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推出了“家风是什么”的专题采访,受访者的回答中“孝顺父母,维护家族名誉”最为常见,这是受下列哪种制度的影响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治国初期的中央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中央王国的权威。”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三省六部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西周时期宫廷的舞乐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诸侯势力强大         B.周王室势力衰微

    C.分封制趋于崩溃       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材料,从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  

    秦朝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D.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此规定: (  )

    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                    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

    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 (  )

    A.宰相有职无权                        B.皇权至高无上

    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尚书省地位下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贞观元年,唐太宗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比来护已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唐太宗认为 (  )

    A.三省六部提高了行政效率          B.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

    C.中书省门下省不应互相牵制        D.三省六部制导致亡国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杨家将的故事是根据宋太宗时期西路军副帅杨业的故事改编的。杨业是前方作战的将军,本应该具有较大的自由权,但却受到皇帝、正帅和监军等多方面的制约,只能绝对服从不得应变,最后战死沙场。除了以上的制约,他还受到谁的制约 (  )   

    A.丞相      B.知州        C.枢密使     D.通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 (  )

    A.御使大夫、刺史   B.丞相、参知政事      

    C.郡县、行省      D.太尉、军机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  )

    A.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B.北洋海军的参战

    C.战争由朝鲜引发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传统中国,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宗法因素决定的,而在传统欧洲,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契约规定的。”能够得出与此观点史论一致的是: (   )

    A.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B.古希腊的人文主义

    C.古罗马的法律原则                  D.卢梭的政治学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  )   

    A.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古代罗马法规定:“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

    A.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B.调节个人财产关系

    C.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D.提高公民政治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果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证,那么原本期望是为人民效力的联邦政府,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做到金蝉脱壳,变成一个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怪物。这种制度保证指的是  (  )

    A.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B.实行总统制,赋予行政、军事大权

    C.实行分权制,通过制衡约束政府权力   D.实行选举制,用人民的选举权制约政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马克垚认为“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创新”主要指  (  )

    A.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政体典范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C.第一次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民主共和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  )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某国靠一点一点的改革改造了一个传统的政治体系,使传统的外壳装进了全新的政治内容。民主政治可以在完全古老的形式中产生,而且成为整个西方民主制的母体,这可以说是某国最令人吃惊的创造,也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某国”应该是指  (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上述观点主要说明鸦片战争 (  )

    A.冲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B.打破了闭关锁国政策

    C.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D.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民间流传着“洪秀全智惩清兵”等七个短篇故事,歌谣有“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等10多首。这些资料的研究价值在于 (   )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太平天国运动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

    C.清政府军队不堪一击             D.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14·重庆卷] 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2013·上海单科·17)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 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

    ④(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

    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辅政的情况下,官的权力界限也不分明。如西周主管政务的卿事寮可以辅政,也可以将兵作战,也可以主持重要的祭祀大典;而太史寮也可以辅政、将兵。官有一定的分工,但不够清晰严格,这是贵族政治的必然现象。

    ——韦庆远《中国官制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材料二  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4分)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地方督抚以平乱起家,较早接触到西方文明,对内外局势有更深刻的感悟,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变局思想。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地方督抚开始实现思想行为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当传统体制需要变通而中央体制不愿变通之际,改革先从地方做起。晚清督抚势力的兴起,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李绮《晚清督抚势力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6分)

    材料四 (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4)依据材料二归纳作者观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根本原因。(4分)

    材料五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铸造,方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5)根据材料五,概括钱穆先生的观点。(2分)在20世纪初期和50年代中国曾从国外移来制度,但最终都没有成功,请用史实说明。(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 19 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 19 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到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沈予《日本大陆政策史》

    材料二 甲午前夕英国的阿摩士庄厂……(将)世界最快、时速二十三海里的四千吨巡洋舰,奉献给这位中国“宰相”。 英人知道李鸿章是内行,非买不可;鸿章也自知非买不可……举朝只有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条船被日本买去,就变成后来日本的“吉野”号。——其后把我北洋舰队冲得落花流水者,即此姝也。

    …… ……

    快舰买不成了,至少快炮也该多买几尊吧?朝鲜局势吃紧,李鸿章循部下之请,要海军衙门拨款60万,购快炮二十尊,以替代各主要舰艇上之慢炮,而户、海两处,竟一毛不拔。李氏不得已,乃自海军日常粮饷给养之中,挤出 20 万两,聊购次等快炮12 尊,以平舰上官兵之积愤。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梁启超说:“盖 19 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中日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 (2)面对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的残酷现实,梁启超批判说中国是“以一人而敌一国”。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3)指出中日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和东北亚国际格局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