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单选题 9 题,非选择题 1 题,null 4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9 题
  1. 史载,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三角洲地区,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这一变化

    A. 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B. 为该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C. 加速了江南自然经济的解体

    D. 促使白银逐渐成为该地区普遍流通的货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69年12月18日,《上海新报》报道称:“华商富民若在上海兴办船厂,可买西人做成的各种机器。”该报道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中国

    A. 已有私人投资近代企业的倾向

    B. 已经兴起实业救国的思潮

    C. 传媒界意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D. 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代中叶的思想家李贽认为:“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这表明其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A. 离经叛道

    B. 追求真理

    C. 反对理学

    D. 强调民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其主要内容为:“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其突出作用是

    A. 货币统一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B. 使中国的外汇价格得到稳定

    C. 实现了中国货币的现代化

    D. 政府加强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 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B.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08年3月5日,上海开出了英国人投资的第一列有轨电车。但据当时报纸记载:乃因欧化初来,风气未开,一般市民害怕上车触电多不敢乘坐。这主要说明

    A. 近代中国极力抵制西方工业文明

    B.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C. 上海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最深

    D. 落后思想不利于先进文明的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则大不同,画面题诗马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中国绘画

    A. 天人合一的绘画意境

    B. 强调书画同源性特点

    C. 突出主观的诗情画意

    D. 重视书画客观写实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60年《北京条约》取消了之前对传教活动只限于五口的限制,对此美国教会传教史专家拉托勒特指出,1858年和1860年的条约使传教士和中国基督教徒的地位起到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这表明

    A. 传教士和基督徒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B. 基督教成为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

    C. 基督教在华传播得到了政策性的保障

    D. 中国逐步接受宗教信仰自由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06年,孙中山提出了“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五权分立’”。孙中山称之为“破天荒的政体”。这里的五权除了西方的三权以外,新增了考试权和监察权。孙中山的“新主义”

    A. 受制于中国现状而未能付诸实践

    B. 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体现了中西政治文明成果的融合

    D. 旨在弥补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

    材料一冷战并非只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

    ——沃尔特•拉菲博尔《冷战结束了吗?》

    材料二二十一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程广中汪徐和《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后及后冷战时代》

    请回答:

    (1)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材料一的作者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

    (2)据材料二,分析个别大国还能在世界上建立霸权吗?请说明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4 题
  1. 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

    A. 违背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B. 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

    C. 站在垄断资本家对立面

    D. 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经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 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 推行农业集体化

    C. 为减耕的农民提供补贴

    D. 实行余粮征集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A.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B. 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

    C.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 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社会在不断发展。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需要用辩证、综合视角去审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可•波罗行记》(简称《行记》)向西方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关于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中外史学界争论已久。

    两派争论情况简表

    怀疑论者

    肯定论者

    争论1

    《行记》没有记载中国代表性事物如:印刷术、汉字、长城、茶、筷子、缠足等

    关于当时宫廷的奢华、南方城市的繁荣、市场的活跃,比任何汉文史料和外文作品更为详细、生动

    争论2

    在中国古代史籍中,没有找到任何可供考证的关于记载马可·波罗的史料

    马可·波罗当时只是一个管理盐务的小官,不会被记入史籍。同时期罗马教皇派往中国的特使团,也从未出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

    争论3

    《行记》记载马可·波罗襄阳献炮,与《元史》所载史实不符

    《行记》对当时中国的货币、食盐生产与税收体制的大量准确而详尽地描述,当时的欧洲、阿拉伯或波斯文献中无书能及

    争论4

    各种印刷本的《行记》采用的人名和地名是波斯文或阿拉伯文,他可能只到过波斯,可能从波斯史料抄来

    《行记》原稿已经遗失,由人代笔流传下来,加上翻译和多次地转抄,抄本近200个

    共识

    西方世界对中国较为全面地了解,始于《行记》,并引发海外探险,推动中西交流。

    概括两派学者的分析角度,任选一组争论进行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