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2 题,其中:
选择题 4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33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0 题
  1. 1980年,中共中央某文件指出:“它可以满足社员联产计酬的要求,稳定生产队的经济主体地位,把调动社员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发挥统一经营、分工协作的优越性,具体地统一起来”。这里的“它”指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公私合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58年7月,中国各媒体先后报道湖北省长风农业生产合作社早稻亩产15361斤,放了一个大“卫星”。随即农业部公布夏粮产量同比增长69%,总产量比美国多出40亿斤。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关于粮食增产数据的报道

    A.真实可靠               B.不真实

    C.比较保守             D.有可能属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为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                B.人民公社广泛建立

    C.公有制成为单一经济成份               D.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这次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次会议是指1956年的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

    A.安徽、四川            B.安徽、贵州

    C.四川、云南            D.四川、湖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下列对小岗村改革的影响分析有误的是

    A.个体小农经济彻底消失        B.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它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它”指的是

    A.深圳经济特区         B.浦东开发新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海南经济特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发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和地区开放顺序与之相对应的是(  )

    A.大连——上海——长江三角洲——温州 

    B.厦门——大连——环渤海地区——武汉

    C.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武汉 

    D.浦东——大连——闽东南地区——温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广泛吸收西方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温州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           B.戊戌变法期间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辛亥革命后,民国时期政府就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人们还是看见许多穿长袍马褂的老汉、许多缠足的“小脚老太”。这说明

    A.缠足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  

    B.生活习俗的变迁城乡发展不平衡

    C.废止缠足的法令成为一纸空文 

    D.传统旧习的废除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表为葡萄牙首都里斯本1501---1550年物价变化的情况。带来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三角贸易”是15到19世纪西方殖民掠夺的一个重要方式。读下图《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航程B贩运的主要是 

    A.枪支和工艺品         B.香料和布匹

    C.黑人奴隶           D.黄金和白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英国1786年每百支棉纱价格为38先令,1800年下降到9.5先令,1807年为6.75先令。导致棉纱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科学进展             B.棉纺技术的革新

    C.城市人口增加             D.城镇化加快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015年5月1日,第42届世博会在意大利米兰隆重开幕,其中英国馆的第一展室中展示了该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突出成就,在该展室你会看到

    ①火车     ②有轨电车     ③汽船       ④ 飞机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从1800年到189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11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81倍。到1900年,美国有6个城市的人口超过50万,纽约达到350万。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

    A.人口下降               B.城市化进程加速    

    C.联邦政府成立            D.小农经济破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是1976年民主德国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纪念一项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成果诞生100周年,这项成果的发明者是

    A.哈格里夫斯           B.西门子

    C.卡尔·本茨             D.贝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

    A.破坏性严重             B.持续时间长

    C.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D.加剧各国之间矛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图片能反映罗斯福政府通过增加就业来拉动内需的措施有

    A.①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20世纪90年代初,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最先出现于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日本学者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中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经济高积累。”这一材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是

    A.混合市场经济                B.政府主导型经济

    C.统制经济体制                D.计划指导型模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有一份报道这样写道:“卡塔尔多哈时间11月10日18时34分,(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大会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尔用一记槌声表示: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获得了通过!”若为这则报道再加上年份,应该是

    A.1986年                     B.1994年

    C.1995年                     D.2001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2015年4月25日,“高山王国”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人员、财产和文化遭受了罕见的重创。尼泊尔除努力自救外,如需向国际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一位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点归纳如下:下列组织最能体现模式3特点的是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和司法统一;合作化程度高

    模式2

    逐渐取消贸易壁垒;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组织

    模式3

    参加国家和地区最多;经济区域集团化水平较低;目前是经济论坛

    A.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中说:“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由此可见,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目的是

    A.建立世界货币体系         B.建立世界金融体系 

    C.提高世界贸易关税         D.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在亚洲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亚洲国家制造耐克鞋所获得的利润仅仅只是美国的零头。这一现象表明

    A.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          

    B.世界贸易组织受到美国全面控制  

    C.亚太经合组织没有起到作用         

    D.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存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下列言论中属于他的是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D.“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庄子·天下篇》记载:“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这段话描写的应该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中国古代一位浙江籍思想家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首次从哲学角度肯定了工商行业在未来理想社会中与农业一道,居于本体地位。这位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王守仁       D、黄宗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某思想家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梁启超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顾炎武                    D.严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某位同学在游览临沂洗砚池时,发现了一首残缺的诗,“□□故里无后人,半亩方塘砚池开。一代书圣挥笔去,遍地学子书中来。”据此推断这首诗最有可能是在赞美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欧阳询        D. 黄庭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温州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一部作品“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态人情”,学术界称之为“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这部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这段材料最早可能出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这位思想家是

    A.谭嗣同                   B.梁启超

    C.康有为                   D.严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俗称“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秀,小兔子是胡适。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大兔子:采取“兼容并包”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

    B.中兔子: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C.小兔子: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D.三只兔子所倡导的新思想,指导了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下列史实与李大钊无关的是

    A.最早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和学说

    B.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积极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 

    D.在北大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宋代不仅在物质文化方面有很大成就,在科技文化方面同样有着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可为中国为印刷术之祖国的完全无可争议之依据的,就是第十世纪到第十二世纪所出版的中国的古版署之存在。……印刷术在中国盛行,远较欧洲为早。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四种伟大发明的流入传播……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据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他的西传》等摘录

    (1)指出宋代在印刷术方面的贡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这一贡献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北宋词作一览表(部分)

    时期

    流派

    特点

    北宋

    婉约派

    以市井风光入手、语言清浅

    北宋

    豪放派

    打破诗词界限、刚健豪放

    材料三:《墨竹图》文同,北宋      

    (2)分别指出材料二中词流派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三中所反映艺术形式的主要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创新”是推断国家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新政的推行,经济以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向好的转变,但同时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为美国此后连年的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不断上升播下了种子,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方国家70年代开始的“滞涨”埋下了隐患。

    ——刘存宽《论罗斯福“新政”》

    材料二: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最低点,出现了42年间第一次的连续的财政盈余。”

    ——克林顿总统在2000年1月的国情咨文

    材料三:黄安年教授:“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在社会主义国家。”

    (1)结合所学,概括罗斯福推行新政的目的。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新政引发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克林顿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经济特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他们两人“挽救”社会制度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