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单选题 22 题,填空题 4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2 题
  1. 用铝箔包裹0.1 mol金属钠,用钉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得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  )

    A. 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B. 1.12升氢气

    C. 大于1.12升氢气   D. 小于1.12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反应2FeBr2+3Cl2=2FeCl3+2Br2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被氧化的元素是铁元素   B. 氧化产物是Br2

    C. 还原产物是FeCl3   D. FeBr2中两种元素都被氧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C+H2O(g)CO+H2相比较,水的作用相同的是  (  )

    A. 3NO2+H2O=2HNO3+NO   B. Na2O+H2O=2NaOH

    C. 2F2+2H2O=4HF+O2   D. 3Fe+4H2O(g)Fe3O4+4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NaNO2是还原剂   B. 生成1 mol N2时转移的电子为3 mol

    C. NH4Cl中的N元素被还原   D. 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氧气:

    ①2KClO32KCl+3O2↑

    ②2HgO2Hg+O2↑

    ③2KMnO4K2MnO4+MnO2+O2↑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

    A. 3:1:1   B. 3:1:4   C. 1:1:1   D. 2: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

    A. Al(OH)3与盐酸反应:Al(OH)3+3H+===Al3++3H2O

    B. Al2O3溶于过量NaOH溶液:Al2O3+2OH-===2AlO+H2O

    C. 铁溶于稀H2SO4:Fe+2H+===Fe2++H2↑

    D. Al(OH)3溶于NaOH溶液:Al(OH)3+3OH-===AlO+3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无色溶液中放入铝片有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Mg2+   B. Na+   C. S2-   D. HC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实验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黄色固体氧化钠

    B. 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固体

    C. 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D. 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有液态的铝滴落下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Na、Mg、Al各0.1mol,分别投入到盛有100mL 0.5mol/L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气

    A. Na最多   B. Mg最多   C. Al最多   D. 一样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N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 常温下,2.7 g铝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0.1nA个水分子

    C. 0.1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H2的分子数为0.1nA

    D. 11.2 L Cl2含有的原子数为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将一小块钠投入FeCl3溶液中,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   )

    A. 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产生   B. 只有气体产生

    C. 只有沉淀产生   D. 既有沉淀产生,又有气体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用某种方法可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加适量的盐酸能达到除杂质目的的是(   )

    A. NaHCO3(Na2CO3)   B. NaCl(NaOH)

    C. Na2SO4(Na2CO3)   D. Na2CO3(NaO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将7.2gCO和H2的混合气体与足量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   )

    A. 2.1g   B. 3.6g   C. 7.2g   D. 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  )

    A. 碳酸氢钠在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于制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 碳酸钠可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

    D. 氧化钠可用来作漂白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1.0 L 0. lmol/L的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2 L 0.05mol/L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A. 1.344 L   B. 2.240 L   C. 0.672 L   D. 0 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A.Al3+       B.Cu2+        C.AlO2-        D.Mg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实验室中要使KAl(SO4)2溶液中Al3+的全部沉淀出来,最适宜的试剂是      (   )

    A. NaOH溶液   B. 氨水   C. Ba(OH)2   D. 盐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图Ⅰ表示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B. 图Ⅱ表示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C. 图Ⅲ表示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D. 图Ⅳ表示向NaAlO2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实验室在配制FeSO4溶液时,为防止FeSO4被氧化而变质,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

    A. 锌粉   B. 铁粉   C. 硫酸铁   D. 盐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铁与FeCl3溶液反应:Fe+Fe3+===2Fe2+

    B. Fe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C. FeCl2溶液与Cl2反应:Fe2++Cl2===Fe3++2Cl-

    D. Fe(OH)3与盐酸反应:Fe(OH)3+3H+===Fe3++3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铁与FeCl3溶液反应:Fe+Fe3+===2Fe2+

    B. Fe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C. FeCl2溶液与Cl2反应:Fe2++Cl2===Fe3++2Cl-

    D. Fe(OH)3与盐酸反应:Fe(OH)3+3H+===Fe3++3H2O

    【答案】D

    【解析】A、电荷不守恒,应为Fe+2Fe3+=3Fe2+,故A错误;B、违反反应事实,应为Fe+2H+=Fe2++H2↑,故B错误;C、电荷不守恒,应为2Fe2++Cl2=2Fe3++2Cl-,故C错误;D、氢氧化铁是难溶物质,不能拆写成离子,发生中和反应,故D正确。

    点睛: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中,一先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二看电荷数是否相等,三看拆写是否正确,四看是否缺少反应。

    【题型】单选题
    【结束】
    21

    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

    B. 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中含有Fe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2+,不含有Mg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

    B. 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中含有Fe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2+,不含有Mg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KSCN溶液与Fe3+溶液作用的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而Fe2+与KSCN溶液不反应,如果该溶液既含Fe3+,又含Fe2+,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存在Fe3+而不能证明没有Fe2+,故A错误;B.若原溶液中含Fe2+,通入Cl2,氯气将Fe2+氧化成Fe3+,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若原溶液中不含Fe2+,含有Fe3+,通入Cl2,加入KSCN溶液同样可以变血红色,故B错误;C.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故C正确;D.氢氧化镁为白色沉淀,能被红褐色沉淀掩盖,无法确定,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及鉴别。

    【题型】单选题
    【结束】
    22

    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水中的溶解性:Na2CO3<NaHCO3

    B.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 与酸反应的快慢:Na2CO3<NaHCO3

    D. 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为Na2C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水中的溶解性:Na2CO3<NaHCO3

    B.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 与酸反应的快慢:Na2CO3<NaHCO3

    D. 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为Na2CO3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可得到NaHCO3沉淀,说明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故A错误;

    B、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析】
    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较稳定,一般条件下加入不分解,所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B错误;

    C、分别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CO3-+H+═H2O+CO2↑,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故C正确;

    D、Na2CO3能够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热能够分解生成碳酸钠,二者能够相互转化,故D错误。

    考点:考查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了Na2CO3和NaHCO3的性质,难度不大。要熟练记住它们的性质差异,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巩固基础性知识。

    【题型】单选题
    【结束】
    23

    现有下列反应:

    ①、2H2O+Cl2+SO2=H2SO4+2HCl

    ②、   KMnO4+   HCl(浓)=   KCl+__MnCl2+___Cl2↑+___H2O

    针对上述两个反应回答:

    (1)配平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用单线桥标出①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3)Cl2、SO2和KMnO4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

    (4)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5)反应②中氯化氢表现出的性质是___。

    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现有下列反应:

    ①、2H2O+Cl2+SO2=H2SO4+2HCl

    ②、   KMnO4+   HCl(浓)=   KCl+__MnCl2+___Cl2↑+___H2O

    针对上述两个反应回答:

    (1)配平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用单线桥标出①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3)Cl2、SO2和KMnO4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

    (4)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5)反应②中氯化氢表现出的性质是___。

    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答案】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KMnO4 >Cl2>SO2  1:2  ab

    【解析】(1)Mn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5个电子。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1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2)反应①中氯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S元素化合价从+4价升高到+6价,因此转移2个电子,则用单线桥表示①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3)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Cl2、SO2和KMnO4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 >Cl2>SO2;(4)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分别是硫酸和氯化氢,物质的量之比为1:2;(5)反应②中还有氯化锰生成,所以氯化氢表现出的性质除了还原性以外还有酸性,答案选ab。

    【题型】填空题
    【结束】
    24

    在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mol)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代表各线段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D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C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Mg2+、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

    (3)图中C点表示当加入______mol NaOH时,Al3+已经转化为_____,Mg2+已经转化为______。

    (4)图中线段OA∶AB=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mol)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代表各线段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D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C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Mg2+、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

    (3)图中C点表示当加入______mol NaOH时,Al3+已经转化为_____,Mg2+已经转化为______。

    (4)图中线段OA∶AB=________。

    【答案】  Mg2++2OH-===Mg(OH)2↓、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2∶1  0.8  AlO  Mg(OH)2  7∶1

    【解析】试题分析:(1)OD段镁离子和铝离子全部转化为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Al3++3OH-═Al(OH)3↓;DC段NaOH过量时氢氧化铝溶解,其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2)由图象可知,0~A发生Mg2++2OH-═Mg(OH)2↓、Al3++3OH-═Al(OH)3↓,A~B发生Al(OH)3+OH-═AlO2-+2H2O,C点对应的沉淀为Mg(OH)2,D点对应的沉淀为Mg(OH)2和Al(OH)3,则Mg(OH)2的物质的量为0.2mol,Al(OH)3的物质的量为0.3mol-0.2mol=0.1mol,由Mg(OH)2~Mg2+、Al(OH)3~Al3+,溶液的体积相同,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原溶液中Mg2+、Al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0.2mol:0.1mol=2:1。

    (3)由Mg2++ 2OH-═Mg(OH)2↓

    0.2mol  0.4mol

    Al3++ 3OH- ═Al(OH)3↓

    0.1mol 0.3mol

    Al(OH)3+OH-═AlO2-+2H2O

    0.1mol   0.1mol

    则C点NaOH的物质的量为0.4mol+0.3mol+0.1mol=0.8mol,此时铝离子完全转化为AlO2-,镁离子完全转化为Mg(OH)2沉淀。

    (4)0~A发生Mg2++2OH-═Mg(OH)2↓、Al3++3OH-═Al(OH)3↓,A~B发生Al(OH)3+OH-═AlO2-+2H2O,则线段OA对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4mol+0.3mol=0.7mol,线段AB对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线段OA:AB=0.7mol:0.1mol=7:1。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反应及其计算、图像的分析。

    【题型】填空题
    【结束】
    25

    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Ⅲ、Ⅳ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_____.

    (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B、C、D、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沉淀固体B______;C________;沉淀D_____;溶液E________.

    (3)写出①、②、③、④四个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Ⅲ、Ⅳ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_____.

    (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B、C、D、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沉淀固体B______;C________;沉淀D_____;溶液E________.

    (3)写出①、②、③、④四个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过滤   Al2O3   Al2O3、Fe2O3   Fe2O3   K2SO4、(NH4)2SO4   Al2O3+2NaOH+3H2O=2Na[Al(OH)4]   2KAl(SO4)2+6 NH3.H2O=K2SO4+3(NH4)2SO4+2Al(OH)3↓   Na[Al(OH)4]+HCl=NaCl+H2O+Al(OH)3↓   2Al(OH)3Al2O3+3H2O

    【解析】KAl(SO4)2溶于水,Al2O3和Fe2O3均不溶于水,混合物A加水溶解后,溶液中是KAl(SO4)2,沉淀C为Al2O3和Fe2O3;由转化关系图可知,向沉淀C中加NaOH溶液,Fe2O3不反应,沉淀D为Fe2O3,Al2O3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可得Al(OH)3沉淀,Al(OH)3受热分解生成固体B为Al2O3;向溶液中加过量氨水,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l3+被沉淀,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溶液中E为K2SO4、(NH4)2SO4,经过蒸发、结晶,得到K2SO4和(NH4)2SO4;

    (1)溶液和沉淀的分离利用过滤;
    (2)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Al2O3,C为Al2O3、Fe2O3,D为Fe2O3 溶液E为K2SO4、(NH4)2SO4;
    (3)反应①为Al2O3+2NaOH+3H2O=2Na[Al(OH)4],
    反应②为2KAl(SO4)2+6 NH3.H2O=K2SO4+3(NH4)2SO4+2Al(OH)3↓,
    反应③为Na[Al(OH)4]+HCl=NaCl+H2O+Al(OH)3↓,
    反应④为2Al(OH)3Al2O3+3H2O。

    点睛:考查无机物的推断,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侧重Al、Fe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考查,注意氧化铝的两性,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由转化关系图可知,向沉淀C中加NaOH溶液,Fe2O3不反应,沉淀D为Fe2O3,Al2O3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可得Al(OH)3沉淀,Al(OH)3受热分解生成固体B为Al2O3;向溶液中加过量氨水,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l3+被沉淀,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溶液中E为K2SO4、(NH4)2SO4,经过蒸发、结晶,得到K2SO4和(NH4)2SO4,然后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化学用语来解答。

    【题型】填空题
    【结束】
    26

    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如图所示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Fe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是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干燥管中盛装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若要在A处玻璃管口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