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29 题,连线题 2 题
简单题 3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9 题
  1. 《孟子·尽心上》中提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由此,孟子强调

    A.性本善

    B.教育的教化功能

    C.学以至圣,致良知

    D.民贵君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冯友兰先生说,在一个社会从一种社会制度转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过渡时期……旧的统治思想已失去了统治的地位;新的统治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中的各个阶段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并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化、理论化。下列现象(或思想)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D.宋明理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易中天先生曾对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的主张进行了总结概括。下表所列主张,按学派(儒、道、墨、法)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关注社会

    构造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兼爱

    关注国家

    创造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关注人生

    树立人生追求:真实、自由、宽容

    关注文化

    建立文化基础:仁爱、正义、自强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汉书·元帝纪》载:宣帝的太子刘爽“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乃叹日:‘乱我家者,太子也!’”下列思想符合太子追求的是

    A.儒法并行

    B.以法治国

    C.无为而治

    D.仁政治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从而抛弃了汉初实行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道家学说导致了汉初的社会动荡

    B.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政治需要

    C.道家学说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汉武帝对儒家学说的信奉推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秦朝时,统治者提出过“以吏为师”,到汉代,却提出了“以师为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

    B.加强了对知识分子阶层的管控

    C.黄老之术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D.百家争呜局面的最终结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段话意在强调

    A.知行合一

    B.致良知

    C.格物致知

    D.心外无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认为:“宋代科举官僚们希望自己的上司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临下界的君主,而是一个与自己具有相同的人间本性、服从相同的伦理规范、遵守相同的行为准则的君主”。与材料中信息不符的是

    A.使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目的是维护儒学的统治地位

    C.儒学在宋代有了新发展

    D.希望对君主有道德上的约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C.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D.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李贽承认个人私欲,“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天尽世道以交”,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商业交易合乎天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李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B.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C.封建专制统治己走向衰落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萌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33年2月鲁迅先生在杂文《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下列对上述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A.火药的发明主要促进了西方历史的进步,对中国社会的作用是消极的

    B.指南针的西传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C.中国古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D.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杂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京剧的前身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C.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在同一时代的中国和希腊都出现过飞跃,下面是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表1):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希腊

    泰勒斯

    万物皆源于水

    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普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孟子

    人之初,性本善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从上述材料反映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

    A.都重视对人和自然的研究

    B.都重视对自然和客观世界的研究

    C.都重视对人类自身或人性的研究

    D.都重视对人性和人的道德品质研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重视“古典文化传统”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阶层比较保守

    B.传统文艺内容丰富

    C.封建教会势力强大

    D.古典文化保存完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写到:“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马丁·路德的这一观点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的束缚

    B.确立了世俗政权高于教会的原则

    C.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

    D.倡导人们要节制私欲、安贫乐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有学者说,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同流而异趋”,两者在知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chòu)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态度上看两者都挑战罗马教廷权威

    B.在目标上两者都主张削弱封建王权

    C.异趋指两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

    D.同流指两者都试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就是

    A.社会契约

    B.思想的自由

    C.主权在民

    D.人身的自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

    B.取得了人与上帝直接沟通的权利

    C.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D.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邪恶的战争”。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启蒙思想中与查理一世辩词直接对立的是

    A.天赋人权

    B.社会契约

    C.权力分立

    D.自由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有学者认为:“西方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基督信仰和王权政治。对西方的传统文化而言,16世纪开始兴起的自然科学是新文化,17世纪发端的民主政治也是新文化。它形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西欧国家”。据此理解新文化

    A.继承古代西方哲学思想并发展为新的民族精神

    B.是人类理性进步的必然结果,不分地域与民族

    C.从本质上看它是人文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神权的胜利

    D.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事件而形成的社会价值取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

    B.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

    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其诞生之初,是作为一种假说被提出来的。除达尔文本人从对一些植物,动物形态的观察得出的推论外,并没有什么化石证据。《物种起源》发表之际,达尔文说:“只有人类的进化,怎么都不可能用我的进化论来说明。”这说明了

    A.自然界进化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用于人类社会

    B.进化论是一种伪科学,缺乏实物证明

    C.达尔文看到了进化论的先天缺陷,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D.进化论思想在近代传入中国,成为推动社会革命和文化革新的理论依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文学艺术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创作风格。下列创作风格与对应的作品都完全符合的是

    序号

    创作风格

    作品

    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

    《红与黑》《战争与和平》

    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

    《格尔尼卡》《星月夜》

    向色彩的奥秘进军

    《自由引导人民》《向日葵》

    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

    《野玫瑰》《巴黎圣母院》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美国作家尼克为解释某一小说流派举例说,“某个被判绞刑的人,在临上绞架前,指着绞刑架故作轻松地询问侩子手:“你肯定这玩意儿结实吗?”于是引起轰笑。既然面对的是死亡、是荒诞,那只能痛极而笑,化痛为笑,只能不以为然地拿痛苦开玩笑,以喜剧的方式去表现悲剧的内涵,从而酿就了苦涩阴郁的笑。”这一小说流派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恩格斯在评价某文学作品时指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历史;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下列关于这一作品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罪恶现象

    ②再现了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社会

    ③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

    ④体现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卓越成就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华谊兄弟传媒公司的王中军以约3.77亿元人民币拍下备受瞩目的梵高油画《雏菊与罂粟花》,创下了中国藏家海外竞拍西方艺术品最高拍价的记录。《雏菊与罂粟花》被誉为近年拍场上屈指可数的卓越作品。下列作品与其风格流派相似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儒家思想产生以后,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发展和演变。

    材料一

    汉并天下……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儒生)叔孙通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与臣第子共起朝仪。”上曰:“可试为之…….”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以尊卑次起上寿……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司马迁《史记·叔孙通传》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朱子文集》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失。”

    ——黄宗羲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顾炎武

    “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

    ——王夫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中的三则材料,概括汉代儒学地位上升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关于“理”的内涵,说说宋明理学为什么是“两汉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3)阅读材料三指出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了哪些主张?请你选择其中一则材料谈谈你对这种主张的认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数学家伊萨克·牛顿(1642—1727)是新的科学方法的集大成者。他依靠精确观测和数学推理建立了一整套有力的天文学和数学理论。1687年,牛顿发表了题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论文。在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中,牛顿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将其放在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他开创性地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认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这一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证明这套理论主宰世界上一切物体的运动规律。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按照启蒙大师们的看法,在治理国家方面,科学比宗教更适于当参谋。自17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海顿在……《创业》中写道:“天空向我们揭示神的荣耀”。有些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

    ——[法]J.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新的科学方法”的内涵。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牛顿科学贡献的历史价值。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大师们”所设计的“完美的世界”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并说明其设计所产生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