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2 题,选择题 3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填空。

    (1)山际见来烟, ___________。(《山中杂诗》)

    (2)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孟子》)

    (4)___________,山是眉峰聚。(《卜算子》)

    (5)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春望》)

    (6)青林翠竹,___________。(《答谢中书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2 题
  1. 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zhòu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bì,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

    (《名人传》)

    (1)根据文中读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写出这两个汉字。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3)“再”的第四画是______。

    (4)结合语境解释画线词语“造就”的意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综合性学习。

    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阳光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1)请你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假如你是体育委员,请为你们班拟一个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案。

    “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活动方式(两项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春节期间,为了避免火灾事故不再发生,济宁市消防局加强了防范力度。

    B. 实施火车票实名登记的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票难求”。

    C. 小小的饺子不仅象征华夏儿女的文化认同,也象征除夕夜一家人的团圆。

    D. 目前,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选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        ,不由自主地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       ……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       ,而倾听,是让人       

    ① 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② 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

    ③ 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④ 谦逊和聚精会神       ⑤ 忍不住拍案叫绝

    A.⑤①④②③     B.②④⑤①③     C.⑤①②④③     D.②⑤④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骆驼祥子》中关于“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 ③④②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④③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小题。

    与陌生人交流

    铁凝

    ①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②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

    ③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A)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动作。

    ④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粟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

    ⑤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到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

    ⑥后来我搬了家,不能再光顾那家小吃店了。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记的是秋后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B)此时,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40来岁。

    ⑦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⑧“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

    ⑨“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⑩“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⑾“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⑿“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

    ⒀“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⒁“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⒂“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

    ⒃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C)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唤起了她那爱美的心意。那小吃店的门前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了吧?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

    ⒄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选自《铁凝散文》,有删改)

    1.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对“炸油条姑娘”的三次不同印象,请分别概括出。

    第一次:_________第二次: _________第三次:____________

    2.品析。

    (1)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

    (2)文中A、B、C三处都对“油锅”进行了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对话,不仅是言语的应答,更应是思想和心灵的互动。仔细阅读⑧- ⒁段,“我”和“她”之间是否实现了真正的对话?为什么?

    4.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 “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这句话有哪些含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小题。

    “零高度”飞行

    ①从上海浦东龙阳路往国标机场方向,一条白色的“游龙”飞驰而过,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仅用了短短的六七分钟时间,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令人折服、赞叹。这就是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列车竟然是在地面上“零高度”飞行。

    ②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创造近乎“零高度”飞行的奇迹的呢?

    ③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首先要将列车腾空。

    ④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磁悬浮列车。这种磁悬浮列车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安装悬浮电磁铁,在轨道上铺设磁铁,利用磁铁的吸引力,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腾空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悬浮运行。

    ⑤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除了将列车腾空,还得让它前进。

    ⑥磁悬浮列车的驱动和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一模一样。通俗地讲,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它与列车上的电磁体相互作用,就能使列车启动……

    ⑦为了控制列车前进的方向,列车侧面安装了一组专门用于导向的电磁铁。当车辆发生左右偏移时,列车上的导向电磁铁与导向轨的侧面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排斥力,使车辆恢复到正常的位置……

    ⑧上海磁悬浮列车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430公里,比普通货车要快好几倍。那么,如此高速行驶的列车是如何做到行驶稳妥、安全可靠的呢?

    ⑨列车高速行驶,危险因素之一是转弯半径问题——转弯半径不能过小。上海的整条磁悬浮线路上需要转弯的地方也有几处,其中最大转弯曲线半径达到8000米,肉眼观察几乎是一条直线,因此在转弯时乘客不会有丝毫不适……

    ⑩由于磁悬浮轨道“平躺”在“光天化日”之下。万一轨道上出现障碍物对高速行驶的列车构成威胁怎么办?据介绍,磁悬浮轨道全线两边50米范围内装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隔离装置,人为在轨道上制造障碍几无可能。

    ⑪总之,磁悬浮列车的运行,真正实现了陆上交通工具的“零高度”飞行,是人类在交通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1.结合全文,请说出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零高度”飞行指磁悬浮列车能够在距离轨道仅约1厘米的地方悬浮运行,且速度极快。

    B. 第⑩段说明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

    C. 第⑨段主要通过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磁悬浮列车的转弯半径要足够大。

    D. 磁悬浮列车是人类交通技术领域的最大突破。

    3.本文围绕磁悬浮列车的“‘零高度’飞行”主要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梁衡

    ①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的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亦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⑤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高明的文章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

    1.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请概括。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第④段以一句名人名言引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证。

    B. 文中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比喻,生动地阐明了“只有理解了才便于记忆”的观点,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C. 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句子中“火种”指“记住的东西”。

    D. “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表示鸟飞的意思。

    3.从作者的观点出发,你认为语文学习在多背的同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30字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二)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因自谓竹溪主人。”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①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②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③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注释)①漫然:随便的样子。②臭(xiù)味:气味。③偃蹇:高傲的样子。

    (节选自明·唐顺之《竹溪记》)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A濯清涟而不妖  

    B亭亭净植    

    C陶后鲜有闻     

    D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2.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 今者项庄拔剑舞

    C.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   D. 似与游者相乐

    3.(1)用“/”给选文(二)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一处)

    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

    (2)翻译选文(二)画波浪线的句子。

    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4.选文(一)和选文(二)的作者在志趣上有何共同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孤独了300年的清代大诗人袁枚的《苔》,被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一夜爆红,“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词对生命的礼赞也让网友感动。网友评论称“平凡而卓越才是生活的根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凡人,就和潮湿角落的青苔一样,那么不起眼,但是被显微镜放大以后,你会发现苔也会和一朵花一样,很美,也会如牡丹一样开放,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散发着自己的光芒。非凡的牡丹毕竟只是少数,它们在变成牡丹之前,也一样追求着平凡与卓越,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本真。”

    材料二:网易娱乐2月24日报道,最近,一首只有20个字的小诗《苔》一夜之间刷屏。这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因为《经典咏流传》里的一段演绎被唤醒,仅3天,微信端与《苔》有关的阅读量就超3000万,成为春节期间朋友圈最热话题。

    材料三:乡村教师王峰表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实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虽然乡村的教学资源相对大城市而言相对落后,但是孩子们学习劲头很足,等开学的时候会把这首诗歌分享给学生们,告诉他们,每个人的梦想都不渺小,只要肯努力,照样可以像牡丹一样盛开。

    要求:①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②不少于600字。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规范,卷面要整洁,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