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29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9 题
  1. 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表明( )

    A.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

    B. 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 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 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凯末尔改革期间曾经脱去军服,戴上大礼帽,穿着晚礼服,以社会形象大使的身份出现在国人中间;也曾以教师身份出现在学校、乡村广场,教人们书写新文字。以上事实最能说明

    A.凯末尔文武双全             

    B.凯末尔推行改革的坚定信念

    C.凯末尔推行文化教育和社会习俗改革 

    D.凯末尔善于向西方学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 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 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我们之所以肯定他,最主要是在于他

    A.确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对后世影响大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点

    ①都看做是至高的美德

    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

    ③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

    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   )

    A.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   B. 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

    C. 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   D. 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柏拉图创办的雅典学园主要教授的知识有

    ①基督教思想

    ②儒家学说

    ③从事政治活动的本领

    ④自然科学知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间存在分歧,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

    A. 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B. 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

    C. 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D. 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他主要强调

    A. 城邦制在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   B. 城邦制下重政轻文

    C. 城邦公民具有政治责任感   D. 城邦制度压抑人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英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结成同盟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是

    A. 经济利益一致   B. 思想观念一致

    C. 社会地位一致   D. 阶级出身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外一个人扮演的,这点由下面的事实可以证明,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克伦威尔等。”这段话的含义是

    A. 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要   B. 英雄人物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C. 英雄人物的活动是受历史规律支配的   D. 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

    A. 《人权宣言》的发表   B. 《社会契约论》的出版

    C. 《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D. 《论法的精神》的出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俄日两国均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从根本说是因为俄日两国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 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 缺乏民主传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②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本质属性

    ③打破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局限性

    ④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  )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C.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所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A. 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B. 维新派的软弱妥协

    C. 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D. 帝国主义的破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

    A. “存百姓”的思想   B. 农业为本的思想

    C. 儒法并重的思想   D. 民贵君轻的思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这一政策说明当时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统治者通过册封各族首领以巩固边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华盛顿领导独立、主持制宪、首任总统,三进三退,这说明了华盛顿①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 ②不恋官位、不贪权势 ③坚持民主,反对专制 ④迫于压力的无奈之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对外战争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 拿破仑忽视了民族觉醒的威力

    B. 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C. 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D. 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关于拿破仑战争的评价说法有道理的是

    ①具有反欧洲封建势力的革命性 ②具有侵略弱小国家的侵略性

    ③具有建立欧洲霸主的争霸性   ④具有反击反法同盟干涉的民族性和正义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相比

    ①都建立过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军事独裁

    ②都建立过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军事独裁

    ③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两人的对外战争都扫荡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作为“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和凯末尔的共同点是

    A. 创建了新型的国家   B. 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

    C. 主持了民主化改革   D. 主张用善良制服帝国主义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都出生于德国  ②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③两人第二次见面后开始了毕生的友谊 ④恩格斯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无私的支持着马克思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詹天佑在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设计的“人”字形的线路,体现了

    A. 对国家铁路权益的维护   B. 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

    C. 社会环境有利于科技创新   D.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迅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牛顿和爱因斯坦成就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 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

    B. 都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C. 都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准

    D. 都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相对论也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它不仅仅是物理学本身的革命,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思想领域的深刻震动和反思。它影响了整个科学,影响了整个世界。”这说明相对论

    A. 有利于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B. 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C. 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   D. 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发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时势造英雄,英雄影响时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材料三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材料四他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

    (2)依据材料二,说一说拿破仑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3)材料三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

    (4)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关甚至难以戴稳”?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

    ——陈登原《国史旧闻》

    (秦)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儒生),诸生传相告引(互相揭发)。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政要》

    材料四是岁(贞观4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民不犯法,刑无作用),东至于海,南至于岭(岭南),皆外户不闭……

    ——《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

    (唐太宗说)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198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具体表现。

    (3)概括材料三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指出这一思想和材料一的联系。

    (4)据材料三、四,归纳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5)根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关史实,简述材料一孔子政治主张的积极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使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指什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孙中山的思想有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三分析辛亥革命后的“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比较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4)依据材料四,说明从孙中山遗嘱中得出的认识。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