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名著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其他题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
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到了天池,有人脱口说了一句:“春水碧于蓝。”    这样的风景就像在明信片上看到过的一样。

    ①它们长得非常整齐,一棵一棵挨着,依山而上。

    ②天池的水,就是碧蓝碧蓝的。

    ③池水极平静,雪山和塔松倒映在池水当中。

    ④上面稍远处,是雪白的雪山。

    ⑤山上密密匝匝地布满了塔松,塔松即云杉。

    A. ②①③⑤④

    B. ②④⑤①③

    C. ③②④①⑤

    D. ③④⑤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倩(qiàn)影  剽(piāo)掠  纨绔(kuā) 囷(qūn)囷焉   蓊(wěng)蓊郁郁

    B. 伛(yǔ)偻   炮(páo)烙   朱拓(tà)  小幺(yāo)儿   层见(xiàn)错出

    C. 蜷(quán)曲  监(jiàn)生  拮据(jù)  诟(gòu)虏帅   羽扇纶(guān)巾

    D. 愧怍(zuò)   逡(qūn)巡   两靥(yè)  不更(gēng)事  陈抟(chuán)老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邂逅    寒喧    敕造    乖张    锱铢必较

    B. 韶光    户牖    俨然    偏辟    端木遗风

    C. 缪种    付梓    趿拉    喧阗    沸反盈天

    D. 赊账    扼腕    袅娜    间或    柳岸灞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    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字眼的变换有时候是由于   :或者因为恐惧、厌恶,或者因为觉得说出来难听。

    ③有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   地走进他的店铺。

    A. 幽静   避讳   漠不关心

    B. 幽静   忌讳   漠不关心

    C. 幽僻   避讳   漫不经心

    D. 幽僻   忌讳   漫不经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固:顽固

    B.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文:文饰

    C. 始速祸焉             速:加速

    D.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 比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存亡之理                       ④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⑤吴之民方痛心焉                   ⑥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⑧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A. ③⑥⑧

    B. ①⑦⑧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道海安、如皋

    A.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B. 去今之墓而葬焉

    C. 人皆得以隶使之

    D.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B. 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

    C.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D.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项中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A. 死生,昼夜事也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面有关文体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体裁。《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是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如《阿房宫赋》。

    B.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

    C. 碑记,又称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之上,记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其功德的一种文体。如《五人墓碑记》。

    D. 序,也叫作“叙”,或称为“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旨意、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内容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指南录后序》是作者在写在诗集《指南录》后面的一篇序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题文)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王熙凤先“笑”,再“拭泪”,后又“喜”,其言行表情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她性格爽直,心地善良,是个性情中人。

    B. 对王熙凤肖像的描写,显示出她的美丽与华贵,而“三角眼”、“吊梢眉”的细节描写表现其美丽容貌后面隐藏着的刁钻和狡黠。

    C. 作者运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的手法,破空而来,表现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侍宠放诞的性格特征。

    D. 王熙凤“放月钱”和她为黛玉到来事先做的“预备”等情节内容,不仅暗示了她掌管着贾府的经济大权,而且表明了她虑事周到,精明能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①。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

    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沉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 

    及太祖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②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

    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

    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

    注释:①业尚:学业品德。②直史:秉笔直书的史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除著作郎,不就              除:授官

    B. 与从弟球俱诣高祖             诣:拜访

    C. 闺门之内,雍雍如也           如:如同

    D. 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         比:接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          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

    B. 以昙首为侍中               昙首为上所亲委

    C. 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     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

    D. 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      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

    3.请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直接体现王昙首“美德”的两个事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2)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

    (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五人墓碑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道阻且右。(《诗经·秦风·蒹葭》)

    (2)顺风而呼,________,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3)________,归来倚杖自叹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韩愈《师说》)

    (5)各抱地势,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6)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8)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各题。

    心中的小火炉

    贺小林

    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千百年前,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一诗,让历世历代,读过的人,在寂寥的冬日里,每一次的展卷,都有一种新意,围着它,取暖。从读过这首诗后,便喜欢上了它意境上的美,那种美,落落大方,盘根错节,长在一段日子上。是啊,“新醅酒,小火炉”,凡俗的事物,在他的笔下,生动温暖,回味无穷。最妙的,是晚来天欲雪,为这首诗,打下了一个很大的伏笔,押韵在能否饮上一杯。在这里,诗人巧妙地直点主题。

    ⑵每每读到这首诗,便想起了久违的冬天,想起了久违的小火炉。相遇老友,也许是小时的玩伴,也许是那个同桌的你,也许是一个多年的好朋友。相牵相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情分,不一定用在爱情上,它也可以潜在一段友情里。在那样一个雪夜,两个老友,一壶酒,围在一个小火炉边,浅唱低吟,在吟一壶岁月,看月上柳梢,听雪花簌簌。那种意境,一个“美”字,真够叫绝的。

    ⑶对于炉子的思念,其实,是长在一段唐诗里。更确切地说,是对于火的思念。这种思念,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心灵的回归。我发现,渐近中年的我,对于过去的一切,总喜欢纠结在心里,以至于有些耿耿于怀。电子时代的家居生活里,“火”也许是个陌生的名词了,炉子也将被送进历史的博物馆了吧?

    ⑷我三姨总在我面前说起我母亲,如果她再多活几年就好了,因为她没有住过楼房。三姨眼里的幸福生活,是赶上新时代,拥有新生活,这样的人生才值得。她为母亲感到遗憾,在她,就是要尽量地与这个社会接轨,要尽可能地享受生活,这也体现在,她对那些象征着贫穷的、长在她童年里的那些粗粮的厌烦。而我的某些观点,为她所不喜欢。尽管我们的年龄,有二十年之隔。

    ⑸我一直盼望,在远离城市、远离喧嚣的地方能有一幢房子,有花有草,春天的时候,踏绿远足;夏天的时候,听蛙鼓虫鸣;秋天的夜晚,听山风,望晓月;深冬的时候,看窗含西岭千秋雪,在红泥小火炉边,等一个风雪夜归人,或是独钓寒江雪。

    ⑹我的日子常在这样的时刻沉潜。我也终于能够理解,晚年的祖母,在我们家搬进崭新的砖瓦结构的房子以后她那失望的眼神,一副落落寡合的神情,像一头神情呆滞的老牛。她不喜欢水泥地面,不喜欢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墙。她说,砖构房子凌厉,冰冷,缺少温情,连点泥土和稻草也看不到。也许,她的目光,一直还停留在坯房草盖、南北大炕、一锅一盏的温情里。以至于她经常到乡下去,总是住上很长时间也不肯回来,最后终老在那里。

    ⑺我踩着她的足迹,在寻一段过往。奶奶的小火炉,我是没有很深的印象的,但她的小火盆,却使我记忆犹新,火盆应该也是泥做的,那是泥土的精血,掌上心情,温润舒坦。冬天的傍晚,吃过晚饭,她就将火盆端上炕,事先已将盆里放上火炭,上面覆着草木灰,火炭躺在下面,孕育着些许温暖,在时光里一漾一漾的,有草香,也有岁月的香。几个人围在旁边,煨着烤火,闲话三国,乱侃西游,在生命里淘洗前尘旧事,反刍一段记忆。那种时刻,让人过目不忘。

    ⑻直到如今,尽管那些草盖的老屋已经走远,但对于火炕火炉的思念仍旧不断,某些往事像一缕炊烟,升腾着、缠绕着,某些往事,让我的记忆搁浅在那样一个冬天、一首唐诗里、一壶老酒里。

    1.久违的冬天、久违的小火炉带来的意境为什么会让人叫绝?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第⑷段作者提及三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赏析第⑺段中画线的句子。

    4.文中,作者将一些往事融入一首唐诗或一壶酒里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就此进行探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请以“简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