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柳(xù)    粼(líng)   痪(tān)    树(chà)

    B.岸(tí)    笑 (nì )   憔(chuì)   寒(zhàn)

    C.温(xīn)   告(shòu)   分(qí)     间(shùn)

    D.感(kǎi)   散(chāi)   着(zuàn) 视(nín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分歧   铺垫   惭愧   各得其所

    B.诀别   若大   应和   水波粼粼

    C.瘫痪   捶打   脸颊   浑为一谈

    D.严历   挨凑   澄清   形影不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加横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妈妈今天到市场买了番茄、辣椒、玉米、马铃薯等很多蔬菜。

    B.光头强这个动画形象对我并不陌生。

    C.我的家乡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D.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文学常识,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泰戈尔——《金色花》——印度尼西亚文学家——《泰戈尔诗选》

    B.老舍——《济南的冬天》——现代作家——《老舍全集》

    C.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英国首相——《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全元散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2)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3)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           。  (《过故人庄》)

    (5)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

    (6)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语文实践,口语交际。

    1.2013年10月1日,四川乐山迎来大批外地游客。假如你作为志愿者参加了对他们的接待工作。在某景区,你看到一位游客正要往墙壁上刻字留念,你会怎样劝说他放弃这个念头?

    2.听话听音,例如邻居说:“你家小华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他在弹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钱塘湖春行》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欣赏美景时     的感情。

    2.诗人的游览路线:诗以“          ”起,以“         ”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客问元方:“尊君在?”答曰:“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太丘去(       )

    (2)门外(         )

    (3)尊君在(       )

    (4)君久不至(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4.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3)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选文节选自《    》,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人名)。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仿照例句,说说下边加横线的词好在哪里。

    例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这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征,很有感情。)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4.第三段描写的对象是春雨,为什么还要突出对小草儿和树叶儿的描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美丽的故事

    (1)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2)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3)可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着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4)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5)妈妈笑了:“是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那个大信封。

    (6)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

    (7)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8)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第2自然段加点词“极其”,你认为“极”字用得好吗?请你说明理由。

    2.看第3自然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下面这个句子。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3.第3自然段,为什么把“老师”称为“妈妈式”的?

    4.第7自然段,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内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

    题目:想起这件事,我真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如“后悔”、“懊恼”、“高兴”或其它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补全题目。

    2.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议论或抒情。

    3.不少于6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