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多选题 4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4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6 题
  1. 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科学家和其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证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牛顿通过实验证明了惯性定律的正确性

    C. 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D. 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由此得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为a、b、c三个质点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v-t图象),若三质点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则关于三个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时刻a、b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和反

    B. 时刻后,质点b位于a、c的前面

    C. 0~时间内,a位于b、c两质点的前面

    D. 0~时间内,a、b两质点间的距离在不断减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挡板P作用下,木板A静止于竖直的墙壁和水平地面之间,墙壁和地面皆光滑、在木板A上放有一斜面B,也处于静止,如图所示。现将挡板P缓慢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A. B将加速下滑

    B. A对B的支持力减小

    C. A对B的作用力保持不变

    D. A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目前中国航天的嫦娥计划进展顺利,马上将实施的项目为: “嫦娥五号”,如今我们取得突破马上要登上月球,并将把采集到的月球样品送回地球! 若“嫦娥五号”的着陆器在下落到距月面h高度处悬停后,关闭发动机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落到月球表面,取样后着陆器从月面起飞时的速度至少要达到月球第一字宙速度的倍时,才能克服月球的引力离开月球。已知万有引力常最为G,月球的半径为R,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着陆器要脱离月球返回地球,从月球表面的起飞速度至少应为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倾斜放置的光滑的直杆上,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0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弹簧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将小球沿杆拉到弹簧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杆下滑,当弹簧位于竖直位置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此时小球下降的竖直高度为h,若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伸长状态且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 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最大

    C. 弹簧对小球始终做负功

    D. 小球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等于mgh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一沿x轴方向的静电场,其电势φ随x轴坐标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P、Q为x轴上的两点,其坐标分别为=lcm、=4cm。若将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重力不计)从x轴上的某处释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该粒子从坐标原点处由静止释放,则粒子在P点和Q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若该粒子从坐标原点处由静止释放,则粒子经过P点和Q点时,电场力做功的功率相等

    C. 若该粒子从Q点由静止释放,则粒子将沿x轴负方向一直向前运动

    D. 若该粒子从P点以沿x轴正方向的水平速度释放,则粒子将沿x轴正方向一直向前运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4 题
  1. 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edef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一带正电的粒子从f点沿fd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当速度大小为v时,从b点离开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该粒子从a点离开磁场,则入射速度大小为

    B. 若该粒子从c点离开磁场,则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C. 要使该粒子从cd边离开磁场,则入射速度必须大于3v

    D. 该粒子能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2t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甲所示,虚线MN上方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边长为L的单匝金属线框处于该磁场中,线框下端与一阻值为R的电阻相连。若金属框的总阻值为r,磁场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流经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从左向右

    B. 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C. 电阳R上的电压大小为

    D. 时间t0内电阳R上产生的热量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相距x=6L的A、B两点分别固定有带正电的点电荷,与B点相距2L的C点为AB连线间电势的最低点。若在与B点相距L的D点以水平向左的初速度释放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滑块(可视为质点),设滑块始终在A、B两点间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块从D→C运动的过程中,动能一定越来越大

    B. 滑块从D点向A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 滑块将以C点为中心做往复运动

    D. 固定在A、B两点处的点电荷的电量之比为=4: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滑板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质量为m的滑块B(可视为质点)放在滑板右端,滑块与滑板动摩擦因数为μ,滑板和滑块均静止。现对滑板施加向右的水平恒力F,滑块从滑板右端滑到左端的时间为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滑块与滑板间动摩擦因数应满足μ<

    B. 若仅减小M,时间t会缩短

    C. 若仅减小m,时间t会缩短

    D. 若仅减小F,时间t会缩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和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小车的加速度与砝码的加速度相同

    C.实验过程中砝码盘处于超重状态

    D.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该实验小组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后,利用打点频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得到的其中条纸带如图所示: (图中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在该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

    (3)该小组用盘和砝码的重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力F,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加速度a。分别以合力F和加速度a作为横轴和纵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描出如图所示的点迹,该实验小组得到的a-F图线如图所示,实验结果跟教材中的结论不完全一致。你认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低

    B.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高

    C.测量小车的质量或者加速度时的偶然误差过大

    D.砂桶和砂的质量过大,不满足砂桶和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实验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一次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 灯泡L、量程恰当的电流表A和电压表V、直流电源E、滑动变阻器R、开关S和导线若干。

    (1)若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则应选择下列电路中的哪一个进行测量(______)

    (2)甲同学利用所选择的电路图,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得到了所测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右图所示,P为曲线上的一点,PN为图线上P点的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约为5.33Ω

    D.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阳约为16Ω

    (3)乙同学利用所选择的电路采用正确的方法,分别测出了两只灯泡的U-I图象如图A中曲线所示。然后将灯泡人与电池组(电动势和内阻恒定) 连成如图B所示的电路。将开关与灯泡接通时,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开关与灯泡接通时,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0.6A。该同学利用理想电流表的示数,结合灯泡的U-I图象,得出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_____V,内阻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L=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改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6s和4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1m/s2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2m/s之后匀速运动,求

    (1)该同学从开始运动到达关卡2的时间;

    (2)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哪一关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道路上运动,从t=0时刻开始,汽车加速度随变供油油门,使牵引力随之不断改变,由加速度传感器和计算机测绘得到汽已知汽车的质量为时间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其中20s~30s内关闭了汽车发动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2x103kg,运动阻力恒定。取g=10m/s2。

    (1)请你借鉴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教科书中利用v-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对比加速反的定义,根据图所示a—t图像,求物块40s末的速度大小;

    (2)通过计算在图乙中画出发动机牵引力F随时间1变化的F-t图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在高h1=30m的光滑水平平台上物块p(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水平向右运动滑离平台,并恰好沿光滑圆弧形轨道BC的B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形轨道,E点的高度h2=15m,圆弧轨道的圆心0 与平台等高,轨道最低点C的切线水平,并与地面上长为L的水平粗糙轨道CD平滑连接,物块p沿轨道BCD运动并能进入半径为R=10m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己知物块P与水平粗糙轨道CD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求:

    (1)物块p由A到B的运动时间;

    (2)物块p初速度的大小;

    (3)若要使物块p能在半径为R=10m的光滑圆形轨道内运动此不脱离轨道/求L 应满足的条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Ⅰ象限存在垂直于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第Ⅲ象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负粒子从电场中的Q点以速度沿x轴正方向开始运动,Q点到y轴的距离为到x轴距高的2倍。粒子从坐标原点0离开电场进入碰场,最终从x轴上的P点射出碰场,P点到y轴距离与Q点到y轴距离相等。不计粒子重力,问:

    (1)粒子到达O点时速度的大小;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带电粒子从Q到P的运动时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