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单选题 8 题,选择题 16 题,连线题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8 题
  1. 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这里的“批判”的准确含义是

    A. 批驳错误,判断是非

    B. 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C. 自我批评,相互批评

    D. 批斗异端,打倒反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A. 达到古典文化的顶峰

    B. 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兴起

    C. 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

    D. 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A. 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B. 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C. 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

    D. 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

    A.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

    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

    C.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

    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 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C. 批判宗教神学

    D. 促进思想解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此话最有可能出自

    A. 薄伽丘

    B. 马丁·路德

    C. 莎士比亚

    D. 孟德斯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6世纪的改革家加尔文指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种观点对当时社会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A. 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依据和宗教动力

    B. 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C. 有利于人们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

    D. 是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下列言论与此思想属于同一思想家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D.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邪恶则总会带来坏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6 题
  1. 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成为各国的统治思想,是因为法家思想包含了

    A. “兼爱”、“非攻”的主张

    B. “民贵君轻”的认识

    C. 人定胜天的思想

    D. 君主集权的理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书·儒林传》中写道:“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材料表明汉代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主要得益于

    A. 儒家学派重视教育

    B. 儒家学者对儒学的新发展

    C. 汉政府的大力提倡

    D. 研习儒学的士人阶层壮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古代某学者主张“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此种主张

    A. 奠定了理学形成的思想基础

    B. 提倡“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C. 推动了佛教思想理论的中国化

    D. 提倡“存天理”和“格物致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末清初,出现了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来源于

    A. 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

    D. 古代希腊的民主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宋朝宫廷画院曾出过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应试的画作多为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画卷上画的却是一个船夫悠闲地躺在船尾,独自吹笛。这反映了宋代绘画注重

    A. 山水景物

    B. 真实情景

    C. 情趣意境

    D. 人物形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辩论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美德即知识”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人生而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右侧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A. 古典时代

    B. 中世纪前期

    C. 文艺复兴时期

    D. 启蒙运动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人认为: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按照“应

    当这样子”表现生活。由此可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共同之处是

    A. 将社会生活理想化

    B. 反映社会现实问题

    C. 否定现行社会制度

    D. 情节怪诞离奇虚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历史研究机构在研究中国近代史上某一运动时对该运动做出了如下描述,该运动

    (1)是对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弥补了辛亥革命缺少思想启蒙的最大缺陷

    (3)开启了由“价值重估”到“社会改造”的政治化转向

    A. 是中国最早的思想解放运动

    B. 铲除了封建正统思想

    C. 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平衡

    D. 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美国华裔历史学家徐中约写道:“纵观四百年来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特征即是中西文化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处。”以下思想解放运动中不能体现中西文化和平共处的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11年春,毛泽东阅读《新民丛报》时写下了这样一段批语:今日之中国,应像英日等同一样,“宪法为人民所制订,君主为人民所推戴”,“而不应像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一样,“法令由君主制订,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这表明,毛泽东当时主张在中国实行

    A.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B. 人民民主专政

    C.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D. 社会主义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的是

    A.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十大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曾被攻击为“砍旗”;“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曾被攻击为“贬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之初的阻力主要来自于

    A. 个人崇拜及教条主义

    B. 共产国际的干扰

    C. 毛泽东思想

    D.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与破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近现代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65年)

    章太炎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03年)

    毛泽东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1956年)

    邓小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992年)

    A. 实行民主政治

    B. 推动中国现代化

    C. 实现中国工业化

    D. 启蒙与救亡并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它)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使人们对微观世界有了革命性的认识;带动技术创新,为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和激光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下列适合这段文字的标题是

    A.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 广义相对论的影响

    C. 牛顿力学体系的作用

    D. 量子理论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 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B. 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

    C. 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

    D. 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士大夫阶级都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绝不可变更的。康有为知道非先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变法就无从下手。所以在甲午以前,他写了一篇《孔子改制考》。他说孔子根本是个改革家,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要改革法制……康有为这本书的作用无非是抓住孔子做他思想的傀儡,以便镇压反对变法的士大夫。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

    ——孙中山《中国内乱之原因》(1924年11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强’运动”及其指导思想各是什么?请简要评价这一指导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对孔子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

    (3)与孙中山以往的民族主义思想相比较,材料三有何明显进步之处?据材料四说明出现这种进步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这种进步主张在当时形势下有何积极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究,他同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统。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只能孕育出诸如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科学形态。

    ——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材料二完成英国工业革命核心人物是工匠的儿子瓦特,是铁匠的儿子法拉第,是农夫的儿子焦耳。他们自小就生活在生产实践第一线,他们勤奋好学,并能自觉接受科学对技术的指导。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三位平民出身的发明家都有自己从事科学实验的实验室。他们“自主创新”的精神赢得全社会的普遍尊敬,这也是技术和科学相互交融最光辉的典范。

    ——摘编自范良藻《英国工业革命与中国自主创新》

    材料三对于世界来说,工业革命改变了西方文明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关系。原本在西方文明视野之外的美洲和澳大利亚彻底西方化(欧洲化)。工业革命对生产的促进拉动了欧洲对世界原料和市场的需要,而工业革命的剩余资本也四处奔走,这一切都促进了欧洲对世界的殖民活动。同时,即使在一些不完全属于欧洲强国殖民地的地方,例如中国,迫使其成为欧洲的附属国。

    ——摘编自沈湘平《全球化与现代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哪些特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些特质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平民发明家作出的重大贡献并简析其意义。(任答两位即可)从英国工业革命来看,“自主创新”需具备哪些社会条件?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是怎样改变“西方文明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关系”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