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1 题,非选择题 5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1 题
  1. 20世纪30年代,苏联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专家建成了当时世界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1932年苏联购买了约50%的世界出口机器;这一时期先后有10万美国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这表明

    A. 当时国际意识形态对抗趋向缓和

    B. 苏联利用国际形势推进国家工业化

    C. 美国扩大资本输出应对经济危机

    D. 美苏积极探索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有一定读写能力的劳动者被认为是具有危险性和有颠覆性的人,但是到18世纪末,无知识则被认为是社会秩序的最大威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主制的完善

    B. 思想文化进步

    C. 工业革命发展

    D. 社会革命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汉初镇压诸吕作乱后,大臣议立新主,一致认为“(代王)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况以仁孝闯于天下”。最后代王被立为皇帝,即汉文帝。这反映了当时

    A. 上古政治传统影响深远

    B. 改变了治国的基本思想

    C. 儒学对时政有较大影响

    D. 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A. 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

    B. 推动理学确立官方哲学地位

    C. 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

    D. 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乾隆嘉庆年间,英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不满但并不感到异常,但到了道光年间,他们开始愤怒不已,强烈要求改变。这主要缘于

    A. 中国农耕经济优势地位明显

    B. 贸易入超使英国经济损失巨大

    C. 自由贸易思想在英国的盛行

    D. 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两国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白银作为货币,在中国古代长期都以“两”结算,在《南京条约》中,赔款则以明中后期开始流入的西班牙“银元”结算。当时使用“银元”结算的重要因素是

    A. 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居出超地位

    B. 西班牙长期主导欧亚海上贸易

    C. 英国工业发展对银元需求旺盛

    D. 晚清对国际白银市场尚不熟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03年,严复在翻译英国思想家密尔阐述“公民自由”的著作时,对于中文书名,并未采用最直接的译文《论自由》,几经斟酌,定名为《群己权界论》。这反映了当时他

    A. 反对西方自由思想

    B. 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 引领民众回归传统

    D. 强调国家利益的至上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37年9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抗战期间先后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设立了十二个办事处,邀请外国记者和重要报人来华采访,编制发行外文刊物290多期。这表明国际宣传处

    A. 积极对外宣传全民族抗战路线

    B. 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C. 主要目的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D. 其活动利于改善抗战国际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这体现了

    A. 企业所有权的变化

    B. 产业结构的变化

    C. 经营方式的变化

    D. 分配原则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亚里士多德在论及雅典公民大会时说:”当演说者的话令人信服的时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演说,也完全相信。”亚里士多德旨在强调

    A. 雅典公民崇尚道德品质

    B. 演说是公民大会决策的重要依据

    C. 雅典民主开始注重理性

    D. 雅典民众决策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自2006至2017年,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从12%上升到23%,贸易总额比重从11%上升到16%,对外投资比重从7%上升到12%。据此可知金砖国家

    A. 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B.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区域化进程

    C. 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

    D. 促使世界经济新秩序得以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不少吏书记载了海事活动。《晋书·扶南传》记载,孙权于赤鸟午间派遣康泰、朱应出使扶南(夸柬埔寨、老挝南部、越南南部、泰国东南郝一带)。贾耽《海内华夷图》记述唐代著名航线“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直通波斯湾,全长14000千米,是举世无双的国际航线。扬州、明州、采州、广州等对外贸易大港亦应运而生.当时,广州港可以停泊上千艘大小海船,“番坊”聚集12万外国商人、水手和家属,于是在此设置市舶使专门管理,按规征收关税,接待保护外国商人等。一直到元朝为止,中国政府对海外贸易大都持着开放和鼓励的态度。

    ——摘编自刘兴诗《中国古代海事活动与海权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海洋事业发展的表现及其作用。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后,清朝部分大臣认识到“今我国通商各口无论长江内河、苏杭二州,皆任洋商轮船往来,是船业之利几尽为彼族所夺矣”。1873年1月,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挽回江海已失航利。”鉴于轮招招商局的发展势头,为收回更多的航海权益,清政府解除了航运业的禁令,由此又带动了一批民营轮船商行的兴起。中法战争后,光绪帝发布上谕:“上年法人寻衅,叠次开仗,陆路各军屡获大胜,尚能张我军威;如果水师得力,互相应援,何至处处牵制。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由以大治水师为主。”1885年,清政府设立海军街九,统一海军指挥权。1889年,海军衙门要求沿海各省一律创设水师学堂。

    ——摘编自谢茜《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海洋战略的演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期我国海洋事业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18-19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谊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席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席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庶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后来宋代在西南地区设置羁縻州、县,明代在边境部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战后法国对德国一直采取强硬政策,力图最大限度削弱德国。法国社会厌战和恐德思想并行,各阶层纷纷组织反战活动。鲁尔危机后,根据道威斯计划,解决德国问题的主导权由法国转归法国,法国所获赔偿额大大减少,道威斯计划体现了美国打击法国扶植德国的意图,法国在欧洲舞台上日益孤立。希特勒为避免与英法等国过早直接对峙,上台伊始就公开宣称反对布尔什维主义,英法等国虽对德国扩张抱有戒心,但最终相信了希特勒的表态,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迟迟不能建立。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法国政府无人过问此事;1938年9月法国总理这拉第参加了慕尼黑会议,会议强行把捷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至此,希特勒完成开战的准备。

    ——摘编自夏洪亮《法国推行对德绥靖政策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在20世纪三十年代对德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公元1l0年(东汉安帝永相四年),羌胡作乱,大将军邓鹭想放弃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一带地方。虞诩认为“凉州既弃,三辅便成边塞”,建议征召凉州豪杰和州郡长官子弟到朝廷各部门做官。此建议被朝廷采纳,最终使凉州一带未脱离东汉政府版图。

    公元115年(东汉安帝元初二年),虞诩被任命为武都(今甘肃东南)郡太守。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以增灶计打败羌兵。任上,招抚流亡,赈济灾民,大力发展生产,开通水路,治郡三年,“人足家给,一郡遂安”。

    公元126年,出任司隶校尉,上任数月,虞诩弹劾了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使他们丢掉鸟纱。虞诩多次请求查处中常侍张防,历经曲折,最终将张防流放。虞诩一生“好刺举,无所回容,数以此忤权威,遂九见谴考,三遭刑罚,而刚正之性,终老不屈”。

    ——摘编自刘荣生《一代人杰虞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虞诩所处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虞诩的历史功绩及其优秀品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