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3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了

    A.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           B.生物来源于非生物

    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25年,生物学家Wilson预言:“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找。”。之所以能这样说,是因为

    A.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B.一切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进行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哪一结构在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存在

    A.染色体     B.细胞核      C.核糖体       D.线粒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几种结构中,蛔虫细胞与蓝藻细胞都没有的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核膜      D.染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组细胞结构与其生理功能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核糖体——合成多肽        B.线粒体——丙酮酸彻底分解

    C.中心体——形成纺锤体      D.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用不同温度处理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的曲线图,用以测试酶的催化效率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0~70℃之间,随着温度上升,酶的活性逐渐增强

    B.在70~100℃之间,随着温度上升,酶的活性下降

    C.α-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是70℃

    D.温度超过70℃,α-淀粉酶的活性丧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发现,在其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药物后,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         B.NADPH的积累,水的分解减慢

    C.ATP合成所需的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D.暗反应生成水减少,光反应原料不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式中X代表

    A.H2O    B.[H]    C.P    D.Pi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所得到的水解产物总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比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了900,由此可以推测出

    A.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      B.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

    C.该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目      D.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可以和特定的试剂发生特定颜色反应,从而可以对相应化合物进行鉴定。下列哪组试剂不能用于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的鉴定

    A.詹那斯绿B染液           B.苏丹Ⅲ染液

    C.甲基绿—派洛宁染液       D.双缩脲试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人设计实验探究元素X是否属于必需元素,其构思大致如下:

    本实验中甲组、乙组之间存在着空白对照,乙组中实验前(无X元素)与实验后(有X元素)之间存在着自身对照,两组对照中属于对照组的分别是

    A.甲组、实验前    B.甲组、实验后

    C.乙组、实验前   D.乙组、实验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甲、乙、丙各图分别表示生物的一项生理活动,下面的描述或表达有误的是

    A.甲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B.乙图表示细胞从膜外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物质

    C.丙图b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

    D.甲图所表示的生理活动不能在丙图细胞发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黑暗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绿色植物细胞,CO2含量最高的部位是

    A.线粒体基质     B.叶绿体基质    C.细胞质基质    D.叶绿体类囊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环境温度和CO2浓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中

    A.C3增加、C5减少    B.C5增加、C3减少

    C.C3、C5都增加    D.C3、C5都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表面结构的改变 B.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各器官中,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是

    A.精巢     B.卵巢     C.子宫      D.花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生物的下面四个细胞分裂图解中,哪一图解可以在其他器官找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一对大龄夫妇结婚后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YY的孩子。下列叙述最符合实际的是。

    A.这个孩子表现为女性              B.该孩子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卵细胞不正常

    C.这个孩子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该孩子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精子不正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哺乳动物的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当一个精子进入后,卵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阻止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使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普通小麦含染色体42条,有六个染色体组。则普通小麦的单倍体含染色体几条?

    A.6     B.7    C.21   D.4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豌豆是自花授粉植物,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欲知其是否纯合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自花传粉,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B.与一株矮茎豌豆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C.与一株高茎豌豆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D.用花粉离体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某段DNA片断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中腺嘌呤(A)占碱基总数的10%,尿嘧啶(U)占碱基总数的30%,则转录出该mRNA的DNA片断中,腺嘌呤(A)所占的比例为

    A.10%       B.20%       C.30%       D.4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数比为

    A.4:1           B.3:1           C.2:1           D.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如下图所示的四个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C.四图都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图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豌豆子叶得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让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

    A.9:3:3:1         B.3:1:3:1

    C.1:1:1:1         D.2:2: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RNA聚合酶

    B.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DNA聚合酶

    C.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转录,原料为脱氧核糖苷酸

    D.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A.1∶1     B.1∶2     C.1∶3     D.1∶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噬菌体、禽流感病毒和小麦都属于生物,组成它们的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A.4、4、4    B.4、4、5    C.4、4、8    D.8、4、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大肠杆菌的某蛋白质分子有1条肽链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a,假如组成此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结构基因最可能有碱基多少个?(不考虑终止密码)

    A.3(a-18)/b  B.6(a-18)/b  C.3(a-18)/(b-18)  D.6(a-18)/(b-1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鸡的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基因型cc的为白色。已知鸡的芦花斑纹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一只基因型为ccZb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后代表现型分离比应是

    ①后代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1∶1    ②芦花鸡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2∶1

    ③公鸡中芦花和白羽毛之比为:3∶1  ④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之比为:3∶3∶2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下图表示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

    (1)图中标号6参与____________的形成。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2)图中标号9中的主要功能物质,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中学实验用于对9染色的常用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3)如果用詹那斯绿染液对该细胞染色,被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   ]________。

    (4)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剂对该细胞染色,被染成红色结构有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5)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6)若该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有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而应添加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特别丰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是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请结合图解分析回答:

    (1)如果该过程发生在动物的精巢,A、C、G分别表示什么细胞?

    A、________   C、________

    G、

    (2)若D表示卵细胞, C、G分别表示什么细胞?

    B、________   G、________

    (3)甲过程染色体有哪些特殊行为?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4)染色体减半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过程,染色单体消失发生图中的________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遗传物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发现的问题:

    (1)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证明了在“S”型细菌中,必然存在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S菌活细菌的________。

    (2)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型菌的________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________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法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若用DNA被32P标记、蛋白质的S是32S噬菌体侵染DNA中P是31P、蛋白质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产生的子一代噬菌体中含是32S的占________%;子二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32P的占________%。

    Ⅱ、下图为人类两种遗传病家族系谱。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已知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请结合遗传系谱图回答:

    (4)甲病的遗传是________遗传病。

    (5)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Ⅲ-10的基因型是________。

    (6)若Ⅲ-8与Ⅲ-11婚配,生育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剩余出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Ⅰ、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的概念图。请回答:

    (1)①、②、④、⑤的物质运输名称分别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图中必需有载体蛋白参与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填编号)

    Ⅱ、某课题小组为了确定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假设: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线粒体中,不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02(与预测结果不相符)。请分析回答:

    (3)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合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原因是肝细胞利用保存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产生的CO2扩散进入细胞质基质中。

    改进措施:________。

    (4)实验步骤⑥依据的原理是丙酮酸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水彻底分解成

    ________,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是否有________产生来判断丙酮酸是否被分解。

    (5)本实验中,能否用酵母菌细胞代替干细胞?________。

    原因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