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填空题 3 题,科学探究题 3 题,实验题 1 题,流程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9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4 题
  1.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能使气体物质溶解度增大的操作是

    A. 增加溶剂 B. 振荡溶液 C. 增大压强 D. 升高温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 B.酒精挥发 C.矿石粉碎 D.铁丝弯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氢元素的符号是

    A.He B.H C.H2 D.2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澄清石灰水属于

    A.溶液 B.纯净物 C.乳浊液 D.悬浊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氢原子 B.氧分子 C.水分子 D.水原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还原性 B.吸附性 C.稳定性 D.可燃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加热

    C.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D.用滴管取液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关于分子、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B.分子的质量大于原子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关于“胆矾”说法错误的是

    A.颜色:蓝色 B.类别:化合物

    C.化学式:CuSO4∙5H2O D.作用:检验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4Fe+3O22Fe2O3 B.CuO+CCu+CO↑

    C.CuSO4+2NaOH=Na2SO4+Cu(OH)2↓ D.CO2+Ca(OH)2=CaCO3+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城市污水经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因为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故名为“中水”,说法正确的是

    A.“中水”是一种饮用水

    B.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C.“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同

    D.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要过滤、吸附和蒸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19 年锂电池的研究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锂-空气”电池是锂电池的一种,它在无水电解质中反应的原理:2Li+O2 Li2O2,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反应为分解反应 B.充电时,氧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

    C.放电时,反应为化合反应 D.放电时,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表示等质量氢气与氦气的混合气体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不能用如图装置进行的实验是

    A.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从 a 端通入

    B.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装满水,氧气从 a 端通入

    C.检验二氧化碳,瓶内装有一定量澄清石灰水,气体从 b 端通入

    D.收集并测量氧气的体积,瓶内装满水,a 端接量筒,氧气从 b 端通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

    B.1molCO和1molN2的质量相等

    C.1molMnO2中含有1mol 氧分子

    D.1molH2和1molO2所含的原子个数一样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氧化镁

    B.将红热的铁丝放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的气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推理错误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反应物的性质

    B

    通常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温度

    C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反应物的浓度

    D

    加热氯酸钾反应速率较慢,加入二氧化锰后速度加快

    催化剂

    A.A B.B C.C D.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

    C.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都需要点燃

    D.能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工业中合成SO3的反应:2SO2+O22SO3。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投入 SO2、O2、SO3、V2O5四种物质,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 g)如下表所示。说法错误的是

    t1

    100

    5

    80

    5

    t2

    60

    55

    a

    b

    t3

    40

    c

    d

    5

    A.丁物质一定是V2O5

    B.d=15

    C.丙物质是O2

    D.t3时,生成乙75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C. 比较氯酸钾中有无二氧化锰的反应情况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燃烧一定都伴随发光发热,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化合物中元素都有一定的化合价,则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相同

    D.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则只含一种物质的一定是纯净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t℃时,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图中的斜线。说法正确的是

    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50g/100g水

    B.图中 4 个点表示的溶液中只有 z 是饱和溶液

    C.点z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

    D.将m点表示的溶液中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再加入20g溶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4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8.8g B.12g C.15.7g D.20g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化学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请填写下列空格。

    ①为防止骨质疏松,可补充一定量的_______(选填“钙”、“碘”或“钠”)元素。

    ②已开发利用的绿色能源有_______(举一例)。

    ③石墨做电极是利用其_______性;它与金刚石互称为_______。

    ④为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化学式为 C2H5OH),乙醇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0.1mol 乙醇中约含_______个原子,含_______g 氢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利用坐标将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建立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①a 处氢化物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b处对应物质的类别是_______;盐对应的化学式中原子团的名称是_______。

    ②含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化合价变化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应的用途

    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_______

    _______

    碳元素化合价不变

    _______

    制汽水

    碳元素化合价降低

    _______

    /

    ③煤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用煤合成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中方框丁中微粒的图示为_______,说明乙物质具有_______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

    ①50℃时,KNO3 的溶解度_______(填“<”“>”或“=”)NaCl 的溶解度。

    ②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 KNO3 固体配成40℃的溶液,再冷却到10℃, 烧杯中析出的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g。

    ③比较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

    ④60℃时,在甲、乙两烧杯中分别取 XgNaCl 和 XgKNO3 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Ⅰ.加入甲烧杯中的固体是_______(填“NaCl”或“KNO3”)。

    状态1时,甲烧杯中未溶解的固体最多有_______g,要使固体全部溶解,最适宜的方法是_______。

    Ⅱ.状态2时,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可能为_______。

    若向乙烧杯中继续加一定量的该溶质形成状态 3,则坐标图中符合实际结果的描点可能是____(选填编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3 题
  1. 利用以下装置进行“白磷燃烧的条件”的探究(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①实验前,打开K1、关闭K2 或者打开 K2 、关闭 K1 ,分别向上拉动两支注射器的活塞,均能出现_______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②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其支试管放入 20℃冷水中,打开 K1、关闭K2,往 A 中注入适量的双氧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B 中现象是_______,C 中的现象是_______,解释 B 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③关闭 K1、打开 K2,往 D 中注入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与白磷充分接触。然后将 B中的水换成 80℃的热水,白磷不燃烧,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

    ④打开 K1、关闭 K2,往 A 中注入适量双氧水,一段时间后 B 中白磷燃烧,由此现象说明_______。此 时再关闭 K1、打开 K2,往 D 中注入适量的稀盐酸,白磷的火焰熄灭,体现了二氧化碳的_______的化学性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是利用传感器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按图 1 连接,用电加热器引燃足量红磷、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如图 2 所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表示该段时间内集气瓶中气压、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①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根据图2中气压变化曲线,从______可知,本实验的气密性良好;ab 段气压升高的原因是______;bc 段气压下降的原因是______;d 点时,瓶中气体体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开始时  瓶中气体体积。

    ③气压保持不变后,打开底部的弹簧夹,水倒吸进入瓶内的体积小于 1/5,原因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气体 X 可能由 H2、H2O、CO 中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解其组成情况,设计如下实验:

    ①根据可能出现的现象,分析气体的成分:

    实验现象

    结论(气体X的组成)

    A 装置

    C 装置

    D 装置

    情况1

    不变蓝色

    变成光亮的红色

    不浑浊

    ______

    情况2

    变蓝色

    变成光亮的红色

    不浑浊

    ______

    情况3

    变蓝色

    变成光亮的红色

    变浑浊

    ______

    情况4

    不变蓝色

    变成光亮的红色

    变浑浊

    H2、CO

    ②情况2时,C 装置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你是否同意情况4的结论?_____请说明原因______。

    ④为确定实验结束后氧化铜是否已消耗完。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出反应后的固体,若观察到______,说明氧化铜未反应完。

    方案二:称量反应后的固体,若称得的质量为mg,当m的数值在______范围内,说明氧化铜未反应完。

    ⑤本实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有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使用,最好选择 E,理由是______、______。

    ③选用 B 制取二氧化碳时,将长颈漏斗末端伸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若同时用 C 和 D 收集二氧化碳,将燃烧的小木条分别置于集气瓶口,小木条先熄灭的是______(填“C”或“D”),原因是______;反应中关闭活塞,B 中的现象是______。

    ④关于 B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此装置可控制反应的速率

    B此装置与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C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也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

    D将装置适用于反应物为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下气体的制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某兴趣小组利用海水(含 NaCl、MgCl2 和 CaCl2 等可溶性杂质及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漂白粉,流程如下:

    ①海水暴晒得到粗盐,利用了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变化不大”)的  性质。

    ②粗盐提纯得到固体氯化钠,发生了______(填编号)。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③提纯操作中,过滤时用到了铁架台、烧杯、______(填仪器名称)。

    ④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发生的不是分解反应,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⑤反应1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⑥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石灰石已完全分解。

    实验

    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__

    石灰石已完全分解

    ⑦实际工业生产中,反应3化学方程式:2Ca(OH)2+2Cl2=CaCl2+Ca(ClO)2+2X,X 的化学式为______,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反应物氢氧化钙最好用______(填“饱和石灰水”或“石灰乳”)并不断搅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为测定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 6g 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 5%的稀盐酸,恰好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已知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共用去稀盐酸 73g。

    ①该实验中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______(填“能”或“不能”)。

    ②用质量分数为 36%的浓盐酸100g 能配制所需5%的稀盐酸______g。

    ③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精确到 0.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