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非选择题 4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9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4 题
  1. 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知识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 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

    A. 表明分封制逐渐崩溃   B. 推动了当时社会思想解放

    C. 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   D. 促进了新兴地上阶级崛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尚书始置于泰,“泰世,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法书(学通章奏),故谓之尚书”,汉武帝废除了原来的禁(帝王所居官苑)外尚书,在禁中设立由宦官主持的禁中尚书,这表明,秦汉时期

    A. 中央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B. 尚书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C. 宦官集团严重威胁专制皇权   D. 国家决策权力日趋集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不同史籍对汉代经济状况的记载。由此可知,西汉时期

    A. 具备经济区域分工的基础   B. 实行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

    C. 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繁荣   D. 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表为关于唐代粮食贸易现象的记述。由此可知,唐代

    A. 粮食贸易比较频繁   B. 粮食短缺导致粮价昂贵

    C. 粮食的价格不稳定   D. 政府严格控制粮食交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宋神宗时的都城开封,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各地的粮食、牛羊、酒、茶瓷器等,还有来自日本、阿拉伯等国的货物。上述材料可以推断出当时

    A. 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B. 经济政策相对宽松

    C. 对外贸易呈现水陆并进   D. 传统经济结构裂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元(朝) 二品以上官员“选自特旨”,即由皇帝亲白选任;正三品至正七品则由中书省“自除”这反映出元代

    A. 宰相权力的削弱   B. 行省的实际权力受到限制

    C. 科举制度被废止   D. 排斥前代汉族政权的制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清科举规定:阐述《四书》义、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否则不予录取。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 实行八股取士   B. 朱熹的理学思想日益僵化

    C. 强化思想控制   D. 注重提高官员的综合素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颜元(1635-1704年)针对宋明镜花水月的理学思想,提出要破除“浮文”,重视孔门“六艺”之学的思想。据此可知,他

    A. 反对佛学思想   B. 主张复占先泰儒学

    C. 提倡经世致用   D. 具有离经叛道性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福州船政局从创办之初到1905年先后三批招用洋员,有名可代者达81人。这些人员包括监督、帮办、总监工、工程师、匠首、工人、教师、职员、医生、翻译等。其中教师竟达30名左右,约占雇聘洋员的40%。这表明

    A. 福州船政局注重人才的培养

    B.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趋势

    C. 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D. 洋务企业被外国人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表为《申报》的部分纪事,该纪事能得出的结论是,《申报》

    A. 是首家使用美国进口新式印报机的报刊

    B. 支持中国共产党反抗国民党的武装斗争

    C. 因积极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而停刊

    D. 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中把“五四”新文化运动定性为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分界线,形成了权威阐释。这种阐释强调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A. 是一场具有思想启蒙的文化运动   B. 在反对封建思想上的启蒙

    C.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标志   D. 在革命思想意义上的启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据上海面粉同业人工会的报告:“自1948年6月起,各厂次粉壅积,资金呆滞,本会迭次电呈粮食部,请求准予自由转口,并推请代表进京向部请愿。部以与行政院七月八日颁行调剂民食办法第十一条之规定不符,未予批准。”由此可知

    A. 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导致了通货膨胀   B. 美国的商品涌入中国排挤了国货

    C. 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挤压了民族企业   D. 战争环境加剧了民族企业的困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对外政策方面放弃了“打倒一切帝国主义”的口号,制定了区别对待帝国主义国家的政策,准备“同一切和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卖国贼相对的国家、党派、甚至个人,进行必要的谅解、妥协,建立国交,订立同盟条约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外交政策的调整

    A. 旨在通过改善国际关系对付因民党   B. 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 表明国共两党由对峙开始走向合作   D. 是对日本全面侵华作出的及时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据练计,中国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例,1950年仅为25%,1953年上升到76%。这一变化

    A. 是“一边倒”政策影响的结果   B. 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C. 保证了“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D. 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和封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表为同一时期关于我国社会形势的言论,据此可以断定当时

    A. 国内外政治环境急剧恶化   B. 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损失

    C. “左”倾冒进思想有所发展   D. “大跃进”运动全面发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84年,中国国务院发布的一份通知中说: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业事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农民和家庭,发放《自理口粮户口簿》,统计为非农业人口。截止到1986年底,全国办理自理口粮户达到1633828户,总计4542988人。该现象

    A.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途径   B. 与劳动力流动的客观需要相适应

    C. 助推了城市经济布局的逐步调整   D. 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古希腊,公民的自由是在城邦里分享社会权利,是以集体的方式直接行使完整主权的若干部分。而公民的政治则是与城邦相关的一切事务,它几乎囊括了政治、宗教、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这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

    A. 使个人自由受到- 定的妨碍   B. 为现代个人自由提供了范式

    C. 确立了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   D. 帮助公民树立集体荣誉观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罗马人看来,指定继承人是一件类似于立法性质的重大事件,因此必须经民众大会举行特别仪式。只有在大会上成立的遗嘱,才为市民法承认。由此可知,古罗马的市民法

    A. 重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B. 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 注重司法程序的完整性   D. 立法来源的多元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乔托(约1266-1337),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右面是他的作品《圣弗朗西斯之死》:画中人物表情与动作各异,有的拿着旗帜,有的站立低头默哀,有的跪着祈祷,有的亲吻圣弗朗西斯的手和脚为他的去世感到难过。这表明乔托

    A. 追求平等和民主   B. 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C. 反对教会的统治   D. 擅用浪漫主义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威廉三世(英国国王)在1689年否决了下院提出的《三年法案》,1693年再次否决此法案,一直到1694年才迫于对外战争需要签署此案。这表明当时英国

    A. 民主政治体制亟待完善   B. 议会尚不能限制国王的权力

    C. 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明显   D. “光荣革命”的成果遭到破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33年7月,罗斯福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观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据此可知,罗斯福提出“一揽子规约”

    A. 意在维护工人阶级权益   B. 解决了因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C. 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   D. 使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认识,理论界有许多说法。依据下面说法可以断定“斯大林模式”

    A. 是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方式

    B. 是高度集中的计划政治经济模式

    C. 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D. 是导致日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48年1月8 日,美联社报道:“美国政府现在更赞成恢复日本为亚洲最强的工业国,……不仅为防苏所必需,且可充作亚洲的工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日本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B. 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形成

    C. 马歇尔计划助推日本复兴   D. 揭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68年,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首次提出创立一种新的世界货币来取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后来演变为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并非是一种真实的货币,它只是用于成员国官方结算的一种单位。这表明

    A. 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受到了挑战   B. 美元的世界主导地位丧失

    C. 欧洲联合增强了抗衡美国的实力   D. 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了中书省和丞相,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设置了殿阁大学士,这些殿阁大学士只是“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而且一般来说品级很低,只有五品。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内阁”真正出现;明宣宗时内阁拥有了票拟权。根据规定,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权力的大小、升降和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由于内阁大学士大都出身翰林,是皇帝的近臣,也是官僚集团中最接近皇帝的人。另外阁臣与皇帝和皇太子多有师保关系,往往加上三公三孤,投太子三师三少,又负责筵经日讲,这些都构成了与一般朝臣不同的特殊身份,他们对皇帝和皇太子的影响自然要多于其他大臣。到了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出现了专控朝政二十余年的状况,内阁的权力开始与设想有了差别。

    ——摘编自于江泰《明代内阁对皇权制约》等

    材料二  在十八世纪英国内阁的运行已经形成如下政治制度惯例:内阁不仅要对国王负责,亦必须对下议院负责,获得下议院的信任和支持;内阁责任制从阁臣个人负责制发展到内阁集体负责制;内阁如果无法获得下议院的信任与支持必须辞职。十九世纪的内阁完全与王室权威脱离了关系,成为独立的行政部门,内阁不再对国王负责。国王将行政权力让渡给内阁,而内阁又从国王身边分离了出去,国王的权力只能在理论和法律上得以存在,实践中国王的影响力伴随着行政权力的转移而逐渐被削弱并趋于消亡。在内阁与议会的关系上,伴随着政党政治的成熟及“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内阁作为政党角逐权力的目标,日益成为议会的附属机构,内阁完全对下议院负责。

    ——摘编自李秋成《十八世纪英国内阁在宪政中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其政治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代内阁相比英国内阁的特点,说明19世纪英国政治发生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直接从事引进西学的工作,而是努力创造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在甲午战后,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比,力量还太弱小,它在政治上虽然有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和要求,却不敢也不能够同封建制度彻底决裂,康梁“新学”主要不是他们自己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独立创造出来,而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他们的认识还十分肤浅,因此不能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表达形式。在60——90年代,中国社会西学传播的水平还比较低,输入的主要是“两艺”,而很少“西政”,以致“盖当时之人,绝不承认欧美人除能制造……能操练之外,更有其他学问”。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1918年,陈独秀指出: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文明,虽然已胜过中国文明,不输入欧洲文化,固有的文明能保民族竟存于20世纪吗?在共和政体之下,提倡保存“国是”,当作何解?陈独秀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中还断然主张:“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摘编自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梁“新学”有何特点并说明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康梁相比陈独秀对中西文化态度有何新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了70个有关外国的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24个协议在冶金和全属加工工业,55个合同是与美国和德国的商号签订的。如苏联同福特公司签订的关于为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的咨询和供应设务的合同;美国勃兰德塔商行(帮助改造莫斯科汽车厂)和马基商行(设计和建造马格尼托格尔冶金联合企业)等都在苏联投资设厂。

    ——摘编白曹广金《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苏美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1978年邓小平访问松下电器公司以后,松下电器开始在中国投资。12月18日,可口可乐与中国粮油集团签署了一份合同,获准向中国出售第--批瓶装可口可乐在新中国成立后绝迹了30年的可口可乐重返中国……12月19 日,位于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宣布,中国将历史性地引进3架波音747客机。……1984年,德国大众汽车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大众汽车是第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汽车制造商之一。

    ——摘编自《改革开放初期进入中国的知名外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和咨询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国外企业与苏联引进外国技术援助和咨询的共同点,并说明其不同的结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为19世纪40年代至一一战期间中外经济发展状况简表。

    时间

    中国

    外国

    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创建。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经厂等民族工业产生。据统计,甲午战前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深入开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欧美国家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末至一战前

    官办企业中张之洞的湖北纺纱官局发展势头较好;以张赛大生纱厂为代表的民间商办企业出现高潮。据统计,1913 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

    欧美国家几乎同时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更紧密。美德垄断组织程度高。欧美国家进入“电气时代”。

    一战期间

    民族纺织业和面粉业出现空前发展。以周学熙创办启新洋灰公司、荣氏兄弟创办中新纺织无限公司为典型代表的民族企业出口明显增加。欧洲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沟相对减少,关、日对华经济侵略加深。

    欧美国家钢铁工业和国防工业发展迅速。做为一战主战场的欧洲经济破坏严重。美、日经济发展迅速。

    ——摘编自齐兴荣主编《世界史》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经济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