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非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16 题,选择题 13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学自16世纪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在宗教、哲学领域,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道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他们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而是“自然的道理”,并据此来批判被他称为“理性之大敌”、“文明之恶棍”的基督教神学。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并使之与社会政治相结合,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伏尔泰对此无比推崇,百科全书派代表霍尔巴赫也呼吁“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而此时,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也在积极地从先秦儒学中汲取营养。黄宗義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得出“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结论,这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的重新阐发;王夫之则对维护君主专制的宋明理学给予坚决批判,他认为“人欲”不能抹杀,“天地之产,皆有所用,饮食男女,皆有所负”,这是对先秦儒家“性也,天之就也”(《孟子·解获》)的“人性天就论”思想的重新焕发。

    材料二 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均处于较激烈的变动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张力鼓动着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要突破传统政治的腐败和官方哲学的愚昧,因此,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取用儒学精蕴的社会基础存有某种相似性。但因二者的现实环境却存在着根本区别,欧洲正处于新旧思想,新旧力量激烈交锋的状态,而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这就注定了二者产生的影响迥然不同,儒家学说在启蒙运动中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而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巨大变革,而中国的启蒙活动却未能形成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思想运动。

    ——以上均摘编自谈家胜《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及其影响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借助儒家思想进行现实批判的不同之处。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批判出现的相似社会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对现实进行批判产生影响迥异的历史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主轴,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及今上(汉武帝)即位,赵绾、王藏之属明儒学,而上亦向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春秋》于齐自胡毋生,于赵自济南伏生;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自胡毋生,于赵则董仲舒。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二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纸烛:灯笼)”其人默默而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李贽自称)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

    ——李贽《焚书》卷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的用人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2)宋明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依据材料二说明宋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

    (3)材料三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6 题
  1. 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礼起源于先民的习俗仪式,重在敬神。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又创作舞乐、史诗,激发人们的认同感。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儒家学派始于周公旦   B.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重视“礼”

    C. 周礼重心从神转为人   D. 礼乐制度重在维护社会等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下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A. 汉朝

    B. 魏晋南北朝

    C. 隋唐

    D. 宋朝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该言论旨在

    A.维护儒学独尊地位              B.反对文人参加科举

    C.大力提倡求实学风              D.强调加强自身修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表1

    综合表1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 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据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东去大街,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繁荣   B. 南宋时期在城市里已经出现夜市

    C. 政府彻底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 宋代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关于“百家争鸣”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②与当时社会的重大变革息息相关  ③当时社会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 墨子“兼爱”思想

    B. 孟子“性善论”

    C. 老子“无为”思想

    D. 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史记》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平民)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 儒家地位显著提高   D. 儒学在民间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现代史学家陈寅恪认为:韩愈不仅 “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而且“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是“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lie)点之人物。”韩愈在文化学术上的贡献在于(    )

    A.提出“致良知”学说             B.主张儒、佛、道并重

    C.创立了理学体系               D.致力于复兴儒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宋代王得臣《尘史》中记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以至上自百官贵族,下至士人庶民,“衣冠之制,上下混一”。材料说明宋代

    A. 理学兴起对等级制度的冲击

    B. 放松了对大众服饰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监管

    C. 崇尚个性的人文思想的兴起

    D.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东汉中期的顺帝在继位前历经磨难,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革新政治,把汉文帝作为其从事政治活动的楷模,认为当时国家的残破局面正是由于“政失厥道”。这表明他(    )

    A.主张遵循黄老之术  B.反对治国尊崇儒术

    C.强调治国外儒内法  D.推崇孔子礼制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北宋时,枢密副使任布娶了一位寡妇李氏。李氏相夫教子,传为佳话。明初,进士王希曾请求为曾改嫁的母亲守孝三年,明太祖以“失节”为由,只准一年。这反映了

    A. 北宋枢密院权力逐步扩大

    B. 明代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 北宋时心学成为官方哲学

    D. 明代商品经济落后于宋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       B.内心自省       C.格物致知       D.读万卷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3 题
  1. 鹅湖之会与陆九渊进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诗日:“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A. 南辕北辙   B. 大同小异

    C. 水火不容   D. 大异小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方案的主张是

    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

    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

    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

    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在上述建议下,出现了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三教合归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作者的思想主张是

    A. 工商皆本   B. 反对礼教   C. 反对君主专制   D. 注重实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主要反映了法家

    A. 主张重赏

    B. 主张以德服人

    C. 主张“法治”

    D. 主张选用贤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 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 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 孔子仁者爱人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 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

    B. 儒学信徒的不断增多

    C. 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D. 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 无益于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B. 破坏了沿海居民的富足生活

    C. 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世纪70年代,派遣出国留学生成为历史的趋势,但是具体实施过程却相当的复杂。大家弟子不肯远到他国,应募者多事为衣食生计而来,社会上认为“漂泊无赖,荒陋不学之人”,不仅如此,幼童家长还要出具亲笔画押的“甘结”书。”上述材料反映出

    A. 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科技已深入人心

    B. 在当时留学海外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

    C. 洋务派追求近代化,需要培养新式人才

    D. 随着近代西学东渐,维新思想日益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这表明他

    A. 对社会主义有一定认可   B. 号召全世界来学习苏联模式

    C. 建议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D. 认识到西方经济崩溃的根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98年德国的几家当公司联合宣布,将英语作为通用的语言。针对这种情况,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却成立了一家名为“保护德语”的俱乐部;马来西亚坚持以马来语为国语;加拿大内部的英语和法语之争无休无止,类似的现象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发生过。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民族主义成为全球化的制约因素   B. 世界各国的民族属性日趋消失

    C.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新的挑战   D. 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冲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