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4 题,非选择题 2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4 题
  1. 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生”并没有善恶之别,只是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由此可知(  )

    A. 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

    B. 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仲舒的人性观

    C. 两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

    D. 两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A.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上述中国古代著名诗句反映了崇尚自然的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信和信息传递技术。”下列成就中属于其表现的是(   )

    A.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 爱迪生发明电灯   D. 西门子制造发电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直接反映出1498-1505年威尼斯、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的变化

    时间

    威尼斯

    葡萄牙

    1498—1501年

    年均350万英镑

    年均100万英镑

    1502—1505年

    年均22.4万英镑

    年均230万英镑

    A. 新航路的开辟

    B. 价格革命

    C. 商业革命

    D. 世界市场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50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 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 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C. 岸边工厂一间接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D. 伦敦正在举办“世界博览会”,向世界炫耀其财富和技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表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状况表。它表明英国

    种类项目

    原材料

    食品

    工业制造品

    进口贸易

    61%

    33%

    6%

    出口贸易

    7%

    8%

    85%

    A. 工业化程度高

    B. 垄断世界贸易

    C. 国内资源严重匮乏

    D. 国内市场大幅萎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阿克莱特的“最灿烂光辉”之处是

    A. 发明了蒸汽抽水机

    B. 推行标准化生产

    C. 创制水力织布机

    D. 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对英国工业革命过程概括正确的是(  )

    A.生产工具革命一生产组织形式革命一生产动力革命一交通运输革命

    B.生产动力革命一生产组织形式革命一生产工具革命一交通运输革命

    C.生产组织形式革命一生产动力革命一交通运输革命一生产工具革命

    D.交通运输革命一生产动力革命一生产工具革命一生产组织形式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又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的重大发明是(  )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骡机   D. 内燃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进程。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动力

    B. 世界一体化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前提

    C. 人类第一次形成了世界范围内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

    D. 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因之缩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33年,罗斯福政府在美国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4万平方千米的棉田,屠宰了20多万头大猪和600多万头小猪。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价格回升。这一从供给侧压缩过胜产能的做法,体现了

    A. 重农抑商政策

    B. 自由放任政策

    C. 重商主义政策

    D. 国家干预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罗斯福在第六次“炉边谈话”中提到要使人民拥有“免于匮乏的权利”。下列哪个法令的颁布最能体现这一理念

    A.《农业调整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全国劳工关系法》

    D.《社会保险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社 会福利并重”,具有这些特点的经济模式或体制是

    A. 中央统制经济   B. 计划经济

    C. “社会市场经济”   D.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废除了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了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而日本则实行“统制经济体制”。下列对这两种经济模式在两国实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各自适合自身的国情

    B. 都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

    C. 证明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 说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进入21世纪,欧洲人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了,因为人们可以切身体验一种触摸得到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是指

    A. 欧元

    B. 欧共体

    C. 时装

    D. 欧盟宪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战国初期,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当时有一位反对战争的思想家,日夜兼程赶到楚国,劝说楚王停止攻宋,并在楚王面前进行攻防演示,瓦解了楚国的攻城战术,最后迫使楚王放弃攻宋计划。这位思想家属于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董仲舒认为“礼”的主要原则是“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据此可知董仲舒

    A. 与孟子的民本思想有相异之处

    B. 认为礼是学习的最高目标

    C. 认为干预政治的关键在于正君心

    D. 使儒家思想形成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学生对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学说进行研究,写了一篇小论文,其标题是“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下列人物中,最有可熊成为该学生进行上述研究的对象是

    A. 韩非   B. 陆九渊   C. 朱熹   D. 王守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提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据此推测此思想家是

    A. 朱熹

    B. 陆九渊

    C. 程颢

    D. 王守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对以上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矛头直指君主专制,具有一定的启蒙色彩

    B. 否定帝权,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

    C. 猛烈批判君主制度,有利于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

    D. 虽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但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到:“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 “为政,不在用一己之长,而贵于有以来天下之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 活字印刷术

    B. 造纸术

    C. 指南针

    D. 火药与火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了一个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首先是引起了所谓“商业上的革命”,直接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探索,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

    材料三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可以说,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册)》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商路及商业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根据材料二,归纳殖民者的罪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体现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