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9 题,连线题 2 题,单选题 3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9 题
  1.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止于公元前221年,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时间表述准确的是

    A. 公元前七世纪后半期至公元前二世纪前半期

    B. 公元前七世纪前半期至公元前二世纪后半期

    C. 公元前八世纪前半期至公元前三世纪后半期

    D. 公元前八世纪后半期至公元前三世纪前半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内容丰富、体系完备,为后世法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被尊称为“法律圣经”的古代法律文献是

    A. 中国《法经》

    B. 古罗马《民法大全》

    C. 英国《权利法案》

    D. 美国1787年宪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曾发表演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这一言论表明美国

    A. 在经济领域宣传意识形态

    B. 直接与苏联展开敌对斗争

    C. 正式开始实施其遏制理论

    D. 企图掌握全世界经济霸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金色财经2017年5月3日报道: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提请解散英国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由此可见,英国

    A. 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 首相有权解散上议院

    C. 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

    D. 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旧唐书·穆宗纪》:“(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

    B. 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

    C. 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

    D. 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史记·秦始皇本纪》:“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据材料可推断,郡县制

    A. 由秦王赢政创立

    B. 春秋战国已出现

    C. 全面取代分封制

    D. 加强了君主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 《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 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B. 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之前

    C. 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D. 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选举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甲午之役,丧师割地,东亚霸权,拱手以让诸日本。甲辰之役,日本与俄争我满洲,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甲寅之役,日、德构衅,以吾国山东为战场,一如日、俄故事,后幅文章,竟欲演亡韩之惨剧于吾中国。此三甲纪念,实吾民没齿不忘者也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

    材料二周恩来指出中日两国恢复正常关系的途径,先从民间的频繁往来并且达成协议开始,把两国关系大大地发展……1952年到1958年中日民间交流出现高潮。友好与贸易这两个因素,是经常起作用的最积极的因素,有如两个车轮,推动日中关系前进,也给日本政府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吕乃澄、周卫平主编《大棋局:中日美关系风云五十年》

    材料三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之役”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所反映的问题。

    (2)材料二反映出周恩来怎样的外交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影响。

    (3)材料三中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这份声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环境污染是各国历史上都曾面临过的大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环境污染除局部地区外,不如发达国家严重。但人口增长过快,农垦活动加剧,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北洋政府时期,宋教仁任农林总长期间,曾明定林政方针,严禁私伐。,不久宋离职,而滥伐树林的现象仍然严重,张謇任农商总长(1913~1915)期间,先后颁布了《森林法》《狩猎法》《造林奖励条例》。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制定的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有《森林法》《渔业法》《狩猎法》《水利法》等。民国时期的环保法令占的分量不大,有些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环境继续恶化。

    ——摘编自石丽华《简论中国近现代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

    材料二19世纪以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既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给其带来了沉重的负面效应,其中大气污染就是代价之一。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污染事件,就是最为惨痛的教训一因此,他们也强烈要求对大气环境进行治理。1819年,英国政府召开讨论烟害的第一次委员会,并于1821年制定了《烟尘防止法》。1853年到1856年,伦敦和其他城市先后制定了《伦敦法》等有关防止烟尘的法律,又制定了《制碱业管理法》(1863年)、《河流防治法》(1876年)。

    ——摘编自王肃之《英、美、日等国依法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与启示》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中国环境问题出现的背景、对策以及保护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出现严重烟雾污染的原因,并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所呈现出的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3 题
  1. 《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

    A.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 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C. 公共权力至高无上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A. 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 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 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和国籍法》,规定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且从事的职业不会引起已经从事此种职业的美国人的失业或工资水平的下降。此规定

    A. 有利于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与重建

    B. 取消了移民政策的种族歧视观念限制

    C. 适应了美国解决“滞胀”问题的需要

    D. 体现了美国移民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