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单选题 31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9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1 题
  1.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这说明五四运动

    A. 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

    B. 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

    C.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是国民党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关系图,其中交集部分应是

    A.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 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D.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建军大业》是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历史影片,讲述了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到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历史过程。以下场景应该出现在该影片中的是

    A. 国民党在黄埔创办军官学校

    B. 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

    C. 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D. 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某时期的一幅“中日攻防示意图”,当时的基本形势是

    A.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 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

    D.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以上言论应出自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论联合政府》

    C. 《论持久战》

    D. 《新民主主义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49年2月3日,中共中央电示:“国民党有在京(南京)沪线组织抵抗及放弃该线将主力撤至浙赣路一带之两种可能,我们必须有应付两种可能的准备。”依据电文判断,中共中央正在筹备

    A. 实施北平谈判达成的和平协定

    B. 进行战略反攻,千里跃进大别山

    C. 实施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

    D. 解放军渡江作战,将革命进行到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北洋画报》创刊于1926年7月7日,1937年7月29日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刊。它是近代天津出版期数最多,办报时间最长的综合性画报,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下列各项不.可能.刊登在《北洋画报》上的是

    A. 在京张铁路上的列车

    B. 《歌女红牡丹》海报

    C. 对北伐军将领的介绍

    D. 台湾光复的庆祝典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发挥了特有的威力。以下对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②“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

    ③“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

    ④“展渡江战役盛况;扬开国大典丰功”

    A. ①③④②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①②④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记载,1952年我国各类高校调整前后校数变化如下:

    这一变化反映的高等院校调整的任务是

    A. 满足以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建设需要

    B. 将近代科学各个门类引进高等教育

    C. 建成学科专业齐全的高等学校体系

    D. 提高广大工农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50年至1959年中国订购进口的415个成套设备项目中,来自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分别为304个和108个。这一局面形成的背景是

    ①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②西方对中国实行了孤立封锁政策

    ③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

    ④万隆会议打开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出现了一次全民参与的民歌创作高潮,民众创作出了不计其数的诗歌。如“生产竞赛当战斗,干活心里乐悠悠,机器转得像闪电,要把英国落后头。”“跃进歌声飞满天,歌成海洋诗成山,太白斗酒诗百篇,农民只须半杆烟。”这一运动出现的背景是

    A. 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B.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C.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

    D. “百家争鸣”方针得到贯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领导人认为: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主要来自苏联霸权主义,因此应该建立一条最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来打乱苏联霸权主义的战略部署,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此中国

    A. 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盟友关系

    B. 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C. 与美国改善关系实现邦交的正常化

    D. 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外交活动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表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民日报》中提及宪法次数的统计。对其中第四次高潮出现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①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

    ③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加强

    ④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深圳是国内地方法规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些法规中,超过57.14%是在国家尚无立法先例的情况下,借鉴香港和国外经验制定的,例如企业欠薪保障条例、商事登记若干规定等。以上材料说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有利于

    A. 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B. 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C. 为我国法制建设提供经验

    D. 吸引港澳商人来投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共产党首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中国发展和建设已取得的成就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B. 农村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

    C.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

    D.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人民画报》是以“大国脸谱,人民记忆”为宗旨的国家级摄影画报刊物。下图为《人民画报》1983年十月刊的封面人物,身着红色上衣的北大女生带着耳机正在聚精会神的进行外语听音练习。这一图片可以用来研究

    ①恢复高考后学生的学习生活

    ②服装逐渐改变灰蓝色调为主

    ③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英语学习

    ④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外语人才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梭伦改革后的雅典氏族组织对政治仍然有重要影响。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以地域为基础的部落组织成为重要的政治单元。这一变化表明

    A. 雅典民主制度进入到全盛时期

    B. 贵族成员参政议政权力被剥夺

    C. 家庭已经不再是社会基本单位

    D. 在政治活动中血缘关系被打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柏拉图设想出的理想国由统治者、护卫者及工作的民众三个等级构成,“三个等级之间的界限不能被逾越,如果这种统治关系不被侵害的话,公正就得以产生”。据此判断,柏拉图认为的公正的社会是

    A. 人人平等

    B. 人民主权

    C. 各守其职

    D. 礼制文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罗马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公元5世纪初,罗马皇帝颁布敕令:罗马五大法学家的著作具有法律效力。这表明

    A. 罗马皇帝依靠法学家治理国家

    B. 罗马法是纯粹的法学理论体系

    C. 罗马法学家代表了平民的利益

    D. 罗马法体现君权与法律的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但丁认为:人的尘世幸福的前提是和平,没有国家统一做保障,和平是不可想象的,而要实现国家统一,权力必须集中到君主手里;世俗君主的统治权直接来自上帝而非罗马教皇。这一主张体现了

    ①人的意识的觉醒

    ②政教分离的主张

    ③强化王权的要求

    ④权力制衡的意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508年,威尼斯人和埃及人力图帮助印度王公把葡萄牙人赶出印度洋。后来,土耳其人也参与到反对葡萄牙人的运动来。葡萄牙人受到反对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冲突

    B. 新航路开辟导致的经济利益矛盾

    C. 葡萄牙参与了欧洲大陆争霸战争

    D. 亚洲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640年查理一世为镇压苏格兰起义筹集军费,被迫召开长期休会的议会。议员们认为议会的长期休会是造成国家混乱局面的根源。下议院对国王征税的要求答复如下:“在下院和国家的自由被明确之前,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有什么可以给予的或者没有什么可以给予。”这说明议会

    A. 认为国王的权力应当由议会赋予

    B. 反对国王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

    C. 要求保障议会权利限制国王专制

    D. 要求获得批准征收赋税的权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在欧洲近代早期,一些国家的君主专制统治被称为“国王的神圣权利”。17、18世纪,启蒙思想的倡导者开始质疑这些观念,认为国王应该为他们统治的人民负责。启蒙思想家提出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A. 依法治国原则

    B. 社会契约学说

    C. 三权分立理论

    D. 反抗暴政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美国宪法制定者认为:联邦权力机构中,“由于司法部门最弱,故最易遭到立法和行政两部门的干预和影响,所以必须加以保障”。下列各项能体现上述原则的是:司法部门

    A. 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B. 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C. 审查国家财政预决算

    D. 组织法庭弹劾总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法学家勒内•达维徳认为,“在19世纪,民法典在法国一直被视为核心,是法律的真正心脏。”这是因为《拿破仑法典》

    A. 摧毁了欧洲各国封建制度

    B. 确立了法国民主政治制度

    C. 巩固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

    D. 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有学者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往一系列渐进变化的积累”。下列各项属于这种“积累”的有

    ①自然科学新理论的应用

    ②工场手工业的不断发展

    ③民主共和制度普遍实施

    ④海外殖民带来丰厚资源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约翰•希克斯说:“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的兴起而不是工业本身的兴起。”“现代工业”与以手工工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的本质区别是

    A. 榨取工人剩余价值

    B. 雇佣自由劳动力

    C. 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D. 分工协作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西方学者写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帮助英国在工业发展方面大大领先于大陆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动荡和战争延缓了欧洲大陆的工业化

    B. 拿破仑专制统治压制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 拿破仑战争巩固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D. 英国趁法国革命和动乱建立殖民霸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839年维多利亚女王问保守党领袖皮尔是否愿意出任首相,由于此时保守党在议会下院不占多数席位,皮尔拒绝上任;1841年议会大选保守党获胜,皮尔接受女王任命,出任首相组阁。这反映出英国

    A. 政党领袖由议会选举

    B. 内阁需得到议会信任

    C. 首相职权受制于国王

    D. 议会选举受国王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在1856—1871年间,所有的欧洲大陆大国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下列各项属于以上时间和空间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是

    A. 英国进行议会改革

    B. 法国确立共和政体

    C. 美国两党制度形成

    D. 德国完成统一大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1843年,恩格斯在《德法年鉴》发表文章,批判历史学家卡莱尔“崇拜英雄”的历史观,指出无产阶级是从事伟大民族事业的唯一有前途的阶级。这篇文章

    A.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

    B. 表明恩格斯向共产主义者转变

    C.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D.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人类社会中曾出现不同的国家形态,民族国家在近代出现在欧洲,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主权是民族国家的核心标志。

    材料一罗马原来只是一个城市。罗马的政府是只适合于城墙之内的居民的市政机构。在罗马四周看到的除了城市没有别的。当时称为民族的只是诸城市的联盟。拉丁民族便是拉丁诸城市的一个联盟。没有乡下,土地的业主是城市里的居民。当罗马扩张时,征服的也只是城市。像罗马这样的城市能够征服世界,但要管理这个世界就不容易了。必须有一种能使凝聚力薄弱的各成分团结起来的统治方式。罗马帝国在发展民法立法的同时,建立起专制政治的管理体制。给整个罗马世界盖上一张等级森严的官吏网,使当权者的意志在社会上生效。最后,解体的时刻到了,蛮族从各方面侵入进来,各行省不再抵抗、不再费力去关心总体的命运。

    ——摘编自【法】基佐《欧洲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疆域广大的古代罗马国家形成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帝国政府用怎样的措施来维系庞大的帝国?其效果如何?

    材料二14至16世纪,西欧的一些国家巩固下来。它们不是通过外来的侵略扩张,而是由中世纪君主国发展而来,在宗教和人种上的同构性使它们有别于多民族帝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是这类“领土国”典型代表。王权的加强导致民族情感的普遍增长,促进了海外贸易活动和国内财富的增长,也助长了新兴民族国家对海上霸权的野心。

    ——摘编自【德国】尤根·奥斯特哈默《全球化简史》等

    (2)依据材料二分析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与古代罗马的不同。依据所学知识说明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所造成的影响。

    材料三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中国政府及各界对和会都抱有较大期望。北京政府为代表团规定了四个方面的任务,其中即包括取消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权益,如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等内容。4月,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交了《中国希望条件说帖》,正式提出了中国希望废除的外人在华特权。但英法操纵的巴黎和会并未将这一要求列入会议的议程。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即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德、中意或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不久,中国与英美正式形成反法西斯的盟国关系,并成为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四大国之一。中国战场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及中国在新的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中国与英美等盟国间不平等条约的存在成为一种荒谬的现象。1943年1月11日,中国与美国、英国分别签署条约,废除英美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宣布废除《辛丑和约》,将上海、厦门的公共租界,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

    (3)以“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为视角,对材料三进行解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经济政策既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又对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产生强大的反作用。

    材料一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谷物进口,维护高粮价的《谷物法》。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英国正处在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超过农业占据了主导,出于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考虑,应该给予农业以政策性保护,限制粮食进口。另一位经济学家李嘉图认为,土地利益集团往往是把获得的利润用在奢侈生活上,而不是去进行投资;允许谷物自由贸易,进口低价谷物,工厂主就可以降低工资,增加利润,促进工业发展;因此《谷物法》给英国带来的只能是工业发展停滞。19世纪30、40年代,自由贸易论者和保护主义者围绕这一法令的斗争更加激烈,《谷物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846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废除《谷物法》。

    ——摘编自吕佳《英国〈谷物法〉的废除及其社会根源》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两位经济学家支持、反对《谷物法》的理由。结合所学,分析《谷物法》被废除的原因。

    材料二1937至1949年,通货膨胀始终是困扰国民政府的重大问题。当时中国税收主要依赖东南沿海的关税与盐税,东南沿海沦陷后,出现大量财政赤字。同时,内地的工业化建设也尚未完成,物资供给严重不足,加剧纸币贬值。商业投机也促使物价水平轮番上涨,又使政府不得不增发纸币来应付不断增加的开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经济尚未恢复之时发动内战,导致赤字继续扩大,人民对法币的信心降至最低。此外,国民政府还把通货膨胀当作一种有效聚敛财富的方法,通过操作预算,官僚资本进一步壮大。

    ——摘编自刘方健《南京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37—1949年中国恶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1952-1956年主要经济指标发展变化图(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经济统计年鉴

    (3)依据材料三,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近代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思想启蒙的不断深入。

    材料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摆脱了教会的束缚,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思想的

    萌芽。但是,文艺复兴相当重要的成分是向希腊人文精神的回归,还没有产生一种新的精神取代它。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的“宗教伦理”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思想基础,这种看法不很全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带来的并不是资本主义民主国家,而仍然是封建民族国家。工业化社会这种新的社会形态的成立,仅有宗教的伦理还不够,还要有与其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就是18世纪启蒙主义思想体系。

    ——摘编自方汉文《西方文化概论》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简述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体系的发展和影响。

    材料二在中国现代化史上,救亡与启蒙难解难分。中国的启蒙即源于救亡,救亡是中国启蒙的深层动因。与法国启蒙运动相比,中国启蒙运动毋宁是一种落后民族寻求富强之道的“救亡型启蒙”。五四运动以后,新思潮经历了一个从思想启蒙到“直接行动”、从“价值重估”到“社会改造”的转变。由此,五四运动后,革命运动代新文化运动而兴。这种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的消长,与其说是“救亡压倒启蒙”,毋宁说是“启蒙转化为革命”。

    ——摘编自郑大华主编《当代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发展的特点。简要说明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