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简答题 2 题,单选题 12 题,填空题 5 题,实验题 2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简答题 共 2 题
  1. 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

    (1)硝酸钾溶液是常用的一种无土栽培的营养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2)10%的CaCl2溶液可作路面保湿剂。欲配制100 kg该路面保湿剂,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k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燃煤电厂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将CO2捕捉后再将其资源化可实现CO2的可持续循环。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CO2转化为CO的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和___________。

    (2)CO可以作为燃料,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的微粒图示。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化学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

    A. 元素种类   B. 原子个数   C. 分子种类   D. 原子质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A.②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木炭与氧气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黑色固体减少   B. 生成无色气体

    C. 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   D. 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铝   B. 硅   C. 铁   D. 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 Mg   B. Cu   C. Al   D. A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

    A. 延展性   B. 导电性   C. 导热性   D. 抗腐蚀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用于灭火   B. 作光合作用原料

    C. 干冰作冷冻剂   D. 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实验中,有气体生成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C + O2 ==== 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4

    B. 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C. 表示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40℃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②中溶液的质量为

    A. 30 g   B. 100 g   C. 130 g   D. 140 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40℃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能将饱和KCl溶液变为该温度下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 加水   B. 倒出部分溶液

    C. 加KCl固体   D. 加热蒸发水,再降温至该温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40℃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A. 20%   B. 29%   C. 37%   D. 4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部分)如图所示。

    (1)“碳循环”中循环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碳单质     B.碳元素     C.碳酸钙

    (2)二氧化碳由大气进入海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______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生活中常用铁及其氧化物

    (1)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导电性   B.导热性    C.有金属光泽   

    (2)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从A或B两组趣味实验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1)向一盛有少量干冰的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热水,立即产生浓厚的白雾,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

    (2)另取一盛有适量澄清石灰水的玻璃容器,向其中加入少量干冰,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最终杯中液面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碗中液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龙门、宋野等,原文有删改)

    咸鸭蛋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食品,咸鸭蛋黄还是制作粽子、点心等食品的材料。咸鸭蛋中富含锌、钙,对儿童身体及骨骼的生长有帮助,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贫血。

    资料1:腌制原理

    咸鸭蛋在腌制过程中,食盐通过蛋壳及蛋壳膜不断向蛋内渗透,虽然没有改变蛋白质及脂肪的成分,但却改变了蛋白中蛋白质的特性及蛋黄中脂质含量。

    资料2:腌制过程

    腌制鸭蛋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鲜蛋→检验(照蛋)→洗蛋→晾干→放入食盐水溶液中装罐→腌制。一般腌制30天,就能得到味美的咸鸭蛋。资料显示,将晾干后的鲜鸭蛋放入1%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0分钟,蛋壳(主要成分是CaCO3)与盐酸溶液发生反应,蛋壳表面的毛孔增大。放入饱和的食盐水中,溶液更易通过蛋膜进入蛋清,只需7天左右就可腌制出合格的咸蛋(蛋内的食盐含量及蛋黄内的油脂含量均达到国家标准),且口感很好。

    资料3:影响咸鸭蛋品质的因素

    咸鸭蛋的蛋黄指数是鸭蛋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蛋黄指数越高,品质越好。不同腌制条件对蛋黄指数的影响如下所示。

    资料4:咸鸭蛋的食用

    咸鸭蛋与鲜蛋的营养价值基本相同,但咸鸭蛋中钠、钙、铁、硒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比鲜鸭蛋高。特别是含钠量高,折算成含盐量,每只咸蛋含盐在6g以上。长期高盐摄取是造成高血压、胃粘膜受损等疾病的原因。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鲜鸭蛋及咸鸭蛋中均含锌、钙,“锌”“钙”指的是________(填“分子”、“原子”

    或“元素”)。

    (2)请写出蛋壳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影响咸鸭蛋品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

    (4)当腌制温度为25℃、腌制时间为30天时,用盐量为_____g/(100g),咸鸭蛋品质最高。

    (5)请写出一条食用咸鸭蛋的建议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铁的金属活动性。

    (1)若要证明Fe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X溶液可选用______,其现象为______。

    (2)若X溶液为少量硫酸铜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待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放入金属R,观察到R表面有黑色固体析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Fe、Cu、R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_____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_____(填“b”或“c”)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课外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A中盛有大理石,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稀盐酸,B中盛有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C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1)检查装置气密性:打开a, 用手捂住A瓶外壁,若观察到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A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

    (2)C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同学取“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锡纸”燃烧的原因

    “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探究二:“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锡的化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

    可知猜想_____(填“Ⅰ”或“Ⅱ”)成立;

    (交流讨论)(1)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________。

    (2)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如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Fe>Cu>A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