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相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10月15日“雪龙2”号从深圳启航,一周后,“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奔赴南极,拉开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的序幕。

(1)“雪龙号”出发时,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____ ( 扩大/缩小)气温逐渐    (升高/降低),此时有利于开展科学考察活动。

(2)11月7日,“雪龙号”停靠澳大利亚霍巴特港,与已经停靠在这里的“雪龙2号”相聚。这里属于_ ___ _洲, 此时当地处于_    季。

(3)11月下旬两船同时抵达中山站附近,中山站的经纬度约是(_       

(4)出发前,科考人员查阅了南极地区的相关资料,其中有些错误,请从中挑出两处。

南极大陆被四大洋包围,跨经度最广,在中山站可以看到太阳常年在地平线以上,北极熊在冰面上行走。北京最寒冷的季节是南极科考最好的季节。南极科考是为了开发丰富的矿产和淡水资源。

错误①_                           

错误②                                  

(5)雪龙2号的船体由高强度低温钢建造,能够在零下30°C的低温中航行,以适应南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请写出下列框架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说明南极地区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6)据新华社2018年2月报道,近年来,我国赴南极旅游人数快速增长,2017 年接近5300人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请你从旅行安全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给去南极的游客提出具体建议。

七年级地理解答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