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2 题,流程题 1 题,科普阅读题 1 题,推断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

    B.滴水成冰

    C.花香四溢

    D.木已成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甚至会引起疾病。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导致贫血的是

    A.钙

    B.碘

    C.铁

    D.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 B.2H+  C.H2 D.2H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酸碱度

    B.稀释浓硫酸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银是导电性最好的一种金属。下图是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有关银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银原子核外有47个电子

    C.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

    D.原子序数是4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化学家Tim  Richard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下列有关“小狗烯”说法正确的是

    A.“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B.“小狗烯”有52个原子

    C.“小狗烯”是混合物

    D.“小狗烯”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精美的雕花玻璃可以通过氢氟酸(HF)对玻璃的腐蚀作用制成。氢氟酸与玻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 X ↑+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F2 B. O2 C. SiH4 D. SiF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建立宏观和微观的联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示意图中的生成物属于化合物

    B.使用单原子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质量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分子和“”分子的个数比为1: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材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C.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

    D.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都变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P点表示a、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物质c 一定是氢氧化钙

    D.将t2° C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 C,都会析出晶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学习生活中的化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1)生活中我们需要将水煮沸后饮用。从化学的角度看,将水加热煮沸既可以消毒杀菌,又可以_____。

    (2)我们在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二氧化碳逸出,是因为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生石灰是白色的块状物,应用十分广泛。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在食品包装中,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

    (1)铜可以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

    (2)用生铁制防盗门,在防盗门表面喷漆,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完成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2)已知20 °C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该温度下,若将30 gNaCl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形成的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一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所使用的一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装置中任意选择一种仪器 ,写出它的名称:_____,简要说出它的用途:_____。

    (2)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一中的_____,(填字母标号)。

    (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若用图二的装置收集,气体应该从_____(填“c”或“d"). 导管进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空气是地球上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空气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工业上利用可制取氮肥。下面是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图。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问题:

    (1)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分离出氮气和氧气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I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填化学式)。

    (2) 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 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4)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保护空气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

    A 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 焚烧垃圾,净化校园环境

    C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普阅读题 共 1 题
  1. 碳的家族:碳家族是化学世界中最庞大的家族,碳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碳单质中的金刚石、石墨、C60是我们常见的几位成员。金刚石是目前在地球上天然物质里最坚硬的物质。石墨质软、能导电、导热。C60分子形似足球,很稳定,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它的独特结构决定了它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可能广泛应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域。

    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不易反应,故古代名画能保存到现代,书写档案要用碳素墨水。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碳能和许多种物质发生反应,这些含碳的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没有它们,生命不可能存在。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排放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导致了温室效应加剧。“低碳出行”、“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总之,碳是自然界中一种神奇而不可或缺的元素,相信未来人们还会对碳有新的认识。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因此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2)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而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

    (3)“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节能减排,从下图中可以看出:

    I.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因素有_____(填写 数字序号)。

    II.通过⑤海水溶解消耗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Ⅲ.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举出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 要的学习方法。已知A、B、C、D、E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钙、铁、氧化铁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其中D是红棕色的固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反应,“→” 表示一种物 质生成另一种物 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依据题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D→B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4)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定律。某兴趣小组同学想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吧。

    [查阅资料]①  ②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进行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_____。

    有气泡冒出,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实验结论

    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

    [反思评价]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实验二中有气体逸出,导致指针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中进行。

    [改进装置]如图是同学们对实验二中的装置进行的如下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说一说另一装置的不足之处:_____。

    [解释应用](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2)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的质量_____(填“大于”或“小于”)原来铜丝的质量,原因是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某实验小组向100克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生铁(假设只含铁和碳单质),所加的生铁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生铁_____(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