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新华网是较早开展数据新闻实践的媒体机构之一,“数据新闻”栏目以“用数据传递独特新闻价值”为理念,在数据梳理、表现形态、传播路径等方面创新,让枯燥内容生动化、让新闻信息知识化,打造高品质数据新闻作品,让新闻更具价值。目前已累计播发“数据新闻”作品近千期,稿件的数量、质量、内容覆盖面及形态多样化、专业化程度均居同类媒体领先水平。

(摘自付砾乐《数据新闻可视化存在的问题分析——以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为例》)

材料二:

材料三:

将新闻中传递的数据信息用时间要素加以整合,即形成时间线的可视化模式。一般的新闻叙事都是以事件产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组织信息的,而当时间跨度大、涉及信息数据过于庞杂时,新闻叙事就面临困难,读者接受信息也有障碍。这时,时间线就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一方面将数量庞大的信息数据以时间为依据进行汇编,另一方面则以时间为发展脉络揭示整个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2012年《卫报》网页发布的有关“阿拉伯之春”的新闻就以时间轴为主线开展报道,向读者展示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一年中,在17个阿拉伯国家发生的一场政治运动。读者将图表上的按钮拉到任何一个时间点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个时间点上各个国家发生的具体事件。同时还可以点击图表上的国家标签,了解到某个国家在纵向时间轴上的政治演变过程。以时间为轴的新闻报道方式使这一复杂事件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不仅作品信息量增大,而且沉浸感增强,使受众大大增强了参与感”。

(摘编自聂妍、匡晓沁《以英国《卫报》为例浅析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

材料四:

新闻可视化处理其实就是一种将新闻软处理的方式,充分发掘数据内部的深层次含义才是数据新闻的本质。“数据新闻”栏目的新闻报道将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硬新闻”还是“软新闻”都进行了可视化呈现。在对“数据新闻”栏目的观察中发现,只有在两会期间以及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后进行了多篇会议解读,这种系列报道只是隔靴搔痒般地进行信息的串联,并没有层层深入地针对某一社会事件进行有逻辑性的剖析。《华盛顿邮报》对美国警察枪击案的系列报道总共有九篇,都是通过邮报构建的随时更新的数据库进行分析而来的报道,每一篇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枪击案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剖析。其中第四篇是“BlackAnd unarmed”(手无寸铁的黑人),分析了黑人被警察枪击致死的概率比白人高七倍。国外媒体如《华盛顿邮报》以及最早进行数据新闻实践的《卫报》在对数据的剖析方面都运作的相当成熟和有公信力,而国内老牌媒体的数据新闻的发展相对还比较滞后。

(摘编自唐延杰《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发展现状分析》)

1.下列对“数据新闻”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据新闻能够让枯燥的内容生动化,让新闻信息知识化,从而更大限度地实现新闻的价值。

B. 数据新闻的时间线与一般新闻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事件产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组织信息。

C. 数据新闻的以时间为轴的报道方式,能将时间跨度大的事件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D.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处理能够充分发掘数据内部的深层次含义,并对其进行有逻辑性的分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新华网的新闻栏目在数据梳理、表现形态、传播路径、内容覆盖面、专业化程度等方面,均居同类媒体领先水平。

B.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新华网数据新闻的受众参与度和认可率明显增强。2013年用户对数据新闻认识不足,2014年是数据新闻广受关注的关键一年。

C. 根据材料二可知,2013年财经类的数据新闻平均点赞量为8个,主要原因在于财经类新闻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与支持。

D. 2012年《卫报》发布的“阿拉伯之春”数据新闻中,读者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该时间点上各个国家发生的具体事件。

E.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能够将数量庞大的信息数据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汇编,这也间接导致新闻对数据背后的深层含义分析不够。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的优劣点。

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