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宋代理学家构建了一个自古至宋以来的儒家思想传承谱系,谓之“道统”,并宣称其阐释的理学思想是“道接千载”,下列人物不在他们的“道统”中的是(    )

    A.周公           B.孔子           C.孟子          D.董仲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洪武二十七年,翰林学士刘三吾奉太祖之命作《孟子节文》,以“抑扬太过”为由删去《孟子》原书八十五条,并规定“自今八十五条之内,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不在“八十五条”之内的是(    )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D.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新唐书》卷八二《十一宗诸子卷》论赞:“自唐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之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此材料说明唐中叶后(    )

    A.广泛实行分封制

    B.皇室子孙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C.皇位继承较稳固 

    D.宗室未能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按欧美诸邦,是时新通商于中国,其不欲中国之扰乱固也。故当两军相持,历年不决之际,彼等必欲有所助以冀速定。而北京政府之腐败,久已为西人所厌惮,其属望于革命军者必加厚,亦情势之常矣。”材料说明(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得到列强的支持认可

    B.维新变法运动得到列强的默许支持

    C.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运动持观望态度

    D.列强对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声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学者将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说的“宗教的理性化”概括为“怀着宗教般的热情赚钱、从事商业和经济活动”。下列教派最能体现韦伯所指的“宗教的理性化”的是(    )

    A.东正教         B.路德教        C.加尔文教        D.英国国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曾国藩于咸丰元年二月十八日上《备陈民间疾苦疏》称:“苏、松、常、镇、太钱粮之重,甲于天下……昔日两银换钱一千,则石米得银三两。今日两银换钱两千,则石米仅得银两五钱。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下列不属于造成“钱粮之重”原因的是(    )

    A.铜钱滥多          B.折银纳税

    C.课税沉重         D.白银外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发展历程示意图,依据此图,中国近现代思想发展(    )

    A.是一个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一个西学东渐去传统化的过程

    C.是一个东西文化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D.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自1815年起,英国出台了一系列“谷物法案”,强制实施谷物进口关税,以维持国内的谷物价格水平,抵制国外低价进口谷物的竞争。然而,该法令遭到工商业者阶层的激烈反对,终于在1846年被废除。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A.土地贵族阶层在英国政治地位的逐渐下降 

    B.该法案便于保护英国资产阶级的海外贸易

    C.工业革命的推进是该法案废除的重要因素

    D.自由主义思想在英国经济领域的逐渐渗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0年1月2日,一名塔斯社记者问毛将在苏联逗留多久,毛回答道,‘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毛泽东访问苏联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    )

    A.争取苏联的承认以实现中苏建交    

    B.同苏联结盟以打破美国的封锁

    C.同苏联达成共识以共同抗美援朝 

    D.学习苏联模式以建设社会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把“滞胀危机”归罪于资本投资的下降及不利于工作和生产性投资的税收结构。为刺激经济,他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说服国会降低税率

    B.增加货币的供给量  

    C.增加社会福利开支

    D.加强对经济的管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78年2月,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国家计委提出的《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提出到2000年以前,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许多省的工业水平将赶上和超过欧洲的某些工业发达国家。这表明(    )

    A.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了向经济建设的转移

    B.思想解放大大调动了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C.经济建设中左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克服

    D.党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正确合理认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它反对伤感和过度的感情夸张。它从自然科学那里借用了生存竞争的概念,在描写人类的生存状况时多侧重于人生艰难的那一面,并强调人是遗传、环境或自身兽性等因素不负责任的牺牲品。”下列作品与材料所描绘的文学流派相对应的是(    )

    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百年孤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联邦政府成立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当市场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就从农产品计划参与者那里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市场价格,反之则通过抛售农产品平抑市场价格。发放无追索权贷款和储备剩余农产品构成常平仓计划的主要内容。同时1938年农业调整法还规定农作物保险计划,当农作物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农业生产者能得到一定的赔偿金。

    ——蔡东丽、谢加书《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和个体小农业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甚至是相互对立的,社会主义事业不能长期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否则,总有一天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崩溃。                                  

    ——《斯大林选集》下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苏联受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二、三,分别指出罗斯福和斯大林农业政策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的影响。(15分)

    (3)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农业政策有何相同点?二者的农业政策对我们深化改革有何启示?(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启蒙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确定含义,是指十八世纪末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出现的反对教会权威和封建制度,呼唤“理性王国”降临的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新文化,其代表人物为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启蒙大师。稍后,在德国和俄国也兴起了类似的文化运动。……与之相较,明清之际的文化思潮还存在着一大段差距……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段落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所包含的内容而言,都以欧洲封建社会存在的最后几个世纪(十四——十七世纪),也即严复说的西方“古学”转向“新学”的阶段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

    ——摘编自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札记》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关于“明清之际文化思潮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这一观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04年1月,负责修订新学制的张之洞等上折指出:由于科举未停,导致新学堂的设立受到阻碍;而新学堂未能普遍设立,又使得科举不能立刻停止。因此,朝廷应该确立一个过渡期,使科举和学堂教育归于一途。这个奏折上去后,得到了清廷的认可。由此,科举便开始逐渐减少录取名额而转向学堂选拔人才了。时隔一年,在日俄战争的重大刺激下,国人要求立即废除科举的呼声大为高涨。……慈禧太后在时势危迫之下,也觉得递减科举名额的办法缓不济急,终于接受了立刻停止科举的意见。……从短期来看,废除科举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埋下了社会动荡的种子。正如萧功秦先生在其著作《危机中的变革》中指出的,“废除科举制度导致了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和新时代价值之间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断裂”,这种制度资源的丧失,同时也为清廷的覆灭起到了釜底抽薪的反作用。

    ——摘自金满楼《清末废除科举制度何以波澜不惊》

    材料二 废科举一个影响深远的社会后果即中国的城乡渐呈分离之势。传统中国士人以耕读为标榜,多数人是在乡间读书,继而到城市为官。旧制或候缺或丁忧或告老,读书人多半要还乡。新制则“学生”与城市的关联越来越密切,而与乡村日益疏远;大学(早期包括中学)毕业基本在城市求职定居,甚至死后也安葬在城市,不像以前一样要落叶归根。……(废科举)二十多年后,黄炎培总结说,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好处,即在使“贵族教育移到平民教育身上”;科举既废,教育本应更加平民化,然兴学校的结果,“转不免带多少贵族教育的意味”,为“科举时代所料想不到”。主要即体现在“学校的设置既偏于都市,学费的征取更足使中等以下社会人家无力送他的子女就学”。                 

    ——摘自罗志田《科举制度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度被废除的原因,材料一认为科举制度的废除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2)材料二认为科举制度废除后有没有实现教育平民化?为什么?(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5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新、旧约法比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中华民国约法》(1914)

    第30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14条,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第50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第60条,大总统对国民之全体负责任

    第33条,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决议;第34条,临时大总统任命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由参议院同意

    第21条 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员

    第35条,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第22条,大总统宣告开战、媾和

    第43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

    第44条,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39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

    材料二 不过正像杨度强调集权的必要时所暗示的,在民初政治形势下,恢复总统制并非毫无道理。精通宪法学的古德诺就对改制表示赞赏,认为西方内阁制国家,人民于代议制有长久的经验,但中国却无此经验。此外,内阁制国家多系君主国,创设此制的原因在于世袭君主端拱无为,故须内阁承担责任,中国的情况亦与此不同。新约法变内阁制为总统制,以美国的先例衡量,可谓“共和国之良法”。古氏虽有为袁世凯“御用”的嫌疑,所论却多少考虑了中国“国情”。但因袁世凯和张勋相继上演“复辟”闹剧,不仅君宪政体被彻底否定,以集权行政为特征的总统制也不再被人看好。

    ——以上材料均摘自杨天宏《比较宪法学视阈下的民初根本法》

    (1)依据材料一,《中华民国约法》相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明显的不同在哪里?二者制定的背景分别是什么?(8分)

    (2)概括材料二中古德诺的观点。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说出赞同或反对的理由。(7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5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8年8月27日,德、美、比、法、英、意、日、波、捷等15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作为创始国签订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主要内容是:缔结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各方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任何国家只要同意本公约的内容都可加入。该公约于1929年7月25日生效,截至1933年,加入者共计63个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上卷

    (1)《非战公约》的签订有什么意义?其明显的局限性在哪里?(9分)

    (2)此条约的签订有没有起到制止战争的作用?请以20世纪30年代为例加以说明。(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经不无感慨地说道:“湖北‘对不起’张之洞”,武汉‘对不起’起张之洞。”他说当代湖北人“对不起张之洞”无非是说张之洞督鄂18年,于教育、于军事、于工业殚精竭虑,虽屡有坎坷,但也功勋卓著,却不能得到世人应有的评价,他认为早在辛亥革命时张之洞即被“妖魔化”了,翻开1903年至1905年期间革命党人在日本办的刊物上,张之洞是一概的汉奸、封建卫道士形象。

    张之洞与康梁维新派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的过程……变法方式的缓行和激进之分最终使二者分道扬镳。张之洞的《劝学篇》集中体现了他这个时期的政治观点: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也就是说,这一取向的重心是在“中学为体”。但如果细心考虑当时的变革需要和张之洞的思想背景,就会明白这一理念的提出其实是在强调“变革”的一面,而非固守的一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却不愿意去看紧跟在它后面的“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一句,如是不是对《劝学篇》的内容进行断章取义的解释,可以看到张之洞对西方的感知程度还是相当深刻的。

    ——摘编自李刚《张之洞:手握经卷的坚定改革家》

    (1)历史学家章开沅为什么认为湖北和武汉“对不起”张之洞?结合史实予以说明。(6分)

    (2)为什么在革命党人眼中张之洞是封建卫道士的形象?概括材料对张之洞及其“中体西用”思想的看法。(9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