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飞扬的诗词文化的乡愁

    中华诗词是文化百花园中最为葳蕤芬芳的一枝。史志、经书、宝笈、医典、铭文、石刻、楹联、题额、戏文、歌赋、唱词、散曲、小令、灯谜、书画、碑帖等文字典籍,哪一个都离不开诗词之美。中华诗词有高傲的颜值和尊贵的禀赋,却以平近的方式潜流在我们的血脉里,滋养了中华民族高贵而纯洁的心灵。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自古以来的中华经典无一不是智慧的深泉、文化的航标、思想的峰峦。爱国主义是中华诗词的永恒主题。从春秋楚国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仰天长叹,到战国时期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从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耿耿忠心,到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浩胸怀,爱国、为国、利国、报国是中华儿女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华诗词的思想高地。历览前贤先烈,他们在诗词中凝聚了最浓烈、最真挚、最深沉、最持久的爱国情感。在凝成民族性格、传承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心理方面,中华诗词功不可没、无可替代。

    “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中华诗词独有的魅力。寥寥数个字,绵绵无穷理,诗律词格中隐藏着深奥的哲理玄思。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揭示了新陈代谢、新旧转化的客观规律;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因指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深邃如夜空;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出了知与行、学与思的哲学关系……诗人在诗词韵律中搭建自己人生的亭台楼阁,畅达时自成风景、各领风骚,赋闲时以逸待劳、守静待动,逆境中韬光养晦、不与乱世争英雄,不失为一种人生韬略。

    没有宋词就不是宋朝。北宋九皇、南宋九帝,虽然饱受内乱与围剿,却享国320年,成就了中国古代一次文化的复兴。范仲淹、柳永、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李清照、岳飞、陆游等文学名家如烟花绽放在宋朝的夜空。岳飞的“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读得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直教人跃马挥戈征战死;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气势千钧,豪情万丈;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忧心系南宋,正气满乾坤,英雄豪气直上九霄,殉国之心耿耿昭然。这些情感鲜明的宋代诗词大多来自中原、出自汉人,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锋、大汉民族与游牧民族争战的背景下形成的文化奇葩。抗辽、抗金、抗元战争几乎贯穿了大宋王朝一半的生命时长,而宋的三个对手辽、金、元对中华诗词也有自己的贡献。如金主完颜亮的“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如此猎猎有声的诗句,怎不令残宋弱帝们胆战心惊!多民族诗词的同坛斗妍,催生了多样多元多彩的中华诗词,建构了共生共荣共享的中国文化。

    继承与创新,分享与共赏,刚健与柔美,雅趣与流俗,正因各个朝代、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各个流派都为中华诗词盛宴奉献出自己的风味,中华文化才如此流光溢彩、五光十色。

    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乡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又指出:“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包括中华诗词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责任。        

    (节选自同名文章,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对“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乡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诗词承载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B. 中华诗词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C. 中华诗词展示了多彩的民族文化

    D. 中华诗词具有超出时空的声韵美

    2.下列对“材料一”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碑帖:“帖”的读音是“tiè”。

    B. 丹心:“丹”字的第三笔是“丶”。

    C. 韬光养晦:比喻才能、韬略过人。

    D. 奇葩: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无情不作诗

    《红楼梦》里黛玉与湘云曾月夜联诗。湘云看到池塘上惊起一只瘦鹤,出了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呢,见到一轮月儿冷冷清清,想了一会儿,吟出一句“冷月葬花魂”。这两句诗,看上去都只在描写一种外在的景物,实际上却字字传递着浓烈的情感。寒塘,鹤影,冷月,花魂,这样的诗,必是寄人屋檐之下、人生遭际相似的湘云与黛玉才能作出的,如果换了春风得意的王熙凤,肯定对不成。

    为什么王熙凤就对不成?因为王熙凤没有黛玉的人生遭际,也就没有那种忧伤、萧索的情怀,对事物的看法就会不一样。寒瘦、清冷,这不是王熙凤的风格,她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式的。所以,字句可以雕琢,故事可以敷衍,唯独“情怀”二字作不了假,是怎般情怀,便作怎般诗,诗歌就是诗人情怀的一种外化与呈现。

    我们读诗,其实就是在读人,读诗人的遭际,读诗人的情怀,读一个个远去的灵魂。好的诗歌,可以让它的作者千年之下依旧血气充满,栩栩如生。我们读《诗经》,最百读不厌的不正是那渭水河畔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爱情?读《离骚》,感动最深的不正是那憔悴诗人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情怀?读《古诗十九首》,念念不忘的不正是那天涯游子的羁旅乡愁与闺中少妇的无尽幽怨?等读到了建安诗人逸兴遄飞、光英朗练的佳句,读到了盛唐诗人洒脱自然、天地入我胸怀的名篇时,我们越来越坚信:优秀的诗篇正是人生情怀结出的花朵,优秀诗篇里必然流淌着诗人不同流俗的襟怀与独一无二的性情。

    这样的襟怀性情,未必就一定是家国天下,先忧后乐。它可以是人生如寄的感慨,是来去亲疏的触怀,是儿女情思的表达,但无论何者,它一定是真诚的、健朗的、敏感的。诗人们咏之于江边白露,舞之于月下乔木,寄意春花秋月,卧听松涛虫鸣,他们从一切自然事物中寻找诗意的触发,又在一切自然事物中寄托人生的慨叹。他们的诗中,一花一草莫不被赋予灵性,哪怕再私人化的情感,也都显得真诚动人。

    真情所至,方有高格。所以,当前我们要繁荣发展中华诗词,决不仅仅是对传统诗词经典的背诵记忆和知识比拼,而是要运用中华诗词的传统艺术形式,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诗词作品,从而达到时代精神与诗词艺术的完美结合。

                             (节选自同名文章,有删改)

    1.根据“材料二”相关文字,推断下面诗词不属于黛玉所作的一项是

    A.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B. 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C.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D.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2.下列语句符合“材料二”内容的一项是

    A. 不仅王熙凤对不出“冷月葬花魂”,湘云也对不出这般寒瘦、清冷的句子。

    B. 优秀的诗篇都能反映出诗人家国天下、先忧后乐的不同流俗的襟怀与性情。

    C. 诗歌之所以能够真切感人,是因为诗中的一花一草都被赋予了儿女情思的私人化情感。

    D. 文章结尾对诗词创作提出“有温度”的主张,是在强调诗歌创作要抒真情。

    3.下面关于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中提到中国古代史志、经书等文字典籍,由乾隆皇帝主持纪昀等人编撰的《四库全书》堪称经典,它分经史子集四部,如《论语》《孟子》归入经部,《史记》《资治通鉴》归入史部。

    B. 古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等都有严格规定。词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按字数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C. 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时期,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创造出独树一帜的诗风——“建安风骨”,他们的诗歌代表作有《龟虽寿》《燕歌行》《白马篇》等。

    D. 盛唐是中国古代诗歌成就最高的时期,盛唐诗人及其代表作可谓耳熟能详,如李白《将进酒》、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王昌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商隐《锦瑟》、杜牧《泊秦淮》等等。

    4.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分析,不属于《中国诗词大会》成功原因的一项是

    A. 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千古、驰名中外。

    B. 所选诗词,浅显易懂,妇孺皆知,甚至连外国人都熟悉。

    C. “诗词大会”面向人人,更亲近百姓,更亲和大众。

    D. 通过时尚的“包装”,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代生活的距离。

    5.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华古诗词,请分条陈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福耀四海

    (加拿大)姚船

    ①一场大雪。窗外银装素裹,变成一个充满童话般如诗如幻的白色世界。太阳升高,璀璨的阳光照射在白皑皑的街道上,折射出耀眼光芒。

    ②昨天天气好,还没下雪。我们出去散步,见隔两幢房子的邻居门口,一对老人正在门上贴挥春。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大门正中一个斗大的“福”字,刚劲有力,似乎墨迹未干。驻足欣赏,大家聊了起来。男的道,他俩刚从中国来女儿家探亲。这个福字也出自他的手笔。他谦逊说,自个写的没外边卖的好,但出自内心。他太太接上嘴,这般年纪,能健健康康出远门走走,算是福气;能和儿女后辈相处,更是有福。

    ③我久久琢磨着两位老人的话。福,也许是中国人心灵中最向往祈求的。个人有福,人生顺遂,健康长寿;家庭有福,老小平安,温馨和谐;国家有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不但把福字记在脑海,而且写在挥春上,红纸金字,贴在大门,挂在大厅,喜闻乐见。不管漂洋过海,离乡十万八千里,也时时把福念揣在心里。

    ④近年,随着移民日增,在多伦多这个加拿大华人最多的城市,红色对联,福字挥春和福字月历几乎随处可见。农历岁末,不单华人商场、餐馆,店铺和居屋,连主流大商场都会出现用中文写的“恭喜发财”,还挂着大大的“福”字。

    ⑤记得上周末,我们和友人一家在酒楼茶叙。当时他们刚从中文班接女儿回来。小女孩约七八岁,长相甜美,口齿伶俐,在我们面前秀她学会的中文,指着餐牌喃喃念着,这是虾饺、烧麦,这是肠粉、叉烧包。我们点头称赞。忽然,她有点神秘地把头挨近妈妈,悄声说,你看收银柜台那里,把福字挂错了,颠倒。她妈忙说,人家是故意倒过来贴的。为什么?她睁大眼睛,有点迷惑。

    ⑥我笑着给她讲一个传说。有一年年关将至,皇宫里的太监和宫女忙个不停,张灯结彩,贴挥春。有个不识字的小太监把福字贴反了,头朝下。刚好皇帝走过看到,勃然大怒。幸而旁边一位老太监脑筋灵活,随即应道,皇上,福“倒”乃福“到”之意(谐音),五福临门,吉祥如意,国泰民安,此乃天意,皇上之福气也!皇帝听后,龙颜大悦,小太监避过血光之灾。后来,把福字倒过来贴的做法传开,成了民间一种风俗习惯。

    ⑦虽然小女孩不一定听得懂,但对福字的印象相信会更深。其实,不管福字是正着贴还是倒过来贴,它在华人心中,永远是崇高神圣的期盼和追求。虽然无形,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它是一种精神力量,鞭策人积极向上,鼓励人行善向好。祈福、积福,让更多人有福,是炎黄子孙祖祖辈辈善良纯朴的愿望,更是千百年来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华人移居海外,目的是想过另一种美好新生活。新移民抵达后,辛勤工作,艰苦创业。造福自己,建立新家园;也造福社会,为第二故乡做出贡献,潜移默化把福念传播。

    ⑧我又想起近期发生的一件事。城市警方召开记者会。据透露,在华人聚居地区,接连发生几宗入屋盗窃案,受害者都是华人。警方呼吁民众,尤其是华裔,要提高警惕,做好防范措施。同时,不要在门口悬挂或张贴有族裔色彩的物品,以免成为窃贼目标。

    ⑨对于警方及时提醒居民注意家居安全,大家都称道。但连门口的挥春也不要,华人却不敢苟同。斩脚趾避沙虫,并非对付歹徒的有效良方。优秀的文化传统,尤其在异国他乡,更感亲切,哪能随便丢弃?可见在加拿大这个多元文化国度,少数族裔要完全被主流社会理解认同,也非易事。

    ⑩把门前车道和人行道的雪清理完毕,我们到邻近商场,买小孙子喜爱的红灯笼。这是在除夕夜跟红包一样必备的礼物。几年前,我们约儿子一家周末去逛华人举办的年宵市场,让他们感受一下春节热闹气氛,顺便买点家乡特产年糕糖果。小孙子被一个摊位上能折叠的彩色灯笼吸引住。我说,挑一个喜欢的,爷爷买给你。他高兴地睁大眼睛,眼珠子滴溜溜转。五彩缤纷,他一时拿不定主意,遂把纯真的眼光投向妈妈。英裔媳妇微微一笑,马上摘下一个,又指着吊在灯笼下面那个被金色花边围住的“福”字,亲切对孩子说,这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以后,每逢春节,我们都会买一个小红灯笼给孙子,希望他拿在手上,传承在心里。

    ⑪ 回家的路上,我看到,随着春节临近,小街居屋门口的红对联和福字挥春越来越多。像朵朵红花,也像团团火焰,在白雪映衬下,显得更加光彩夺目。传统的信念,并没有随时间而流失,也不会因地域而淡忘。福耀四海,福飘四方。

    (节选自作者同名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银装素裹:“裹”在字典中“亠”部和“衣”部都能查到。

    B. 祈求:“祈”读音为qí。

    C. 伶俐:在文中的意思是机灵乖巧。

    D. 血光之灾:在文中的意思是杀身之祸。

    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挥春:通用于粤语地区,包括春联、门联、福贴等,是春节时使用的传统装饰物。

    B. 五福临门:就是幸福来到家中,一般认为五福是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C. 除夕:是农历每年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又称除夜、大年夜、大年三十、元夕。

    D. 红包:也叫压岁钱。过春节时长辈给晚辈希望其平平安安,晚辈送老人期盼老人健康长寿。

    3.贴春联和福字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其实不只是春节,许多传统节日也有特定的习俗,找出下面节日与习俗不对应的一项是

    A.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一天人们会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

    B.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这一天人们会安排祭祖扫墓,踏青,植树,插茱萸等活动。

    C.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这一天人们会安排赏月,赏桂花,吃月饼,饮桂花酒等活动。

    D.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这一天人们会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饮菊花酒等。

    4.下列对作品的理解或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写到一对老人贴福字,“福”既有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又有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B. 红色对联、福字等在多伦多随处可见,表明春节习俗已经得到了加拿大民众的认可。

    C. 文章写入了倒贴福字的小故事,解答了小女孩的疑惑,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D. 文章多次运用回忆的方式,从多个角度来写福,层层深入,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5.⑧⑨两段写了警方及华人对于防范盗窃案件怎样的态度?谈谈你对这两段话写作意图的理解。

    6.鉴赏文章末段画线句子“像朵朵红花,也像团团火焰,在白雪映衬下,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7.本文以“福耀四海”为题,结合全文理解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8.文章第②段中春联的内容是今天和平年代的人们表达的心声。在小说《红岩》中,狱中的革命者在庆祝新年时,题写在各个牢房门口的春联是这样的:

    其一: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横批:极乐世界。

    其二: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横批:苦尽甘来。

    请结合《红岩》回答问题。

    (1)两幅春联反映出革命者怎样的精神内涵?谈谈你的理解。

    (2)这样的精神内涵在小说中的革命者身上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请举例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上方山记

    (明)袁宗道

    毗卢顶①之右,有陡泉。望海峰左,有大小摘星峰。大摘星峰极高。一老僧说,峰后有云水洞,甚奇邃。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诸公两手扶杖,短衣楚楚,相顾失笑。至山腰,少憩,则所谓一百二十寺者,一一可指数。

    予已上摘星岭,仰视峰顶,陡绝摩天,回顾不见诸公,独憩峭壁下。一物攀萝疾走,捷若猿猱,至此,则面目黧黑,瘦削如鬼。予不觉心动,毛发悚竖。讯之,僧也。语不甚了了,但指其住处。予尾之行,入小洞中,石床冰冷,趺坐②少顷,僧供黄茅汤,予啜罢,留钱而去,亦不解揖送。诸公登岭,皆称倦矣,呼酒,各满饮。黄昭素题名石壁。

    蛇行食顷,凡四五升降,乃达洞门。入洞数丈,有一穴甚狭,若瓮口,同游虽至羸者,亦须头腰贴地,乃得入穴。至内,始篝火,一望无际,方纵脚行。数十步,又忽闭塞。过此,则堆琼积玉,荡摇心魂,不复似人间矣。有黄龙、白龙悬壁上;又有大龙池,龙盘踞池畔,爪牙露张;卧佛、石狮、石烛皆逼真;石钟、鼓楼,层叠虚豁,宛然飞阁。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突然起立者,名曰须弥,烛之不见顶。又有小雪山、大雪山,寒乳飞洒,四时若雪。其他形似之属,不可尽记。大抵皆石乳滴沥数千年积累所成。僮仆至此,皆惶惑大叫。予恐惊起龙神,亟呵止。篝火垂尽,惆怅而返。将出洞,命仆敲取石一片,正可作石砚。每出示客,客莫不惊叹其过昆山灵壁也。

    从云水洞归,诸公偃卧榻上。食顷,余曰:“陡泉甚近,曷往观?”皆曰:“佳。”遂相挈循涧行。食顷至。石壁跃起百余丈,淡黄色,平坦滑泽,间似五彩。壁上有石,若冠若柱,熟视似欲下堕,使人头眩。壁腰有一处,巉巉③攒结,成小普陀,宜供大士。其中泉在壁下,泓渟④清澈,寺僧云:“往有用此水熟腥物者,泉辄伏。至诚忏谢,复涌出如常,故相传称圣泉。”余携有天池茶,命僧汲泉烹点,各尽一瓯,布毡磐石,轰饮至夜而归。

    (节选自袁宗道《上方山记》,有删改)

    【注】①毗卢顶:上方山(位于北京房山区)的一座山峰。 ②趺(fū)坐: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双足交叠而坐。③巉巉(chán chán):险峻的,陡峭的。④渟(tíng):水停止不流动。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同游虽至羸者    羸:瘦弱

    B. 烛之不见顶     烛:照亮

    C. 遂相挈循涧行    挈:搀扶

    D. 至诚忏谢       谢:辞谢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但指其住处   其孰能讥之乎

    B. 予尾之行     邻之厚,君之薄也

    C. 乃得入穴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惆怅而返     吾尝跂而望矣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

    我便摘下巾帽脱去长衫,带着诸位友人前行。

    B. 蛇行食顷,凡四五升降

    大家沿着山路曲折而行约有一顿饭的功夫,共上下坡四五次。

    C. 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

    和尚拿起石块,左右敲击,一类发出钟声,一类发出鼓声。

    D. 往有用此水熟腥物者,泉辄伏

    以前有人用这水煮腥臭的东西,泉水就消失了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摘星岭的山路陡峭难行,一位山僧却能像猿猴一样攀援藤条,疾速奔走。

    B. 后来作者常常拿出石砚给客人看,客人无不因我到过昆山灵壁而惊叹。

    C. 选文以作者与朋友的游踪为线索,记叙了游览上方山的所见所闻。

    D. 本文作为一篇游记,具有形象生动、晓畅易懂的语言风格。

    5.请概括原文一、二部分的主要景观。

    6.本文作者在第一部分第三自然段中用了大量笔墨记山洞游览,而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只有“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寥寥数句记后洞游览。二洞有什么相似之处?行文的详略为什么如此不同?

    7.请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断句。

    口 舌 代 心 者 也 文 章 又 代 口 舌 者 也 展 转 隔 碍 虽 写 得 畅 显 已 恐 不 如 口 舌 矣 况 能 如 心 之 所 存 乎 故 孔 子 论 文 曰 辞 达 而 已 达 不 达,文不文之辨也。(取材于袁宗道《论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子夜吴歌(其四)

    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①。

    注释: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明朝驿使发”,所以征人的妻子要连夜“絮征袍”,表明战争来得非常紧迫。

    B. “一夜絮征袍”领起下文,暗含一个“赶”字,我们仿佛看到了女主人公的忙碌和焦急。

    C. 一个“冷”字,生动传神,既写出“一夜絮征袍”的艰难,又暗示了连夜絮征袍的内因。

    D. 从全诗看,剪缝完成前女主人公唯恐驿使走得早,缝制完成后又唯恐驿使行得迟。

    2.“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两句,以环境的“冷”衬托人物的心情。下列诗句不属于以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的一项是

    A.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诗经·氓》)

    B.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C.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D.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李白的《子夜吴歌》(其三)。结合具体诗句,比较李白的这两首《子夜吴歌》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李白的《子夜吴歌》(其四)使人联想到不少有关战争的诗文,比如《国殇》中有“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_____,_____。”又比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有“郁孤台下清江水,_____?西北望长安,_____。”再比如《书愤》中有“_____,_____”又让人联想到《曹刿论战》中关于人民为什么拥护战争的论断:“小大之狱,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学校正开展“品读经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就“中学生该怎样更好地走近经典名著”这个话题,向校长建言献策。

    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150字左右。

    ②为方便人们出行,ofo 共享单车陆续投放北京。使用中出现了单车胡乱停放和严重损毁等问题。对此,城管部门表示目前还没有处理“使用中违章停放自行车”的职责,而《ofo使用指南》中规定:“无固定停车点,可随时取用。结束使用后停放在道路两旁的安全区域。”

    请针对以上现象谈谈你的看法,150字左右。

    ③请以“恍然之间柳色新”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15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①《中国诗词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通过选手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涵养人的心灵。身为高中生的你,可能在完成学业之余挤时间观看了此节目,也可能只是听说过此节目。

    请从中国诗词大会说开去,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证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请以《我的成人仪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细节、有描写。

    提示:“成人”可以理解为“成为成年的人”,可以理解为“成为成熟的人”,还可以理解为“成长为成年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