以保护经商为名,派军舰护送商船向广州城内运入大量粮食、军械等各种物资,最终洪兵败退。这一事件

    A. 体现出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

    B. 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局面

    C. 加速了广州附近自然经济的解体

    D. 表明英国不干涉清朝的内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盛宣怀在其所拟《电报局招商章程》中说;“中国兴造电线,固以传递军报为第一要务,而其本则尤在厚利商民力图久计。”根据材料推断,盛宣怀认为经营近代电讯事业的方式是

    A. 引进西方先进的电讯技术   B. 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

    C. 结合商业化运转推动发展   D. 提高电讯行业的利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898年,山西巡抚胡聘之购来机器设备,并以高薪从天津、汉阳等地招募来30余名技工,开办山西机器局制造武器。该机器局

    A.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直接目的

    B. 大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变化

    C. 产品有利于清军装备的进步

    D. 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平等竞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898年新加坡华人倡议剪辫,国内舆论除《益闻录》外,天津的《国闻报》、湖南的《湘报》、上海的《申报》等均予报道,《国闻报》以《割辫创闻》为标题,揭明该事为首创,以“深堪诧异”四字评语,示其惊奇,而湘、申二报则几无评论。这说明当时

    A. 国内舆论对政治敏感问题并不关心   B. 民国政府推行剪辫易服遭国人抵制

    C. 剪辦运动最早是由国外华人发起的   D. 国内舆论对剪辫之事态度比较谨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梁启超曾说,(民国初)“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这主要反映出辛亥革命后

    A. 国民言论渐趋自由   B. 民主政体初步建立

    C.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

    A. 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B. 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 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

    D. 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表为南方沿海某乡大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

    时期

    迁出

    他乡种田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50-1879年

    72

    15

    49

    8

    1880-1991年

    156

    0

    118

    38

    1912-1939年

    473

    0

    77

    396

    这反映了该地

    A. 大量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   B. 传统自然经济已率先解体

    C. 民族工业的发展较为迅速   D. 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狠批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是“完全违背中央策略”,是“单纯的军事投机”,应予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这次会议

    A. 反映当时党中央映乏灵活务实方针   B. 力图压制工农运动避免国共新冲突

    C. 直接促发了毛泽东创立苏维埃政权   D. 是王明“左”倾错误理论突出例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73年6月,陈云曾就当时的国际经济贸易做出重要谈话:“过去我们的对外贸易是百分之七十五面向苏联和东欧国家,百分之二十五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改变为百分之七十五对资本主义国家,百分之二十五对苏联、东欧。”“这个趋势是不是定了? 我看是定了。因此,我们对资本主义要很好地研究。”陈云得出上述认识的有利的形势变化是

    A. 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经济实力大增   B. 中国外交战线取得重大胜利

    C. 党和国家领导人摆脱“左”倾思想束缚   D.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一部分有远见的政治家深切地意识到,雅典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要解决兵源和财源问题,扩大雅典公民团体势在必行。这从侧面印证了雅典

    A. 贵族寡头左右政治

    B. 政治体制弊端逐渐暴露

    C. 阶级矛盾趋向缓和

    D. 开放公民权日益占主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十二铜夜法》第八表规定:“六,牲畜损害他人的,由其所有人负赔偿责任,或将该牲畜交与被害人。七、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 《十二铜表法》严酷野蛮   B. 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C. 维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D. 保护雅典人民的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在中世纪的英国,最高的法律是抽象的“上帝的法律”。1534年议会制定的法律则宣布,一切宗教法规如果没得到英国实体法的承认,便没有效力,“在上帝之下,英国不承认除国王陛下以外的任何权威,……而只服从本国制定的法律。”由此可以推断当时英国

    A. 君权神授观念动揭   B. 法治原则得到确立

    C. 议会作用有所加强   D. 王权开始走向衰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787年5月,在美国费城会议通过了“同意新的法案需要获得13个州中的9个州的批准才能生效”,进而从事实上改变了独立战争后“只有所有州一致同意才能修改《邦联条例》”的规定。这一变化

    A. 直接确立了共和政体

    B. 利于改变松散邦联体制

    C. 促进地方权力的加强

    D. 推动了美国法治的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英国在1867年扩大选举权后,仍旧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男性居民获得这种权利。而德意志在帝国成立的1871年就有一半的民众参加了议会选举。这显示出德国

    A. 政治民主化水平远远高于英国

    B. 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

    C. 政治民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

    D. 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907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选民在下次议会选举中,不仅要看执政党执政的成绩与表现,还要看反对党是否尽到了反对的责任。“影子内阁”的设置

    A. 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最终形成   B. 降低了政党政治运行的效率

    C. 不利于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D. 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17年底,苏俄向英、法、德三国的工人呼吁:“上述各国工人定会了解他们现在所担负的使人类摆脱战祸及其恶果的任务,定会以多方面无比坚决果敢的行动,帮助人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苏俄此举的目的是

    A. 推动主要参战国工人的反战运动

    B. 显示苏俄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C. 希望各国举行不割地不赔款谈判

    D. 鼓舞欧洲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著名历史学家列奥波德·冯·兰克说:“历史学向来被认为有批判过去、教导现在、以得于将来的职能,对于这样重任,我不敢期望,它只不过是说明事件的本来面目而已。”据此可知,列奥波德·冯·兰克认为历史

    A. 应客观反映事件的面貌

    B. 不应具备社会教化功能

    C. 须摆脱先入为主的观念

    D. 应重视原始史料的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別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最重要   B.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利团结

    C.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5 题
  1.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自宣德以后,在我国大部分省区内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流民浪潮。这些流民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皇族、勋威、官僚地主通过赐田、投献、圈占等手段,侵占小农土地;苛重的赋役,使农民不堪负担而逃亡。其直接诱因是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不时出现严重自然灾害,迫使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携老扶幼、背井离乡。汇集成一股洪流,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大发展下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 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

    一摘编自《流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明代农业生产的衰变》

    材料二  从16 世纪开始,英国通过社会流动给整个社会注入了活力,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贵族的开放是单向度的;中间阶层向全社会成员开放,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为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构成却发生了变化。伊丽莎白任命的十八名贵族中,只有两人是老贵族家庭或皇室亲属,绝大部分贵族都是新贵族。他们由非贵族阶层跻身贵族阶层,甚至一跃而成为贵族。

    ——摘编自姜德福《16-18 世纪英国贵族的成员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明代社会阶层流动的主要特点以及引起阶层流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社会阶层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导致近代英国阶层流动的因素,说明社会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相同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书中指出,各种内外因素对近代中国大变革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复杂的网络运动。如下示意图9

    请从现代化、革命化、边缘化、衰败化四种趋势中任选一种,根据示意图,结合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 年) 的相关史实,对其内涵、原因、相关事件加以分析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卷烟税在世界各国均为优质税源,莫不带来巨额收入。卷烟作为消费品在近代以来输入中国,最初数量甚微,海关也来将烟草列入独立税种。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以进口烟草为在华洋人日用品为白由,将其划入免税之列。而北洋时期。占据国内大半卷烟市场的英美烟草公司担负中央正税不过7.5%,再加上英美烟草公司经常通过一次性购买卷烟税印花或包税的手段减免部分税款,其实际税负只有2.5%~3%。而当时最大的民族烟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其原料进口时除纳进口正税及子口半税外,产品销往各地仍需缴纳“营业、畅销、厘金、杂捐、附加等税”,“负担即重,成本加多,虽出品优美,诚难与外贸竞卖”。除中央正税外,各省地方政府间有征收销场、落地等税,但征收标准也轻重多寡,各不相同,设置税率之标准亦不一一致,或以容器为准,或以货量为准,或以货品为准,或以卖价为准,或以商铺为准,卷烟税制极其混乱。1915年5月,北洋政府为统一卷烟税制,扩充财源; 决定实施烟草专卖。中央又将田赋、盐课、关税、厘金、烟税、印花税、契税等十七项优良税源列为中央税,仅将田赋附如税、牲畜税、粮米税、戏捐、车捐扽杂税杂捐划给地方,造成“国重省轻”的失衡局面。北洋时期,地方多为军阀主政,除教育、实业等消耗外,巨额军费成为重中之重,地方财政常常捉襟见肘。加之派系林立,政争激烈,内阁更迭频繁,由于出身与所属派系不同,各自主政时期财政整理目的和政策大相径庭。

    ——摘编自王强《北洋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卷烟税纠纷》

    (1) 根据材料,概括北洋时期中国卷烟税制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时期中国税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和意大利考虑到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国在原则上已达成协议,同意有关上述割让的下列条款和条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措施,并且通过本协定确保它们对保证履行本协定所必要的步骤各应负其责任:

    一、撤退将在10月1日开始。

    二、联合王国、法国和意大利同意从领土上撤退应于10月10日完成,不得破坏目前存在的任何设备,并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不得损害上述设备。

    三、关于撤退的条件,应由德国、联合王国、法国、意大利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等所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制定细节。

    四、自10月1日起,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在数量上) 占优势的领土。在附图所标出的四块领土,将由德国军队按照下列次序加以占领。

    其余德意志特征最突出的领土将由上述国际委员会迅速确定,并由德国军队在10月10日占领。

    ——《慕尼黑协定》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慕尼黑协定》签订的背景。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爆发时英法对德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一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贾谊(前200-前168),汉初著名政论家、文学家。21岁时; 贾谊师从于荀子学生张苍,习《左氏传》,作《劝学》、《道德说》、《六术》、《春秋左氏传训故》。22岁时,文帝召以为博士; 在朝大约两年。贾谊作《过秦论》,批评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先王之道而立私爱”,提出实行“先王之道”。24岁发落到长沙诸侯王国任太傅,期间写了《鹏鸟赋》,认为“万物变化,固无休息”、“迟迟有命,焉识其时”,“达人达观,物无不可”,抒发对前程的失望、无奈和自我安慰。文帝七年,贾谊重新得到赏识,被任命为梁怀王太傅,期间作《宗首》《藩伤》、《权重》《制不定》、《一逼》等篇。指出诸侯僭制、君臣无差的危险性,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解县》、《威不信》《匈奴》、《势卑》等篇,提出以德怀服匈奴,恢复与匈奴的君臣关系;作《等齐》、《服疑》《俗激》、《时变》、《孽产子》等篇,对当时的社会风俗进行分析和批评。

    一一摘自唐雄山《贾谊礼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贾谊的政治理念,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贾谊对儒学发展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