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语言应用 1 题,综合性学习 2 题,选择题 5 题,名句名篇 1 题,书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话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弥勒创建文明卫生城市,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请参照前后句式,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________________,表现在公共场所中的轻言细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2 题
  1. 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A. 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 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C. 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D. 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根据中国长城学会对明长城保护情况的调查,人为破坏比自然破坏对长城更具威胁力。中国长城学会会长董耀会说,目前来看,对长城的人为破坏,主要是取材性破坏、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和修复性破坏。
       保护长城这一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绝不能只寄希望于人们的自觉。据了解,在专家和全社会多年关注下,继北京市制定长城沿线第一部地方性保护法规后,一部全国性的长城保护专门法律目前也在论证之中。中国长城学会得到国家文物部门的支持,也将设“明万里长城保护标志碑”以分段明确保护责任,利用遥感技术全面普查长城等也列入了工作日程。
    (1)如果你在攀登长城时,还看到有人随意在长城上取土、掏洞、修窑、建库房等等,你将怎样劝说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保护长城,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写一条公益广告。 (不超过l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 今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B. 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C. 那烟雨中的半亩荷塘,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D. 为了防止禽流感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

    B.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美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确凿záo    炽痛chì   弥高mí     磐石pán    人迹罕至 hǎn

    B. 校对xiào   哺育pǔ    诧异 chà   祈祷 dǎo    九曲连环 qǔ

    C. 喧闹xuān  亘古gèn  踌躇chóu    瞬息shùn   鲜为人知 xiān

    D. 嗥鸣háo    气氛fèn   泯然mǐn     污秽 suì    义愤填膺yīn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慷慨淋漓     马革裹尸     家喻户晓      鞠躬尽瘁

    B.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深恶痛绝     沥尽心血

    C. 变幻多姿      铤而走险     杂乱无章       迥然不同

    D. 当之无愧       至死不懈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根据提示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3)《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异常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晚春》中,表现花木珍惜大好春光、竞相开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古代诗人留下不少描写黄河的脍炙人口的佳句,请写出上下相连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书写 共 1 题
  1. 请将下面的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的抄写在田字格内。  

    碧水   剔透   晶莹    清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又不受之人, 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_______)   (4)肃遂拜蒙母(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比较[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①“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也表明,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②屠呦呦就是用心专一的典型。55年里,除了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 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历经 380 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 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科学界巨星“三钱” 之一的钱伟长,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 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研究。终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获得重要成就,被人称为“万能科学家”。屠呦呦、钱伟长的事业轨迹似乎在提醒人们:获得成功的途径,唯有专一。

    ③反之,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一治国,痴迷木匠,虽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位著名的骨科专家,担任医院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不专一于“正业”,热衷搞房地产开发,虽然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地盘不断拓展,但诊断、医疗的服务质量却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医疗事故频发,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专一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④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追逐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步入歧途。

    ⑤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下列四句名言中,能够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B.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 玲

    C.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梁启超

    D. 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杨 绛

    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4.在学习中需要这种专一的精神吗?说说你的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仰望弯腰驼背的娘

    ①时光穿梭,流年飞逝。我的老母亲已经腰弯了、背驼了。

    ②娘弯腰驼背,是长年弯腰劳作的后果。记得我爷爷在世时曾经夸我娘是我们家的有功之臣。我奶奶去世早,当时我的叔和姑才10岁左右,是我母亲既当嫂子又当娘,拉扯着他们长大,结婚,出嫁。那个年代队里靠工分分粮,我娘既要照料家,还要到队里干活。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精打细算,节衣缩食,还想尽办法,供应我们兄妹几个上学读书,给我们欢快幸福的童年。一天天,一年年,娘弯着腰择菜、炒菜、做饭、洗衣服、烙煎饼;弯着腰扫地、剁猪食,喂猪、喂鸡、喂狗;弯着腰翻地、锄草、挑水、担粮、割庄稼……娘比常人吃了更多的苦,流了更多的汗,尽管额头早早添了白发,可脸上绽放着自信的笑容和真实的满足。渐渐地,我也由仰望娘,到身高超过了娘。

    ③娘是沂蒙山区普通地道的农民,虽然不识字,但无论干家务,还是种地、种菜园,都是一把好手,从不示弱服输,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④这些年,父母年龄越来越大,已说服他们把责任田转包了,只剩下半亩菜园地,一来有点事情可做,也算个锻炼项目,二是能够随时吃上新鲜的蔬菜。当然无论什么季节,也不会太忙太累、太让我们牵肠挂肚。记得那年中秋节,我照例回家看望娘。本认为母亲日子过得比较悠闲,谁知她却顶着凉飕飕的北风,正在别人刚收过的地里用镢头翻地瓜。地埂上的槐树叶子已经微黄,田野上只有零星的农民在劳作。远远地望见母亲满头白发被风吹起,像一团白云,斜阳从她的背后照过来,把弯曲孤单的黑色剪影叠印在地垄上。那情景让我一阵心痛。娘怕我们生气,笑着说:“闲着难受呀。这么好的地瓜埋在地里,白瞎了!”

    ⑤这些年,娘的身体大不如从前,我知道那都是年轻时辛苦、操劳留下的病根。娘几次生病,我们都是尽最大努力治疗。娘心疼儿女的钱,顽强地配合治疗,一次次创造着奇迹。可惜因长期风湿性关节炎,两条腿变了形,弯腰驼背了。

    ⑥人一旦弯腰驼背,更显得老、显得矮,稍一活动就会气喘、气短、气急,甚至不停地咳嗽。多少个节假日,白发稀疏、躬腰驼背的娘,拄着拐杖,站在街口,弯着腰,眯缝着那昏花的老眼,像遍地挑黄豆一样盯着每一个行人,眼巴巴地盼着我们全家归来。为接待我们,娘有时提前打上止腿疼的针即使疾病缠身,也硬撑着忙里忙外,还必须亲自炒菜、做饭。往往刚吃完早饭,就忙着盘算和准备午饭了。望着娘操劳的身影和飘动的白发,我愧疚地对娘说:“本想回家看您,却净给娘添累了。”娘总是笑着说:“高兴,高兴,再累也高兴。” 如今生活好了,爹娘也老了,好东西也不敢多吃了,想起来,心里酸酸的……离家时,娘总是执意把我们送到大街口,有时还偷偷抹眼泪。看看爹娘日渐苍老的身影,我的心沉沉的,顿生几分伤感,不敢回头凝望……

    ⑦每当清静下来,每当回到村口,我的耳畔就会真真切切地响起娘温馨的呼唤,刻骨铭心……弯腰驼背的娘,已被岁月和辛劳夺走青春容颜,依然是我人生的依靠和灵魂的拐杖,时刻给我亲情、给我温暖向上的力量。

    1.本文的标题“仰望弯腰驼背的娘”拟得好不好?为什么?

    2.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母亲的品质。

    4.为什么说“看看爹娘日渐苍老的身影,我的心也沉沉的,顿生几分伤感”呢?

    5.第⑦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题目:我多想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章叙事清楚,内容充实,立意新颖,写出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话题作文 共 1 题
  1. 老师问我:“教学楼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我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喝着他烧开的茶水,走过他清扫的楼道,甚至会漫不经心地将衣物丢放于他的斗室。老师说:“你该记住他的名字。人生如旅,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父母,亲朋好友,师长,售票员,售货员,过客,卫生员,警-察,司机,建筑工人,解放军战士······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回报一个微笑。”请以“学会感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