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连线题 2 题,单选题 5 题,非选择题 3 题
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 题
  1. 有学者指出,专卖制度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若干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实行垄断经营,其目的主要是与商人争利。据此分析专卖制度

    A. 是重农抑商的体现

    B.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 就是官府垄断商业

    D. 否定重农抑商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造成这种文化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

    B. 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C. 魏晋时期佛道盛行,援老入儒

    D. 门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70年,尼克松作为美国现任总统在公开场合第一次有意地将共产党中国称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坦率地将之称为:“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信号。”这表明美国

    A. 在国际舞台上陷于孤立

    B. 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 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D. 意图改善中美两国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构成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历史概念应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及条件;②历史事件的内容及其发展演变过程;③历史事件的结果及其影响。

    请你结合历史概念的相关要素,从下列历史口号中任选—个,进行历史概念表述。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实业救国

    (3)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4)打土豪,分田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王安石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尽变神宗法度,上误神宗皇帝。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此皆非神祖之意,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九

    材料二将次天明,老抠起身,蓬着头同一赤脚蠢婢,赶二猪出门外。婢携糠秕,老妪取水,用木杓搅于木盆之中,口中呼:“罗,罗,罗,拗相公(王安石执拗,民间称为拗相公)来!”二猪闻呼,就盆吃食。婢又呼鸡:“朔,湖,湖,翊王安石来!”群鸡俱至……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畜养鸡豕,都呼为拗相公王安石,把王安石当做畜生。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材料三“呜呼,皋夔伊周,遐哉邈乎,其详不可得闻,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

    ——梁启超《王荆公》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以来官方和民间否定王安石变法的理由。

    (2)梁启超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分析梁启超推崇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5 题
  1. 《宋史·职官志》记载:“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予朝政,侍郎、给事中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职,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司谏、正言(即唐朝拾遗、补阙)非特旨供职亦不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完善了中央官制

    C. 保证了皇权独尊

    D. 扩大了官吏来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李鸿章致郭嵩焘的信中写道:“曾竭晤恭邸,极陈铁路利益.......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这主要反映了

    A. 经济近代化与思想近代化脱节

    B. 李鸿章与文人学士为敌

    C. 单纯改良方式不适合近代中国

    D. 晚清时期文人相轻严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汪康年在《论铁路国有与民有》一文中指出:“各省筹款之难,不能动工者,其总协理以下,坐耗薪水如故也。筹款易者,则争角剧烈,靡费尤甚。于是七八年之久,筹款一二千万,仅成路一二百里有之;筹款数百万,仅成路数十里有之;而用人之冗乱,采办之侵蚀,与官办无异。”材料反映出

    A. 近代铁路建设资金缺乏

    B. 官办与民办均出现腐败

    C. 民办铁路建设成效不佳

    D. 近代中国铁路建设艰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依据“陶片放逐法”,雅典公民大会每年可以放逐一位政治领袖,投票时只要在陶片上刻上名字即可,不问过失,也不问罪行,只要获得票数超过六千,即遭放逐。由此可见该方式

    A. 简单粗暴

    B. 有利于保护民主政治

    C. 群体意志至上

    D. 对优秀公民很不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地图反映人类在某个历史时期内自然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状况及其变化。据此对以下两幅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 两幅图体现的贸易没有本质的区别

    B. “丝绸之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C. 世界殖民和贸易不利于世界市场发展

    D.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是贸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管仲杂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时就曾极力推行鼓励人口增加的政策,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国语·齐语》,驱使青年男女早婚早育。

    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是最早详细论述人口问题的思想家。他主张,缺少人口耕种的土地,只是一种得不到收获的“虚地”,要生产出足够的衣食必须“力”(劳动),而“力”则来自劳动人口。所以,贤明的统治者应当使国家富、人口多,“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墨子·节葬下》)。

    ——摘编自《足够古代人口思想》

    材料二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美国一直保持着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出现过3次人口快速增长的高潮:

    第一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18世纪末至1859年以前。

    第二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南北战争后的1862年至1915年。

    第三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1946年至1965年间。

    过去两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始终保持着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从美国建国到其人口增长到1亿用了139年的时间,而从1亿到2亿则只用了52年,从2亿增长到3亿更是只用了短短的39年,这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独一无二的。......人口的持续增长给美国带来了诸多利益,但与此同时,它也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或不确定因素......显而易见,在亨廷顿等美国的政治精英们看来,外来移民尤其是欧洲以外的第三世界国家移民的大量涌入,会严重威胁到美国传统的白人基督教文明,重塑美国的政治和文化,严重侵蚀美国的立国之本——由西方文明所界定的民族认同以及美国信条原则所界定的政治原则,从而“导致小阿瑟·施莱辛格所说的‘美利坚分裂国’。”

    ——摘编自高英东《美国问题研究报告(2011——美国的实力与地位评估》

    材料三中国的人口经济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人口方面的变化,包括劳动力短缺和老化、持续低生育率和快速老龄化。人力短缺问题已经上升为主导性的新人口问题。....中国目前面临的是“低生育率人口问题”。.....提出全面鼓励二孩应该成为紧迫的国家选择。

    ——穆光宗《“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人口政策选择》

    (1)根据材料一,指出管仲和墨翟关于人口问题观点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产生的历史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认识人口政策的制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东京审判”的正式名称是“远东国际军事审判”,是由盟国设立的审判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战争罪行的法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战胜国向战败国只是要求赔款及割让领土,这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种。鉴于这一教训,人们考虑这一次国际审判,要在调查的基础上,重在追究战争责任。

    由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所以对审判有绝对发言权,基于利用天皇的影响而顺利实施占领的考虑,美国与天皇的亲信及政治家合谋,以“东条等陆军军人对战争负责”为由,使昭和天皇免除了战争追责,官僚及财阀等人的责任也未被追究。日本杂旧金山和约中表示接受了东京判决的结果,因美国的冷战政策,审判只进行了一次便结束。此后,战犯嫌疑人被全部释放。25名A级战犯中,除了7人被判死刑外,其余的也全部被释放,A级战犯嫌疑人,曾任东条内阁工商大臣的岸信介后来还当了首相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东京审判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美国在东京审判前后对日政策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孙中山被称为“国父”(中华民国之父),凯末尔被称为“土耳其人之父”。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凯末尔有“凯末尔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改革主义,世俗主义和共和主义。凯末尔是一位实践或实用主义的政治家。他的言论往往是根据实际经验,针对具体形式而作出的。

    凯末尔主义“六个原则”中,字面上没有提“民权”“民生”,但“共和主义”指明“人民统治”而非专制独裁,“平民主义”主张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职责是为了人民谋福利,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原则一致。凯末尔改革中,把法制改革放在核心位置,用法律保障民权,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人民受教育和谋发展的权利。“世俗主义”主张废除一夫多妻的落后制度,消减宗教方面的禁锢,使社会生活世俗化。“国家主义”鼓励私营经济,保护农民的私有财产。凯末尔主义中的“民权”“民生”问题,是制度变革和国家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听起来入情入理,其实只是他个人的构想,至少在他活着的时候,尚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北伐后,国民党取得全国政权,理论上尊奉孙中山三民主义,实际上既未兴民权,也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早,但直到1925年去世时“革命还未成功”,留有遗憾。凯末尔领导民族独立战争,三年多取得成功。

    ——摘编自王三义《怎样评价历史上的国父们?——从凯末尔与孙中山的“成”“败”谈起》

    (1)依据材料,指出孙中山和凯末尔思想的共同特点。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三民主义和凯末尔主义实践结果迥异的原因。今天评说这两位历史人物时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