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非选择题 5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西汉官方孝德教育呈现出神秘化的倾向,“孝”从政治伦理范畴中提升出来,发展为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最高准则,为引导人们崇尚孝德,统治者

    A. 革新了选官制度

    B. 提出家国一体观念

    C. 设刺史以察民情

    D. 推动了儒释遭融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下图,唐玄宗开元年间将10道析分为15道,其中山南道两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道三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以适应监察事务繁重的需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南方经济的发展

    B. 藩镇势力的扩大

    C. 海上丝路的开通

    D. 君主专制的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文献记载两宋时期.“士大夫发迹垄亩,贵为公卿,谓父祖旧庐为不可居,……复以医药弗使,饮膳难得·自村幢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又如奉化李雄飞之父.“隆于教子,其徙城市,便二子之从师也”.这主要反映了两宋时期

    A. _工商业市镇吸引大量人口

    B. 科举考试促进重学风气形成

    C. 城市职能呈现多元化特征

    D. 土地兼并导致农村经济萧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郑和的航海活动造成国库空虚

    B. 郑和奉皇帝之命远航海外诸国

    C. 郑和远航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D.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足宣扬国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23年.邓中夏在《中国现在的思想界>一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者后来也分了家,……一个叫‘科学方法派’,一个叫‘唯物史观派’。……唯物史观派,他们亦根据科学,亦应用科学方法,……所不同者,只是他们相信物质变动(老实说,经济变动)则人类思想都要跟着变动,这是他们比上一派尤为有识尤为彻底的所在。”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唯物史观

    A. 能够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本质

    B. 否定资产阶级文化的先进性

    C.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D. 应与科学方法进行严格区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电影《无问西东》主人公之一沈光耀的原型沈崇诲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在这场会战中,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悉数投入,湘军、桂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等纷纷奔赴前线,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国人民踊跃支援。这表明淞沪会战

    A.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 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高

    C.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 消弭了国民党军阀之间的嫌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表为1943年国民党经济部发布的“后方工业概况统计”中的部分数据,展示了主要经济部门中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比例,据此可知

    A. 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 民营资本受到官僚资本的压制

    C. 国民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加剧

    D. 国家统制经济适应了形势的需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以上图片共同反映了

    A. 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大国地位

    B. 中美寻求建立国际战略平衡

    C. 文化交流助推中美关系改善

    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罗马的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罗慕洛对其弟弟说:“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我们是在王法之下生活,我们不得不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为了王法的威严而贡献出你高贵的生命。”这句话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永恒宗旨。这反映了古罗马时期

    A. 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

    B. 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 法律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创制

    D. 法律的权威植根于历史传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新大陆的金银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后来,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到亚洲和欧洲,从亚洲购买商品,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运到欧洲的白银也被投入到中国市场,以购买丝绸、茶叶和瓷器。这表明

    A. 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B. 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

    C. 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D. 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世纪70年代,英国正在享受自由贸易、市场扩大带来的经济繁荣,这造成了英国对时代潮流认知的迟钝,最终丧失了工业领先的地位。这一时期的“时代潮流”是

    A. 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B.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C. 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全面来临

    D. 代议制确立和完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表为20世纪50、60年代苏联在航空技术领域的成就,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 美苏争锋中苏联取得了战略优势

    B. 苏联率先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C. 改革是苏联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

    D. 苏联的体制为技术领先提供了保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人团体的兴起是明清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点。以地缘关系组合-而成的商帮和以业缘关系组合而成的行会等组织具有很多的经济功能。以行会为-,通过统一规定手工业产品的规格、价格,限制作坊开设的规模和地点,统一工资等手段来限制同行竞争。明清时期的商人组织承担着市场交易中所需的信用与保证功能,并利用传统伦理道德对市场交易进行规范。商人组织还经常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建立信息网络,收集市场价格、政府政策等信息并由此获利。一些商人组织规定,会员间及会员与其它商人组织间在工商业上发生纠纷时,须交由董事仲裁;如遇重大事情,便召集全体会员来共同评判,给出的处理意见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当时的商人组织在同政府的博弈中通过同盟抵制和抗争等手段,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摘编自杨海滨、杜佳《明清商人组织与市场网络》等

    材料二:商会是清末新政过程中产生的资产阶级工商业社团。1904年,清政府颁布《商会简明章程》,谕令在全国各省各埠设立商会,后来逐渐形成了总会、分会与会所的三级组织体制。据统计,苏州商务总会的首届会员多达40个行帮10 56户;天津商务总会1905年入会者有32行581家。商会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商部规定:“如遇需索留难等事,倘有阻碍,该董事尽可直言指报,由商会处送交司务厅严办。”商会的内部构造一般由各业行会和新式企业的代表组成,处于领袖地位并能左右会务活动的主要是新式企业代表。商会开会时“务须开诚布公,集思广益,各商如有条陈,尽可各抒议论,稗择善以从,不得稍持成见。”上海商务总会规定。表决时“以可否孰多之敷为准……倘事不便言明者,可用机密投简法。”到1912年,商会覆盖了除内蒙和西藏之外的全国各省区。在抵制美货、挽回利权、国会请愿、兴办教育等活动中,商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商人团体兴起的原因。并指出商入团体的经济功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慨括指出中国近代商会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世纪当科技革命出现时,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热情地赞同通过科学追求“知识与技能”,但他同时指出,这种追求应该“谦卑和仁慈”地进行,不是“为了心情的愉悦,或为了竞争,或为了比别人优越,或为了利益、名誉、权力或为了生命的利益和价值”,并提醒人们注意科技的潜在性,提防它的危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国企改革大事记

    1978年,国务院在四川选择重庆钢铁公司、四川化工厂等6家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允许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

    1979年,国家扩大了试点企业的范围,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权力下放给企业。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组织形式。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国家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国企改革思路。

    1998年,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等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相继组建,并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摘编自钟祥财《经济史学视域中的国企改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世纪20年代,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大大削弱,希望与美国结成同盟,以保障自身安全。美国和平主义运动的代言人肖特威尔提出了“摒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的呼吁。1927年法国外长白里安照会美国政府,提议两国缔结条约,谴责和摒弃战争,和平解决两国之间的一切争端。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则建议由美法两国向世界各国发出联合倡议,先由美法英意德日六个主要强国签署多边的非战公约,然后邀请所有国家参加。1928年8月,法、美、英、德、意、日等15个国家签署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主要内容有: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各方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者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者起因如何,只能以和平的方法加以处理和解决。各大国在签署条约时,都提出了各自的保留条件,特别是各国都拥有自己“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的权利。《非战公约》生效后不久,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9年德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美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不同意图,并概括《非战公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非战公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艮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出身于手工业的思想家、教育家,心学的后继者,38岁时拜王阳明为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创立了泰州学派。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性的体现和成圣成德之根据,王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良知“当下具足”的本性,主张良知“现现成成”“天然自有”,将良知的实现看作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过程,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工夫。他将传统儒学的“天理”解释为“天然自有之理”。“天然”就是“百姓之道”“日用之道”等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内容,正式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基本主张,强调“道”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肯定了“道”之“愚夫愚妇可以与知”的一面。王艮的“格物”说指出应当由人民来“格”国家的过失,而“物”则是指整个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人应该具有自我尊严,不应处于屈从,而应处于主导地位。王艮积极从事民间讲学活动,坚持“有教无类”的传统,将教育对象平民化。在教学过程中王艮注重用“简易明白”“启发诱导”的方法教育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觉悟。

    ——摘编自王强《王艮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艮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艮思想的特点并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