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上方山记

(明)袁宗道

毗卢顶①之右,有陡泉。望海峰左,有大小摘星峰。大摘星峰极高。一老僧说,峰后有云水洞,甚奇邃。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诸公两手扶杖,短衣楚楚,相顾失笑。至山腰,少憩,则所谓一百二十寺者,一一可指数。

予已上摘星岭,仰视峰顶,陡绝摩天,回顾不见诸公,独憩峭壁下。一物攀萝疾走,捷若猿猱,至此,则面目黧黑,瘦削如鬼。予不觉心动,毛发悚竖。讯之,僧也。语不甚了了,但指其住处。予尾之行,入小洞中,石床冰冷,趺坐②少顷,僧供黄茅汤,予啜罢,留钱而去,亦不解揖送。诸公登岭,皆称倦矣,呼酒,各满饮。黄昭素题名石壁。

蛇行食顷,凡四五升降,乃达洞门。入洞数丈,有一穴甚狭,若瓮口,同游虽至羸者,亦须头腰贴地,乃得入穴。至内,始篝火,一望无际,方纵脚行。数十步,又忽闭塞。过此,则堆琼积玉,荡摇心魂,不复似人间矣。有黄龙、白龙悬壁上;又有大龙池,龙盘踞池畔,爪牙露张;卧佛、石狮、石烛皆逼真;石钟、鼓楼,层叠虚豁,宛然飞阁。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突然起立者,名曰须弥,烛之不见顶。又有小雪山、大雪山,寒乳飞洒,四时若雪。其他形似之属,不可尽记。大抵皆石乳滴沥数千年积累所成。僮仆至此,皆惶惑大叫。予恐惊起龙神,亟呵止。篝火垂尽,惆怅而返。将出洞,命仆敲取石一片,正可作石砚。每出示客,客莫不惊叹其过昆山灵壁也。

从云水洞归,诸公偃卧榻上。食顷,余曰:“陡泉甚近,曷往观?”皆曰:“佳。”遂相挈循涧行。食顷至。石壁跃起百余丈,淡黄色,平坦滑泽,间似五彩。壁上有石,若冠若柱,熟视似欲下堕,使人头眩。壁腰有一处,巉巉③攒结,成小普陀,宜供大士。其中泉在壁下,泓渟④清澈,寺僧云:“往有用此水熟腥物者,泉辄伏。至诚忏谢,复涌出如常,故相传称圣泉。”余携有天池茶,命僧汲泉烹点,各尽一瓯,布毡磐石,轰饮至夜而归。

(节选自袁宗道《上方山记》,有删改)

【注】①毗卢顶:上方山(位于北京房山区)的一座山峰。 ②趺(fū)坐: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双足交叠而坐。③巉巉(chán chán):险峻的,陡峭的。④渟(tíng):水停止不流动。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同游虽至羸者    羸:瘦弱

B. 烛之不见顶     烛:照亮

C. 遂相挈循涧行    挈:搀扶

D. 至诚忏谢       谢:辞谢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但指其住处   其孰能讥之乎

B. 予尾之行     邻之厚,君之薄也

C. 乃得入穴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惆怅而返     吾尝跂而望矣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

我便摘下巾帽脱去长衫,带着诸位友人前行。

B. 蛇行食顷,凡四五升降

大家沿着山路曲折而行约有一顿饭的功夫,共上下坡四五次。

C. 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

和尚拿起石块,左右敲击,一类发出钟声,一类发出鼓声。

D. 往有用此水熟腥物者,泉辄伏

以前有人用这水煮腥臭的东西,泉水就消失了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摘星岭的山路陡峭难行,一位山僧却能像猿猴一样攀援藤条,疾速奔走。

B. 后来作者常常拿出石砚给客人看,客人无不因我到过昆山灵壁而惊叹。

C. 选文以作者与朋友的游踪为线索,记叙了游览上方山的所见所闻。

D. 本文作为一篇游记,具有形象生动、晓畅易懂的语言风格。

5.请概括原文一、二部分的主要景观。

6.本文作者在第一部分第三自然段中用了大量笔墨记山洞游览,而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只有“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寥寥数句记后洞游览。二洞有什么相似之处?行文的详略为什么如此不同?

7.请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断句。

口 舌 代 心 者 也 文 章 又 代 口 舌 者 也 展 转 隔 碍 虽 写 得 畅 显 已 恐 不 如 口 舌 矣 况 能 如 心 之 所 存 乎 故 孔 子 论 文 曰 辞 达 而 已 达 不 达,文不文之辨也。(取材于袁宗道《论文》)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