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3 题
  1.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捷克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这里的“死亡证书”指的是

    A. 《凡尔赛和约》

    B. 《慕尼黑协定》

    C. 《联合国家宣言》

    D. 《欧洲联盟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东欧各国面对经济危机,虽有的国家开始进行改革,但由于措施不当,最终导致了社会制度发生变化,这实质上反映了(  )

    A. 社会主义的彻底失败   B.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C. 民族解放运动的失败   D. 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失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1942年1月,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标志着(   )

    A.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D.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下列事件与列宁没有联系的是 ( )

    A. 十月革命的胜利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实质上体现了(     )

    A. 政治格局多极化   B. 世界经济全球化   C. 世界经济本土化   D. 区域经济集团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联合国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东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之一,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关键是……(   )

    A. 印巴争端   B. 北约轰炸利比亚   C. 科索沃问题   D. 巴以冲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表反映的是世界航天技术领域的部分重大成果。它不能说明(   )

    年份

    国家

    成果

    1957

    苏联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61

    苏联

    第一次发射载人宇宙飞船

    1969

    美国

    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1971

    苏联

    第一个载人空间站建立

    1981

    美国

    第一架航天飞机飞行成功

    2005

    中国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A. 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B. 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C. 中国在空间技术上奋起直追   D. 世界大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紧密合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这次国际会议把“强权战胜公理”和“弱国无外交”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中国也在战胜国之列,但因为贫弱,依然改变不了原有的处境。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

    A.如何处置德国和战争后的世界做出“安排”

    B.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四国公约》

    C.商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D.如何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以及确立战后世界秩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个沙皇尼古拉二世都远远比不上他那些伟大的祖先。”尼古拉二世的专制统治是被哪场革命推翻的(     )

    A.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进了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   )

    A. 十月革命的作用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

    C. 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D. 苏联新宪法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随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这形象地反映了(      )

    A. 生态环境的恶化   B. 经济危机的蔓延   C. 霸权主义的影响   D. 恐怖主义的泛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丘吉尔说:“(德国)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从中可以看出,英美等国通苏联结成同盟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

    A. 苏德战场的欧洲的主战场   B. 珍珠港事件的促成

    C. 法西斯是他们懂得共同敌人   D. 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的是(     )

    A.诺曼底登陆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海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二战后,美苏关系由盟国走向对抗,根源是(   )

    A. 消灭法西斯的目标已经完成   B.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C. 互相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   D. 双方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改革较为突出的是(     )

    A. 匈牙利   B. 东德   C. 苏联   D. 南斯拉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美国《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A. 斯大林执政时期   B.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C.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 普京执政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访问了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四国,实地感受非洲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历史上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埃及独立            B.印巴分治

    C.纳米比亚独立         D.巴拿马收回运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47年8月,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这里“厄运的时代”指的是(     )

    A. 英国的殖民统治   B. 法国的殖民统治   C. 德国的法西斯侵略   D. 苏联的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某同学以“冷战局面的形成”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以下是他选取的部分素材,其中不适合这个学习主题的是(   )

    A. “马歇尔计划”的内容   B. 杜鲁门在1947年国会的演说稿

    C. 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   D. 科索沃战争记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它们反映的同一主题是(   )

    A.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B.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C. 美苏冷战中的对峙   D.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欧元在欧盟大多数成员国投入使用。这表明欧盟:(   )

    A.各国政治联系日益紧密            B.各国经济差异不复存在

    C.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加深           D.力求在外交方面步调一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个领域的重大突破(     )

    A. 原子能技术   B. 计算机网络技术   C. 航天技术   D. 生物工程技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20世纪三十年代,苏美各自调整经济体制,形成了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大国崛起》

    材料二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节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并概述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对苏联这种经济模式的学习和借鉴,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请指出新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两次危机之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

    材料一: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示意图,下图为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

    材料三: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正在一体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全球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八十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向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方向努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简述欧盟成立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当前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的发展下去。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将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前后,……第二个阶段从1800年左右持续到1950年左右,中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1950年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全球化现代版。

    ——摘自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材料二 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卡斯特罗

    (1)材料一中为什么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端?

    (2)举例说明有哪些“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你认为促进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举两例)。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应该怎样正确应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