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说文解字》中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和者。斯作《仓颉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大篆字体在秦朝统一后出现

    B.隶书由秦朝时期囚徒发明

    C.用隶书取代篆书是政府决策

    D.字体简化在秦朝成为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伴随时代的变迁,一些历史词语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引文中横线部分的历史词语,与今天的含义仍然基本一致的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B.“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左传》

    C.“刘备与(孙)权并力,共拒中国” —— 《三国志》

    D.“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 —— (契丹)辽道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从中可推出的符合事实的结论是

    时期

    郡县数

    西汉

    三国

    两晋

    隋朝

    唐前期

    苏南浙江

    会稽郡北部31县

    4郡50县

    5郡70县

    7郡43县

    13州74县

    江西

    豫章郡18县

    4郡51县

    6郡58县

    7郡19县

    7州34县

    福建

    会稽郡南部1县

    1郡9县

    2郡14县

    1郡5县

    5州28县

    A.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管理不断加强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C.行政区划设置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

    D.地方权力不断加强削弱了中央集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论国家思想”中解说了“国家”和“朝廷” 两个概念的差异。梁启超说:“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原意为吃禾苗的两种害虫,比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A.提出了救亡图存的要求

    B.反映了社会契约的精神

    C.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

    D.宣传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31年底,湖南《大公报》刊载了当时省长何健下的一道手令,禁止机关在旧历年送礼,理由是:“废历年节(农历春节),互相馈送,此种繁文悖节约之旨。”尽管如此,长沙大多数老百姓仍延续一如既往的年俗。对此现象解读最正确的是

    A.政府倡导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背景

    B.人民不满政府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C.中华传统节俗文化导致了官民矛盾

    D.反映出中西社会风俗的对峙与冲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两次“组织方式”改变

    A.都是在农民完全自愿基础上

    B.都改变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

    C.都得益于农业生产合作社

    D.都实现了土地归农民所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国家统一样本              B.经济发展标本

    C.社会制度示范              D.文明交流枢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亚里士多德说:“由于致富艺术表现在商业活动中,这种艺术永远不会有达到目的的极限,因为其目的是永无止境地攫取财富和占有货币。”按亚里士多德思想“合乎逻辑推向”,下述思想明显与其不同的是

    A.孔子提出,中国“乃士农工商四民之结合,而士农则总居工商之上”

    B.韩非子把从事“末业”的“工商之民”列为社会中的“五蠢”之一

    C.《管子》强调要利用国家垄断等手段挤压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空间

    D.《史记·货殖列传》载:“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所谓“要式买卖”是罗马法移转所有权最古老的方式。采用“要式买卖”时,当事人(主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A.保护私有财产                  B.注重形式规则

    C.最早的成文法                    D.保护贵族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未来学家杰里米·里犬金在《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中说:“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欧洲梦”的含义是

    A.欧洲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

    B.欧洲大多数人主张走文化同化之路

    C.欧洲正在推进的一体化进程

    D.欧洲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画作描绘海上有一块巨石漂浮于空中。这种表现的形式,最可能与哪一画派有关

    A.石头的纹理细致分明,反映出现实主义的绘画技巧

    B.画出海浪与光影的重要元素,反映出印象派的画风

    C.石头悬浮于半空中,反映出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

    D.画面整体完整和统一,反映出浪漫主义的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25分)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历朝统治者都很重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建立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即“上计制度”。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隋唐时期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随着雍正王朝“摊丁入亩”税收政策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材料二  在20世纪之前只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的户口和人口信息登记制度,二战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建立健全了这一制度。以美国为例,最能证明个人身份的资信材料为社会保障号码。人们可以凭借社会保障号码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者办理银行卡、信用卡、医疗卡、驾驶证等,或者依法申请失业救 济。……美国国会利用人口普查得来的人口总数决定各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此外,各州还根据这些数字来分配其立法机构中的席位。……企业则利用这些数字来降低金融风险、定位潜在市场。

    ——材料汇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分析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15分)

    (2)据材料二,与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相比现代西方户籍管理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10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宪章》第14条:

    为了得到王国议会对协助金或免服兵役税数量的共识……在所定的日期,按照在场者之建议进行议事。自此以往,除为赎还其本人之身体,策封其长子为武士,与一度出嫁其长子以外,国王不得准许任何人向其自由人征取贡金。而为上述目的所征收之贡金数额亦务求合乎情理。

    《大宪章》第17条:

    一般诉讼应在一定地方审间,无需追随国王法庭请求处理。

    《大宪章》第34条:

    自此以后,不得再行颁布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庭审讯之敖令,以免自由人丧失其司法权。

    《大宪章》第39条:

    除非经过同等之人的合审判,否则不得任意逮捕拘禁、放逐或剥夺自由人法律上的保护,或以任何手段摧残自由人。

    材料二   《权利法案》部分条文

    国会两院经依法集会于西敏寺宫,为确保英国人民传统之权利与自由而制定本法律。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而相牧司连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燔诗书而明法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为田开阡陌封疆。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并概括其措施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9分)

    (2)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材料二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请回答:

    (1)“大树砍断”的表现是什么?1912—1919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继续与“树墩”上的“萌发”作斗争的?(9分)

    (2)陈独秀等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39年8月2日,著名核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总统建议,应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1941年12月6日,美国花费巨资,集中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启动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并在1945年7月15日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瞬间夺去了21万人的生命。核轰炸的消息传来,爱因斯坦痛心疾首地说:“当初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材料二  对于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国际上一直是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从战争本身角度出发,认同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另外一种则是从道义角度出发,否定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请回答:

    (1)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提议研制原子弹的本意是什么?他又为什么感到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6分)

    (2)你认为应该如何客观评价“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