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子夜吴歌(其四)

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①。

注释: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明朝驿使发”,所以征人的妻子要连夜“絮征袍”,表明战争来得非常紧迫。

B. “一夜絮征袍”领起下文,暗含一个“赶”字,我们仿佛看到了女主人公的忙碌和焦急。

C. 一个“冷”字,生动传神,既写出“一夜絮征袍”的艰难,又暗示了连夜絮征袍的内因。

D. 从全诗看,剪缝完成前女主人公唯恐驿使走得早,缝制完成后又唯恐驿使行得迟。

2.“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两句,以环境的“冷”衬托人物的心情。下列诗句不属于以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的一项是

A.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诗经·氓》)

B.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C.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D.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李白的《子夜吴歌》(其三)。结合具体诗句,比较李白的这两首《子夜吴歌》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